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解疑示例
我们说,《太极合编》是初学太极拳者的“教学参考书”,自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拾阶而上;我们说,《太极合编》是深研太极拳理法者的“百科全书”,自可就己所需,检点查阅,不断学习,不断深入;我们更应该说,太极拳是极雄伟的艺术殿堂,欲达此境,须闯过重重疑关,而《太极合编》就是我们的疑关宝钥。
有的人们习拳几十年,仍会疑窦丛生,如何使用这把疑关宝钥呢?试举数例以明其要:
1. 太极拳松柔和缓,说其有康健身心的作用固无疑义,又为什么说它在技击上能与刚猛的少林拳并重鼎立呢?
这方面的经典论述较多,此不及引述。《太极合编》的作者陈炎林,正是先练少林拳,后练太极拳的人。看看他在书中第一卷《练习太极拳之顺序与经历》所写的体会:
“著者于未练太极拳前,在练少林拳时,对于太极拳每有四种歧念:一、 动作如此缓和,对于身体有何着力?更有何益处?二、 如此缓慢动作,何能应敌?……自练太极拳后,始豁然觉悟以前所思:一、 练太极拳不费力者,对于内部气分果然如此,至于周身四肢其费力反较动作迅速之少林拳为甚。惟因姿势舒适,呼吸自然,反觉周身气血通畅,益处更多。二、动作缓和,如何应敌?实则练习时因求静关系,动作缓和,用时亦须求速,而寓刚于柔,寓快于慢,为太极拳之特点。且太极拳之速,较少林拳为尤甚,因其有听劲懂劲之故,至主动枢纽全在腰部,非在手足四肢,四肢动作滞而促,腰部动作畅而长。例如机器大轴一转,其他小轴非数转,或数十转不可。腰部犹如大轴,四肢腕、肘、肩、胯、膝、踝等,犹如小轴,理解甚明。”
2.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另有云:“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道理何在呢?
《太极合编》中《论劲》一章,所谓:“内须轻灵不昧,而外气清明,能留于肢体,始为正法。”正指此境。此语虽简明,其中却体现大道理、大功夫。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意如与人接手,眼见心明,手起身随(练时躯体带四肢,用时四肢领躯体),黏接以探其意。“随即松开”(此松而不离),不丢不顶,无过不及,此时蓄我之力,而听其力待其变,渗劲、拿劲皆可顺势而施,随时感召对方焦点而发之,主动在我。此时状态,非但不犯“双重”,甚至也不显松沉之力,渐入虚灵之境矣。
另武氏拳谱有“四字密诀”,其中“松”字诀,正示此意,不妨参悟。
3. 为什么有时无意间的发劲,对方却感觉脆猛,有时用心奋力为之,却不得其效?
概而言之,其中原因非一,除去落点、方向、时间等因素外,己力能否发出,也是常见重要原因。如书中《发劲》一节所说:
“此中原由,实因发劲者自觉有劲,其劲并未全部透出;其自觉无劲者,彼劲已全部透出矣。故发劲须如放箭,曲中求直,当完全吐出,毋稍停留于手臂中。盖发多不畅者,每有三停:以上肢言,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以下肢言,一停于髀,二停于膝,三停于踵;以中部言,一停于胸,二停于腹,三停于丹田。发时己身应尾闾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坐腕伸指,两臂直而不屈(内劲如九曲珠之成一大珠式)。同时将背脊骨稍加凸出,并坐腰松胯,如枪弹出镗状。但坐腰不能向后,向后则劲缩于后,而不能前发矣。发劲中,内部气之运用有二:一由前往后,俗由先天往后天,是为丹田气沉,再由丹田逼出,贯之于四肢;一为由后往前,俗谓由后天往先天,是为气贴脊臂,再由脊臂而出,实之于四肢。”
4. 太极拳在锻炼中对呼吸有何要求?为什么有人强调任其自然,又有人强调拳势呼吸、腹式逆呼吸呢?
如日常学练者提出这个问题,施教者往往只是强调任其自然,而此书中对呼吸的要求,即分析了现状,又指出了前景,使学者心明眼亮。
如书中第一卷《太极拳中气之呼吸及运气法》中说:“普通教习授徒,分为内外两部,内部为呼吸,外部为拳势,往往仅教外部,而不授内部。此乃授之不得其法反滋弊端,故不如听其自然,日久或能知其诀窍,非谓教者故意不肯示人也。惟本书为指示初学者应有之常识,不能因噎废食,故亦详述其运用之法。大抵在盘架子之时,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提为吸,沉为呼,开为吸,合为呼,动步转身及各式过渡之时,为小呼吸。小呼吸者,即呼吸不长,又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也。在推手时,按为呼,挤为呼,为吸,掤为吸,化为吸,被为自然小呼吸。此小呼吸,乃求心静,心静则可视听对方之行动而不致有误。如被挤被按,至不能再吸时,则改为呼。因使吸进之气散于四肢也。故呼之不能再呼时,改为吸;吸至不能再吸时,改为呼。呼与吸原可循环而变更也。在大中之呼吸,为呼,靠为呼,按为呼,为吸,被靠为吸,被为小呼吸,转身将按未按时为小呼吸,其他动步未发劲时,亦均为小呼吸。因求其静而能视听,且有沾黏劲也。剑刀杆散手等,呼吸运用,亦与盘架子者同。即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开为吸,合为呼等等,恕不赘述。”
甚至还指出:“至于呼吸中含有‘哼哈’二字(功深后亦能兼以口,或仅以脐作呼吸)。艺高者在单练功,或与人交手时,每与无意中口露此二字,其理有三:一、 使内气舒泰,无屏压受伤之虞;二、 使内劲全部透出,无稍滞留;三、 使敌人惊惶(敌既惊惶,动作散漫,神志昏迷,进退失据,不能自守,则可趁虚而入)。故哼哈二诀,用处极大,学者不可不知。哼,多用于引化时(内气为吸);哈,多用于拿发时(内气为呼)。”
如此表述,几同耳提面命,足供参学。当然,欲探索更深者,还可结合佛家天台宗“六妙门”的修息之法,融通动静,进阶更高境界。
5. 太极拳能否结合周天功进行锻炼?
前项所说呼吸,主要是指吐纳之气,这里所说的周天功(内丹功),主要是指真气的运行。具体理法,请参阅第一卷《太极拳之与静坐》,或能得其大意。此再略引旁证,以佐会通。
太极拳与周天功,虽同为道家功,但太极拳多为动功,而动中求静;周天功多为静功,而静中求动。如果是狭义的结合,即一边练拳架,一边体会周天运行,恐功浅者不宜。如单独抽出几个动作(起式、收式等)体会则是可以的。如是广义的结合,太极拳走架时所要求的拳势呼吸(腹式逆呼吸),即是周天功的基础要领,如能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锻炼,或至功深动静相融,则能相得益彰。
另如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论太极拳》云:“古人练拳分四步功夫:一是练体以固精,即是练架子,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加弹力,在关节方面使其增强活动,在骨骼方面使其坚实并精髓充满也。二是炼精化气,即行养气功夫,使饱满之精髓化成充实之中气也。三是炼气以化神,即是养气藏神功夫,在气足精满之后,仍朝夕锻炼下去,它就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无论用于任种事情,都可达恰到好处之境,不独是打拳推手神妙也。四是炼神还虚,即是静极默笃,以养虚灵之功夫,炼出神明灵智后,又将它藏于内心骨骼之中,含而不露,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为,无所不然的,如以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照一切也。”(见张尚义《武功薪传》)
正因为内外兼修的方法如此重要,所以知者只略讲其理,对具体炼法及感受,往往讳莫如深。值得庆幸的是近代内家拳(形易拳、八卦掌、太极拳)大师孙禄堂先生(1860—1933)在其名著《拳意述真》中曾披露了自己的练法和感受:
“余练化劲时所经者,每时练一行之式,到停式时立正,心中神气一定,每觉下部海底处,(即阴蹻穴处)如有物萌动。初不甚着意,每日练之,有动之时,亦有不动之时。日久,亦有动之甚久之时,亦有不动之时。渐渐练于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书坐功,有真阳发动之语,可以采取。彼是静中动,练静坐者,知者亦颇多,乃彼是静中求动也。此是拳术,动中求静,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术亦有处处行持不可移之者,每日功夫总不间断。以后练至一停式,周身就有发空之景象,真阳亦发动而欲泄。此情形似柳华阳先生所云‘复觉真元’之意思也。……嗣后亦有动时,仍提至丹田,而动练拳之内呼吸,转法轮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转息而转之。从尾闾至夹脊、至玉枕、至天顶而下,与静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转而不动者,亦有三四转而不动者。所转者与所练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
简明归结,如太极拳练至“气遍全身不少滞”甚至“敛气入骨”意气融通,此境界或已超越小周天命功的阶段,而升华为大周天性功的领域,此时欲补小周天(如气通三关)的感受,应为较轻松的事。此引述仅供参悟其理,初学者如欲深入体验,应有过来人随时指教,以防诸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