更新时间:2019-11-01 17:13:36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第一章 研究简介
一 社交网络赋能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书内容
第二章 生活在此处:互联网赋能的理论与方法论
一 赋能与互联网:概念与理论
二 生活在此处:转向日常生活的互联网研究
三 互联网赋能的类型学划分
第三章 从互联网到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
一 互联网发展进程
二 社交网络的新生态
三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趋势
四 社交网络在中国:产业集群与网民群体
五 主要结论
第四章 宏观层面的互联网政策演变
一 互联网政策内涵
二 转变中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三 中国互联网政策与规划
四 社交网络的治理:个体、制度与国家
第五章 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互联网使用机会评估
一 老年人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二 都市白领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三 青年农民工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四 大学生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五 小结
第六章 社交网络中老年人生活机会的重构
一 社交网络的多元化应用:从“聊天者”到“资源共享者”
二 个体生活机会的增加:拓宽信息和知识获取渠道
三 公共生活机会的增加:参与社会活动和关注热点事件
四 社会关系的强化及代际亲密关系的改善:缺场社交
五 互联网医疗与养老服务:期待与矛盾并存
第七章 互联网结构下老年人生活机会与主观福利的比较
一 生活机会的重构:丰富日常生活、增强医养领域参与
二 网络消费的差异:能力更自信
三 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改善离婚丧偶老年人的主观福利
四 城市间差异:一线城市领跑互联网使用和医疗信息查询
第八章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的赋能
一 中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网络使用
二 中年人社交网络使用特征
三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工作生活的交互影响
四 社交网络下中年人群体亚文化的冲击与回应
五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生活实践的赋能
六 选择和机会的重构:先“赋”带后“赋”?
七 总结:机会的重构与自主赋能意识
第九章 中年子女与老年父母的连接
一 开篇:网络世界里中年子女的新角色
二 家庭生活篇:生活世界的“代理人”赋能
三 人际情感篇:情感沟通的“联系人”赋能
四 总结
第十章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的赋能
一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下青年人的日常生活
二 社交网络的情感赋能
三 青年职场生涯中的社交网络
四 青年人社交网络中文化与权力的博弈
第十一章 青年人与老年人的连接
一 青年“带路人”角色的日常化
二 社会地位决定互联网的“代理”程度
三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平台下青年人与老年人主观情感的连接
第十二章 互联网金融与赋能
一 代际与互联网金融
二 城际与互联网金融
三 不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赋能作用
四 结论
附录 1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访谈的故事
一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二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亲密关系的重构
三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机遇:生活和消费中的赋能
四 讨论
附录 2 十城市抽样调查数据报告
一 总体情况的描述
二 线下数据分析情况
三 线上数据分析情况
四 线上和线下数据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