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学练指要

《太极合编》全书正文凡十卷,主要内容为:第一卷,基础知识与有关史料;第二卷,论述劲道的特点、练法;第三卷,基本功练法;第四卷,运气健身法;第五卷,太极拳功架套路图解;第六卷,各种推手训练方法;第七卷,太极剑练法;第八卷,太极刀练法;第九卷,太极杆练法;第十卷,太极散手对练法。由此可见,其书所收内容众多,而各卷内容各有侧重。

那么如何学练呢?

综书中大意,太极拳对世人有三益:健体、防身、养生。这些内容,参学书中对应章节即可了知;但要亲身体验,则当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太极三益自在其中。为便于太极拳爱好者学练体味,根据此书敢于冲破藩篱,既传拳又传理、既传架又传招、既传招又传劲、既传劲又传意等特点,再结合笔者受教及自身体会,对书中所体现的内容疏理如下:

(一) 洞明理法

《太极合编》以其对太极拳修炼实践的体悟,印证并提示遵循太极拳基本理法的重要性。

关于太极拳的理法,公认古典权威之作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其纲要:“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基本理法可以逐层推绎为:以无极为体,以太极为用;以太极为体,以阴阳为用;以阴阳为体,以劲道为用;以劲道为体,以拳架、着法为用;以腰胯为体,腿脚、臂手为用(所谓手脚不自动)。如此说来,欲明其理,先会其体,欲会其体,须识其用,即从拳架、着法入手,一步步体认太极大道。此即道家所谓以后天反先天的路径。

为练好拳架、着法,体悟劲道,各派后人又不断细化了锻炼纲要。如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又细化其锻炼纲要为: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等。颇值得学者会通体味。

此书中《大》章亦提示:“总之,无论何式,均须合太极拳基本要点。即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坐腰松胯、尾闾中正、上下一致,他如腰腿劲加以意气及眼神注视,尤为大中之主要原则。”我们首先应从拳架的学练中遵循并逐步感受其中的深微意蕴。

1. 感悟境界

如本书第五卷《太极拳》,首先标出了“太极拳名称”,并注明“即长拳,亦即十三势”。随后列出其105节名目,逐节附成式图67幅(重复者略之),详细说明动作、用法,并就图点出关键要领,颇便学者研学领悟。

其就标题《太极拳》注云:“即长拳,亦即十三势。”意在说明,此“太极拳”,即过去传统所称名的“十三势”“长拳”。为什么如此称名?书中第一卷《十三势解》即有简要说明:“十三势者,即八门、五步也。八门,即四正、四隅。四正,乃掤、、挤、按;四隅,乃采、挒、肘、靠。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以身分步,则有五行,以之支撑八面。”

再如书中对拳架定式的解说,其中近百次提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眼神视前”,正是在强调要将理法体现在拳架之中。另外如说到手臂、腿脚等动作时,还近百次提示:“随腰腿(胯)圆转”,也正是在强调将躯干(腰胯)带四肢的基本理法体现在走架之中。如此走架,上虚领,下气沉,尾闾中正,躯干带领四肢,正合太极拳的基本理法纲要。

应该说,解说中的诸多内容,往往不仅是要人知晓,而重点是要人身心感受到。这就是《太极拳论》所要求的“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另外,书中第五卷《太极拳》起式图中还提示:“手指勿坠下,坠下则神不贯顶”;随后又说道:“松腰松胯,体静神舒,胸腹中之气,渐渐沉于丹田,精神提起,贯至头顶,周身松开,使处处自然舒适,气血流行。”如此看来平淡无奇、老生常谈的文字,而其中意蕴,就颇值得我们去研读去体悟。然而此种身心状态只能说是太极状态,因为已有阴阳、虚实、沉浮……那么如何能体现“太极者无极而生”呢?

我们就应结合本书《太极拳之与养生》《太极拳之与静坐》《论意与气》等章的内容去体悟,此不赘引。总之,我们从中应该体悟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其中前者“寂然”即为无极状态,其后者“感通”,即为太极状态。研练有素者或可感知,《太极拳起势图》中所提示 ,正是全身顺遂、思想平静的“无极状态”,与最后之收式 “合太极”正同,此即是“静之则合”。那么,如何是“动之则分”呢?

此时心静体松,如若意念领起,轻作呼气,掌略沉、指略展,松沉丹田,脚掌吻地。因虚领顶劲,上下对拉,则有身心一体之感;此时如若轻作吸气,掌略提,指略收,丹田上浮,因虚领顶劲,此时似有意力上牵足心,则有上下对拉,亦有松沉一体之感。如此吸呼松沉的变化,感应丹田的浮沉变化,感应脚底的松沉变化(似与大地吞吐之力相应),感应手指、手心的松沉变化,感应全身内外的松沉变化,如此感受可贯穿行功始终。此即是“动之则分”的太极状态,此即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身心状态。由此感悟太极拳理所谓无极、太极、阴阳、动静、刚柔,渐入太极拳修炼正途。

由此逐步引发的诸多身心感受,不仅体现在行功走架时,即便在睡前、醒后、小憩、闲步……皆可体现。如气随意行、气随息行、气随用行,甚或内外通透,莫名而行,骨内肤表,无不可感。此时如或淡化意识,无思也无为也,各种感触更妙不可言,似与禅道境界相通。但正如禅家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言表。不过也不应耽滞其中,当更有向上作为。

或有人会问,书中对太极拳起式的几句解说,竟引出这段描述,这是太极拳本有之意,还是臆说的情景呢?我们说,这是书中暗示之意,亦为太极本应有之意境,如武禹襄拳论“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或此之意,这里不过是引例阐释而已,因为这正是笔者在习练太极拳中所感受到的。如仍有疑虑,则尚有诸多拳论、歌诀可证。此引杨澄甫入室弟子董英杰《太极拳释义》里的一段话或更为直观:“意气即骨肉内流动物也,至于练拳打手,欲得莫名状之佳趣,须使此种流动物流行全身。意左则左,意右则右,斯为太极拳虚实之变化,意气之换法。犹如半瓶水,左侧则左荡,右侧则右荡。能如是,不但有圆活之趣,更有手舞足蹈之乐。至此境地,纵有人阻我练拳,恐欲罢不能也。”

更有甚者,太极拳行功走架进入虚灵状态,或有时空改变之感。此只可心会不易言传。请看杨式太极拳杨澄甫大师高徒李雅轩先生的感受:“修炼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作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像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以后,自然而产生的吗?……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这种感觉,今也大胆地写下来,以便将来证明其是对还是不对的。”(见解宗德《太极内功心法》)

2. 锤炼腰腿

各派太极拳,没有不重视腰腿功夫的。当然这里的腰腿功夫,不同于少林派拳术练劲、练韧、练稳的腰腿功夫。这里的腰功,主要指行功过程中不可擅动手脚,而应以腰为动力轴,即以躯干带动或催促四肢;这里的腿功,主要指以腿脚松沉及正确的虚实变化,克服双重等病象。或有人会疑问:这样的训练不会造成手脚呆滞的毛病吗?我们说恰恰相反,由此训练会形成如“手脚领而腰腿自随”的灵妙现象。这应是后话了。

此项要领之重要,书中论理和诸动作说明中处处体现,此仅引《太极刀》章一段说明,以见一斑:“太极刀在练时或用时,皆以腰腿为主动枢纽,刀之进退,腰腿相随,用刀犹如用手,上下前后,左顾右盼,周身一致;其间不可稍有断续,尤不能以力运刀(如手臂拙力使刀运转等),恐因拙力(即呆力),则己身内劲闭于骨内,不克运行于外,遂有运转不灵之弊;务须以刀引出己身内劲,使周身内劲及精气神运于刀上,如水银装于其内,运用达于刀尖,收之至尾。”

另有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有云:“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那么如何腰腿求之呢?审视可知,这段话的前段“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正回答了后面的疑点。书中诸内容,拳理、拳械、基础功、推手,散打,无不是在“腰腿求之”,学练的过程正是“腰腿求之”的过程。

如果再问推手中常有身法散乱、偏倚,如何“腰腿求之”?书中卷一曾提示:“以笔者经历所知,太极拳基本功夫,全在停步推手中,深希学者切勿漠视之。”应在有基本功夫的基础上,做些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如书中《单手按化推手法》提示:“甲用右手按出,按至将近乙胸部时,向右往后绕一小圈,复以掌心直对其心窝按进。乙坐腰松胯,坐左腿,身往后下蹲,以腰腿化之。化至甲劲将断时,以右手向右往上绕圈,用腰腿劲掤起(仍与对方手臂相沾黏)。”

又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那么双重之病如何得悟呢?

此摘引《太极合编》中《沉劲》的一节文字作解:“盖双重为病,由于填实,填实则气闭力呆;双沉不为病,因其活泼能变;双浮为病,由于飘缈;双轻不为病,因其自然轻灵。然轻、浮亦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斯为病。因半者,半有着落也;偏者,偏无着落也。偏无着落则失方面,半有着落,不出方圆。半沉半浮为病,失于不及;偏浮偏沉为病,失于太过。半重偏重为病,滞而不进;半轻偏轻为病,灵而不圆;半沉偏沉为病,虚而不实;半浮偏浮为病,芒而不圆。然而果如何而后可?吾曰:双轻不进于浮,是乃轻灵;双沉不进于重,同乃离虚。此二者,斯为最佳也。”于此揣摩体味,可得其意。

以上所论多为走架要领,不可不详察体认。另从推手的体验看,书中《走劲》一节有言:“故搭手时,手部一觉人有重意,即变为虚。如过偏重,则偏松之,遇双重,则偏沉之,泻去其力,随彼力之方向而去,不稍抵抗,使人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是也。然初学者,非遇大劲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而非懂劲后之真走也。走劲之枢纽,全在腰腿,腰腿无功亦是徒然。学者对于此节,亦不可不知焉!”

此已清晰点出其中窍要,即双方推手中,我顶抗,或彼可顶抗,必为双重;我如发人,双手不分虚实,亦为双重;如我化人,接触点上不分虚实,亦为双重。渐至太极点上分虚实,深不可测,渐修渐得自会于心。

另外虚实变化中的意念支配,亦不可不留意。正如郝少如《讲课笔记》中提醒:“阴阳是交换相济的,一个身体半身是虚的,半身是实的。例如,虚实各有50斤,虚的是气,实的是劲,虚的50斤气交给实的,则实的就成为100斤,这样讲虚的半边岂不是空无所有呢?不是,而是与此同时实的半边也有劲交给虚的,虚的也就有了100斤的气。”

如何理解,请在练拳、推手实践中体会。太极拳功深者,虚腿轻而不浮,实腿沉而不滞,于胯根开合转化中调节虚实,乃至耄耋之年,尚能稳作金鸡独立、倒撵猴,或单腿站立完成换裤子、换鞋等动作,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再如功深者或许还能体悟到,推手的奥妙全在腰腿的虚实变化之中,如实腿转腰,虚腿转脚,转腰时多体现为化,而虚脚转实之间,多体现为发。其中变化不可备述。

3. 灵动缠丝

运劲如缠丝,是太极拳区别于少林拳的主要特点之一。正因为运劲如缠丝,才能体现神奇的健身效果,才能体现出太极拳不丢不顶、随曲就伸、得机得势的高妙化发艺术。如其不然,则常常会产生“太极招、少林劲”的现象。有此偏差,再提高不易。

所谓运劲如缠丝,是指太极拳运动以腰胯为中心,带动四肢的弧形运动。其中四肢如仅随躯干而动者,可称为公转,如公转的同时四肢自身又作顺、逆转者(如手掌翻转时,拇指向手背转者可称为顺转,向手心转者称为逆转),可称为自转。缠丝劲,有人又称抽丝劲,如细作分别,缠丝或多体现自转,抽丝或多体现公转。顺逆不同化发有异,自以感受称之无不可。

有人说杨式太极拳中不体现缠丝劲,恐非严密正确之论,因为这种说法既不符合经典拳论,又不符合练拳实践。此不便细论,仅作一点提示。我们都知道,杨式太极拳是由陈式老架系列发展衍化而来,陈式老架是将缠丝劲(所谓“缠丝精”)作为中心内容来体现在外,而杨式太极拳亦作为中心内容而含蓄在内。所以说缠丝对于各式太极拳,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或说是隐、显不同,而不是有无之别。

太极拳起式,由静定开始,在意念、身势的带动下,双臂与手掌向上缓缓升起,此时手臂就体现为顺缠丝;继之双臂下落,则体现为逆缠丝。再如作左、右掤时,前手臂体现顺缠丝(含掤),后手臂则体现逆缠丝(含)。……凡此种种,不可枚举。缠丝劲不但在本书所述的拳架和徒手对练等内容中,凡是举意念、动身手,无处不可体现,即使在太极拳的器械训练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本书卷九《双人太极扎杆法》所提示:“此种刺肩、刺腿功夫,能练习愈深,则两杆相遇圆圈愈小,而两杆接触毫无声息;反之,功夫愈浅,圆圈愈大,且起有棱角,以致两杆相敲击声不绝耳。”

正因为缠丝劲的重要性,各式太极拳家,对缠丝劲均非常重视。当代陈式太极拳高手张志俊先生,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陈照奎先生(陈式太极名家、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之子)曾以飘泊教拳为生。有一段时间他在郑州办班授拳,就住在弟子张志俊家。某一天,张又引荐自己的十名弟子请陈点拨,每人交5元谢礼(当时最贵的茅台酒,仅3.7元一瓶)。而陈只用了十来分钟教大家演练了几遍指掌的顺逆缠丝就收场了。当时张和众弟子心里非常不解,认为礼重授轻,非常不值得。过后,张赌气苦练缠丝,要看其中到底有何奥妙。两年后,张竟练成了无敌的高手,这时方解陈师深意。众师兄弟非常奇怪的问:“是不是你吃肉,我们喝的是汤啊?”(见《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最后还应提醒学人,缠丝圈越小,功夫越深、威力越大,最后甚至只有其意味,不见其形迹。这就是拳谱所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道理。所以本书《太极拳》章最后附言说:“本篇为使学者容易了解学习起见,爰将太极拳高大架子,阐明叙述如上,借为初学者之借镜。至于老式中架子及小架子,一因每式含有圆圈极繁,一因每式须发寸劲,均非笔墨所能尽其概要,故本篇不载。”

那么我们对缠丝劲又应该怎样认识,怎样学习呢?请学者再结合书中所述去身体力行。

4. 感受松沉

关于松沉功的练法,《太极合编》已分别体现在各章节之中,此仅对其境界略作引申提示,以方便同仁参学。

学习太极拳越久,越能体味到松沉的重要,可以说松沉是太极拳的精魂所在。如上海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先生在讲“空与松”的境界时强调说:“这里所讲的东西是主要的,拳却是次要的。”再如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的高徒李雅轩先生对松沉论述:“‘发劲须沉着松净’是说在发劲时,必须要松、要沉,并且要松得纯粹,松得干净,不留有丝毫拙力在筋骨肌肉之间束缚着,如这样子,才算松净。否则就未松净,就发不出松沉软弹的灵脆劲。”

还记得北京陈式拳师张澂跟我说,年过不惑的陈照奎先生曾亲口对他讲:“我病一次,就对松沉体会深一次。病一次,体会深一次。”能以病苦为师体悟拳道,亦为高人。由此可知,体悟太极松沉之重要,获得之不易。应该说,此虽非顶级功夫而亦近精深。

张志俊先生(陈照奎先生的高徒)的体会是:“最好的太极拳力量,就可以叫浑圆力。……浑圆力就是六个方向的力,上下前后左右。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这里强调的“奥妙”,应该是指意气力即内劲上下松沉的基本功夫。当然此所说上下松沉,并非是将意和力都脱落下压在下肢和脚底,而是如肉挂在骨骼上无时不感松沉之意。

以上种种关于松沉的引述,是为了提醒大家重视并在学练中体悟松沉的劲道。当然要获得各种深切的感受,必须先积累较深厚的内外松沉功夫。如先有上肢肩、肘关节的松沉感受,再有下肢胯、膝关节的松沉感受,渐至脚底乃至内脏的松沉感受,步步高妙难言。尽管可以这么轻松而说,但如能切身感受到也并非易事。真练习起来,也许会是数年、或者更长时间索然无感无味。有时感觉即是,后来会证明其实不是或不够,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渐得其真味。

综观诸书诸论,及结合自身行功体悟,大而化之,简而明之,我认为太极拳走架的功夫可大体分为轻柔、松沉、虚灵三层台阶(每层台阶又可分两步,如轻、柔,松、沉,虚、灵等)。如轻而无内柔之力,则易犯双浮;如沉而不能松,则易犯双重;如虚而无灵,易入痴呆断灭。如能学练、体悟并重,轻久则化柔,柔久则现松,松透则现沉,沉则敛气入骨,则渐升华为虚灵。我认为,能体现轻柔是初步,能感受松沉是入门,能受用虚灵是归宿。

5. 拳械一理

此《太极合编》不但详示了太极拳的体与用,而且详示了太极拳系列中刀、剑、杆等各种器械的体与用,体现了拳械一理的宗旨。

如《太极剑》一章述云:“为杨家晚年著名武器之一。剑式姿势美观,用法奥妙,动作全以腰腿为主,不离乎太极拳之原则。动作时,务宜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活腕,气沉丹田,劲由脊发。惟此剑易学难精,凡初学之人,于未有深功时,贸然练习,泰半有强拗断离,姿势欠美等现象。斯皆因腰腿无功,不明用法所致。……是以用剑必须周身轻灵,动作敏捷,精神提起,上贯于顶,呼吸自然,眼视剑尖,使精气神与剑合而为一。……其出剑内劲,起于丹田,发之脊背,由臂达于剑尖,发时如矢之赴的,勇往直前。人剑微动,而己剑已到。夫如是然后可以出神入化,语用剑之妙,尽剑法之长。”

如此诸论,以及器械套路、招法、劲道,无不在体现太极拳械一理。请自去参悟,此不赘引。

另外还应提示:器械是身手的延长,其劲则是身手劲的引申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身手劲的丰富和精湛。在熟练徒手各种技艺的基础上,有条件有兴趣的人,自应修习诸器械。现在社会上,就是太极拳的爱好者,对太极拳传统器械套路及对练的修习也较少,就此失传殊为可惜。

仅以太极杆为例略作说明。《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概述云:“杨式太极杆,亦称太极枪。据说杨家本来练的是太极大枪,因为杨班侯自幼好斗,他母亲怕他闯祸,把枪头卸掉,从此变为太极杆,杆法就是枪法。在有关著作及歌诀中,杆与枪的名称并用。但后人多以抖杆、黏杆增强功力和练习攻防,故而太极杆也成为杨家创造的一种专用器械。”

另关于其练法与奥妙,《太极拳合编》卷九《太极扎杆》章说道:“太极拳中之扎杆,亦称‘沾黏杆’,或曰‘十三杆’,有十三字诀:开、合、崩、劈、点、扎、拨、撩、缠、带、滑、截,为太极拳中重要功夫之一。其沾、黏、化、拿、引、发诸劲,与徒手拳式相同,亦异常奥妙。练法分单人、双人两种,功至深造时,杆即如手,周身之劲,可直达杆头,犹如水银装于管中,发可至首,收可至尾。斯种扎杆练法、用法,含有画戟与大枪二种,近人若以之全为大枪者实误。盖其未明太极拳中扎杆之效用耳。杨氏扎杆甚为著名,而杨露禅以之救火,诚奇闻也(见卷一《杨家小传》章内)。其与人对杆时,无论拿人发人,皆如用手,人遇其杆,即失自主,被击出一如手发,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应该说太极杆(枪),是更接近于古代的实用兵器,昔时的太极人无不精于此道。个中人认为,它不但能精妙的体现各种身手劲,而且此种伸直放长的训练,也会大大提高身手太极劲的质量。今天有志的学人,不妨学习演练,深入探讨。

6. 学思体悟

孔夫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同样是我们练好太极拳的法则。

如对于传统太极拳的学练,书中非常强调练好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对于现在生活节奏很快的初学者,可以略作变通。比如,在学习第一卷基础知识与有关史料的同时,应该以第五卷《太极拳》的功架图解为中心学练拳架。当然书的第三卷、第四卷还介绍了基本功、运气健身等练法,可在学练拳架的同时进行选练或补练,以便更有针对性。

还应当说明,书中第五卷所收太极拳架,为杨健侯所传杨氏大架系列,与当下流传甚广的杨澄甫定型的大架系列大体相同。对大多数研练有素者来说,并非要求从头至终亦步亦趋,而是在自己学练某种拳式的基础上,对应参考有关内容学习提高。正如书中第一卷《论意与气》所说:“有理无法不能豁然贯通,有法无理等于舍本逐末。”我们在拳架熟练的基础上,应以领悟拳理为主,以求一通百通之效。

这里或有同仁疑惑:当下偌多太极拳出版物,印刷精良,图标准确,甚至音像俱全,还要研读旧拳谱吗?这不由得叫人反问:有当代人的印刷精美的书法作品,还用研读古代碑帖和名家真迹吗?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说过:“书体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正因为赵孟頫掌握了千古不变易的用笔的原则规律,书法成就卓越,被公认为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太极拳锻炼的原则规律,我们理解了吗?掌握了吗?为什么大家公认太极拳有卓越成就者,往往“代不数人”呢?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众上,或得其上。这就是我们还应研读经典旧拳谱的道理吧。

(二) 着熟悟劲

王宗岳《太极拳论》还指明:“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由此可知,“着熟”(此“着”同“招”“著”,在各类拳谱中,常有互现)是太极拳递升至“懂劲”及“神明”境界的基础。

1. 演练着熟

就书中提示,“着熟”主要包括演练拳架和演练推手两个方面。

(1) 拳架是基础

关于练好拳架的重要性,上文已大略提及,这里仅就拳架与着熟的关系再略作提示:

书中第五卷《太极拳》,不但说明了太极拳架动作要领,也说明了动作意图即招式的用法。如太极拳起式用法:“两臂含有掤意,双手含有按意,肩能靠,胯能击。”再如揽雀尾(右式)用法:“左手执人左手腕,上右步,如己右手在人手臂下,则以右肱用横劲掤人胸腋部。设己右手在人手臂上,则掤彼臂部及胸口。”

另外还点明在走架中,可灵活变换用着的意念。如书中提手上势用法:“一、人左手来击己胸部,己右肱夹其臂之外部,左手执其腕,两手合而搓之;二、 左手可采,右手可;三、 左手采人左手,右掌闪人面部;四、 右手肱部先向左往后下,再以右肱前挤,同时右足踢彼足踝;五、 拿后往上撅;六、 随合随按,同时以右足踢其下部。”书中洋洋列举百余条用法,久练久熟,增加了敌情观念和技击意图,当然同时也提高了对身心的锻炼效果。

此再顺便提示,这只是初学者的练法,不免浅显支离。如说已体悟到松沉之境者,自可在虚实松沉中享受太极之乐,在随曲就伸中体会“发落点对即成功”的奥妙。至于“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时“应物自然”,则更应是后话了。

(2) 推手是桥梁

其次,欲得着熟,在初步练好拳架的基础上,还要习练好各种形式的推手。书中卷六,列举了多种推手训练的方法:

如定步推手单式练习法,其中包括单手按化推手法、双手平圆沾黏推手法、双手按推手法、双手单推手法、双手按化推手法、双手挤推手法、双手折叠推手法、单手立圆推手法等内容。另外还有定步推手掤挤按四手法、活步推手掤挤按四手法、大等训练方法。

其中透露多种着法、劲法、练法等奥妙,如本书中《定步推手单式练习法》提示:“练习十三势拳式(即盘架子),无非养身、养心、养气,进一步如要学听、懂、黏、发诸劲,非由推手不可。……故习初步基本功夫为时甚久,非如近人专求捷径,不由一手而至双手,竟囫囵吞枣,以致四手不能分清。须知此种推手练习犹如儿童学习书法,若初时不从把笔描字入手,日后奚能临帖作书?故非由单手练起不可。倘能将上述基本方法一一练熟,然后再习四手,而下以苦功,则四手既能分析清楚,且腰腿亦能沾黏连随,身形可以和顺,舒展得以自然,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造成太极拳之基本功夫。”

书中《双手按推手法》一节,还有这样的叙述:

“两人对立,各将右足踏前一步。甲右手掌按乙右腕,左手按乙右肘,向乙心前作按式。乙右手臂稍行弯屈,向左侧后化,含有掤劲,坐腰、松胯、坐腿,至甲劲将尽时,用腰腿劲向右往上绕圈掤起,以右手背沾甲右手腕(随转随拿),左手肱部(近脉门处)黏甲右臂,向右作式,之后改按。甲变为后复改为按。动作见前。”

另外《定步推手掤挤按四手法》还提示:

“然于掤、、挤、按外,尚须有一化字,否则不能连贯。例如掤,两人对立,各将右足向前踏出一步。甲在乙双手按己左肱时,即坐腰、松胯、坐腿,以缓乙之来势(此时即后退),然后用腰腿劲,将左肱部向上往左绕圈掤起,此即是掤式。掤之后即生,甲乘掤势,左手沾执乙左手腕,右手肱部(近腕处)沾乙左手臂,用腰腿劲向左绕圈,转身往后乙,此即式(此时即左顾,如换手则为右盼)。之后生化,此之化常为人所漠视。实则乙被至势背时,左肱部变为挤。甲既被挤,故不得不以双手随势向右化之。化之方法,甲右手置于乙之左肘部,左手置于乙之左腕,用腰腿劲及含胸拔背法,向右侧化之,此即为化。”

又谓:“何谓中定?中定者,除含有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时,己身重心中正之意外,即在内劲将发未发时,先中定己势,然后发之,其状犹如钟摆,化时若摆之左右摇动,化至发时,如摆之中定。定后发出,则发劲得势,而不偏丢矣。故中定在推手中亦甚重要也。”

关于推手的训练,还应该提醒:有些看似平常的要求,却是越练越精妙,甚至由此而步入懂劲的门槛。我们从中应该有自己的身心感受,如大而言之,此推手充分体现了《拳论》所谓“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的指导思想;如小而言之,腰腿劲的变化、黏走的时机,甚至由掤转,由转按的手法变换,其中都有技巧与奥妙,非长时期无数次的演练,不能心领神会运用自如。

2. 渐悟懂劲

详明论说太极拳的劲道是本书的特点与重点,如此才能体味太极拳的高妙。

书中第二卷《论劲》提示:“虽云太极拳至大成时,仅尚意而不尚劲,然初学者升阶有级,入室由门,必须从劲着手。盖不知用劲,即不明运气之功,不明运气之功,则不知太极拳真意。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可见用劲实为学习太极拳之初步纲领。故本篇对于劲之一项,撮其大要,分析述明,以为初学者之研究焉。”应该说,太极拳的精妙处,在劲不在着,“由着熟渐悟懂劲”,即是由着升华为劲的过程,就像由奶炼成酪的道理一样。

书中强调,太极拳尚劲不尚力,那么“劲”和“力”,有何不同呢?第二卷《论劲》中说:“劲与力,在未学拳击之时,固无从分别,但已学拳击,不可不分析了然。尝见学习武艺数年之久者,仍莫明所以,殊属憾事。须知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能发,且可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此力与劲不同也。”

随后,文中又洋洋列举了沾黏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引劲、拿劲、发劲、借劲、开劲、合劲、提劲、沉劲、掤劲、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长劲、截劲、钻劲、凌空劲等25种主要劲别,并加以阐释。自可详参,此不赘述。我们应该知道,以上所列举各劲,甚或未列入的各种劲道,并非支离破碎,或并列关系,而是有不同层次、类别、主次等关系。为便于学者参悟,结合自身体会,试作归纳提示:

(1) 基本劲道

此指书中所谓“四正手”掤、、挤、按与“四隅手”采、挒、肘、靠等八种劲别。拳中千变万化不离此八种劲及其组合,所以说是基本劲道。

如书中《定步推手掤挤按四手法》一节所述:“盖不知掤、、挤、按,即不能言推手,不能推手,习太极拳有何兴趣?伸言之,推手中之四手,犹如西文中之A、E、I、O、U五个母音字。设西文中无此母音字,则试问如何发音?推手亦然,倘无此四手而欲求其联贯不断,岂可为耶?”

书中及诸家对此论述甚多,自应参学,此不复赘引。此再就其四正四隅八种基本劲的主要特点及其关系,略示先师口传,以供参证:

初习练时,当然应该弄清每种动作的主线、过渡路线等,但这是动作而不是劲道。正如掤手、 掤着,不一定是掤劲,其他劲亦如此。而劲道主要是在简明灵快中体现意气与拳势的合一,书中《论劲》诸章节,屡屡提到“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正是劲道的意蕴。

如简示其意,四正之中,全身或肢体一切向上的动势(意气如火性之上燃),皆为“掤”;一切向下的动势(意气如水性之就下),皆为“按”;一切直前而进的动势(意气如金性之前挺),皆为“挤”;一切直退的动势(意气如木性之弧柔),皆为“”。以此推知,“按”与“”的结合,即为“采”;“掤”与“挤”的结合即为“挒”。“肘”“靠”则意在提示,这两个部位及其他不同部位,在此显彼隐中,皆可体现各种劲道。当然还须说明,掤等诸劲并非无本之木,其根基体现在意念支配下的腰腿脚的变化,如掤时尤应体会到脚底松沉弹力的变化,能引化彼力到脚下,亦可将己劲渗入彼身。

由此可知,四正、四隅八门劲,就其训练而言,应以四正为基本劲,四隅则为四正之变化:四正之中,则应以“掤”“按”为基础(起为“掤”,落为“按”,起落之间则含“挤”“”);“掤”“按”之中,应以“掤”为基础(因有起中必然含有落之重力)。

当然如行功日深,自应体会到,每一种劲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往往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一对或多对矛盾,无此则无彼,而其名目,只能表现某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这种现象意拳称之为“争力”,武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描绘为“如在水中”,我们须在练中体认。

另外,随其所动,以身分步,则有五行,以之支撑八门劲。再如书中《定步推手掤挤按四手法》一节解说云:“昔人发明定步中之掤、、挤、按,意义极为深奥,一手与一手之间,均能相生相克,且其中含有五行。所谓五行,即俗称金、木、水、火、土,亦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者是也。前进为金,后退为木,左顾为水,右盼为火,中定为土。”尽管此所述内容与第一卷《十三势解》所述内容并不一致(是因为所表述的角度不同,如为以先天八卦图对应四正四隅的方位等)但知其大意,主要理解以物性特点比喻劲别即可。

练繁用简,融通变化,应会之于身心。

(2) 施劲要则

即任何劲道,都必遵循的指导思想,例如沾、黏、连、随诸劲。

第六卷《沾黏连随顶偏丢抗解》云:“何谓沾、黏、连、随,何谓顶、偏、丢、抗。其间有知之不详者,有知其名,不知其实者,欲求能将沾、黏、连、随、顶、偏、丢、抗八字一一详细分析清楚,诚如凤毛麟角,不堪多觏。然而不明此八字,则不能懂劲,则推手有失效用。……将沾、黏、连、随、顶、偏、丢、抗八字一一分析详明,俾学者得悟其纲领,以后易于前进,而免舍本逐末之弊。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动此应之谓也。此四字者为太极拳中之基本要则。”

另外下文还从反面提醒学者:“顶者,出头之谓也;偏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此四字适与沾、黏、连、随四字相反,因有顶、偏、丢、抗,则不能生沾、黏、连、随。反言之,能沾、黏、连、随则必无顶、偏、丢、抗之弊。在初学推手时,每易犯此四字弊病。欲戒除之,须于推手时缜密觉察,并由教师随时更正,更正尽善,方能感觉灵敏,沾、黏、连、随,而达懂劲之域矣。”

即此提醒,书中第五卷关于拳式用法中偶用“横”“格”“架”“击”等词,切不能理解成霸王硬开弓式的拙力,而应是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沾、黏、连、随等诸太极劲的活用而已。由此参学,应能先得劲道纲要。

(3) 运劲程序

即从迎敌到却敌的过程分解,如走、引、化、拿、发诸程序。

“走”“引”“化”的意图大体皆为人刚我柔而避之,而 “走”,似略为宽松,而“引”似较主动,“化”则似较紧迫。但走引化并非单纯的避,而是在避的外象之下,稳我之势,蓄我之力,同时陷敌于被动。控制其被势,使其不得变,即为“拿”,从而将其放出,则为“发”。此为一个基本程序。

此类劲道中,所应体味者甚多。如“发劲”所述:“然以劲发人时,必有三种要点:一机势、二方向、三时间。机势,即己势顺,敌势背,敌之重心偏于一方,显露其焦点。易言之,敌之重心已失,身上有一部分发呆(即拗住之一点),同时其气上升也。方向,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正或隅,必须随敌之背向而发之。时间,须恰当其时,即在敌旧劲已完,新劲未生之时(发呆时),或后退之时,不可早或迟。早则敌势未完,易生顶抗之弊,迟则敌已发觉,而生变化。三者不可缺一。”

诸多内容,此不俱引。即知其理,再参学之或易心明眼亮,再从推手实践中找到感觉,则易入门。

(4) 诸劲的衍生、引申与升华

例如:因功夫不同,性格不同,对象不同,表现出的发劲特点和类型亦多种多样,由此细化,又发展衍生出诸多劲别,如:长劲、截劲、借劲、开劲、合劲、提劲、沉劲、凌空劲等。如书中《沉劲》一节所述:“发劲能沉,则敌出更厉。因丹田之气,由背而臂而手,达于敌身,使敌腾空跃出,如拍球然。拍之愈急,其升愈高。此劲颇猛,为发劲中重要之一”,正说明其劲间的关系。

再如:听劲、懂劲,为施劲要则“沾、黏、连、随”诸劲的引申发展。在总则要求下,渐渐产生听劲能力,听劲精湛,诸劲上身,渐悟懂劲。非有前则无后,非有彼则无此,学者体察自明。

更高的层次则为诸劲的升华,如武氏拳谱中的《四字密诀》:“敷、盖、对、吞。”其注曰:“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此或阶及神明矣。

(三) 借意修拳

经典拳谱《十三势歌》中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总结太极拳诸动作要领时亦提示:“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可见太极拳中用意之重要。反之,如在练拳中不会用意念,尽管套路烂熟,各种锻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正如我幼年时一位老拳师常说的:“一锅白开水,烧得哗哗作响,里面没有一粒米,堪作何用!”

此书中即体现了练拳与意气的重要而微妙的关系,简而言之:拳势为外形,意气为内核,拳势为阳(再分则皮表为阳,骨髓为阴),意气为阴(再分则显形为阳,内蕴为阴),阴阳相济方为全功。在多数情况下,应为意气支配拳势,此即所谓借意修拳。

如“用意不用力”,就是假借某种意念诱导提升拳艺的作法,即所谓借虚修实,借假修真。如悟性高,借用得好,可使拳艺出神入化。书中拳械诸式名称,如揽雀尾、白鹤凉翅、倒撵猴、玉女穿梭、退步跨虎等,即多为象形取意,借意修拳。走架亦可体现,如第一卷《论意与气》一节中云:“太极拳之用意与气,在初学虽甚难,但并非无入门方法。即初练十三势,或练单式时,必须从‘设想’两字着手。譬如双手作按式时,即假想前方若有敌人。此时手掌中并无气可发,己乃假想气由丹田贴于脊背,然后由背而臂,而腕而掌以透出之,发于敌身。此种假想,初学时虽属渺茫,但习之既久,即能运用自如。”

再如前面提到的发劝中的“凌空劲”,就是一种借意念而修,借意念而用的特殊拳法。书中解曰:“此劲异常奥妙,近于神秘,而非目睹者所能信,实乃是一种精神上之作用而已。艺高者发此劲时,仅须口中一‘哈’,对方即双足离地,而后退。盖因被发者精神已为发者所吸引,无可抵抗。然被发者必须先明沾黏等劲,故一‘哈’之后,即由感受而后退。”

应该说,我国各门派高明的拳家,大都体会到借意修真的奥妙。如相传为神医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借形练意,健脑健身。再如“形意拳”,顾名思义“形其意也”。即借意而练形,借形而现意。王芗斋大师由此化出“意拳”,更强调意的作用,借虚而练实,在技击与健身的作用上举世公认。

不但是悟劲,即使是走架,也会借意而修。如书中卷一《练习太极拳之顺序与经历》章所云:“然练至功深时,即不拘场所大小,虽四块方砖大小之地,亦能练习。甚或坐时、卧时,均可行使。盖斯时所练者为意,而非外式也。”书中分散论述尚多,提醒学者自学自悟。

此再引武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的一段名言,供学者体悟:“太极拳有三层之意思: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手足动作,如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皆自如也;第三层练习,身体愈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时之景况,心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为一散乱,即恐身体沉下也。”(见孙禄堂《拳意述直》)

另外,如日常之挑担、背物、泼水、抱婴、抡锤、甩鞭、抖衣、簸物、接球、传球……等不自觉的巧劲,甚至伸懒腰、打喷嚏、打呼噜……诸感受皆可体现融合于拳中,施之于推手。当然,用意的更高境界,还有全身气圈之变化,意气吐纳之平恒,借用身光、树帽进行锻炼等。但这种有意而为的动作表现,还应升华到无意而为的自然条件反射,既更非言语所能道了。

(四) 养生法宝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作用,毋庸作现代科学的专业分析论证。因为,今天太极拳家长寿,太极拳能疗病健身,已成社会共识,这也是太极拳风行国内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仅就锻炼有素者的体验,作些大体归纳:一为太极拳的演练松柔和缓,从容愉悦,不易造成偏差,能适应广大健身人群;二为内外协调(外动结合呼吸、咽津等,滋养脏腑),适合调养多种病苦;三为强调用意不用力,能锻炼意念(由明意识及潜意识),能开发智力,延缓脑衰;四为高妙的技击表现,常为其他体育所借鉴,并能增加学习趣味。能持之以恒,可带来好的锻炼效果;五为长期的太极拳修炼,能涵养温良中和的品格,当然有利长寿。以上数项,每一项都是一篇大文章,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完成。

如欲详知太极拳养生、防身、开智的道理、法要,请参学《太极合编》,此书堪称养生宝典。书中第一卷《太极拳之与养生》《太极拳之与静坐》《论意与气》《太极拳中气之呼吸及运气法》《练习太极拳之顺序与经历》《太极拳之腰腿》,第三卷《太极拳之桩步》,第四卷《太极拳初步健身运气法》等内容,甚至其他章节,如拳架、推手、器械诸内容,无不体现养生宗旨。学者自可选学适合自身者、适合自心者深入学习,长期坚持,定会受益。

我们还应该理解,书中所谓传统太极拳的 “养生”即“养性”,多指精气神或心性的修养(养身、修德、益智、了生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当今所说的“养生”即“健身”的内涵要丰富得多,广泛得多。请学者再详参书中第一卷《太极拳之与静坐》一章,能深入者自可体会。

我们还要提醒的是,如只能认识到太极拳表面的健身作用,则会大大降低太极拳境界,丧失其精妙的技击艺术与文化底蕴,减少学者深研的兴趣,太极拳活动则会后劲乏力。就如我国高雅的昆曲艺术,如果只看到它有表述故事的功能,就会丢掉诸多的文史、科学与艺术价值,也恐怕会是它消亡的开始。这也是个中人有喜有忧、喜不掩忧的原因,请学者深思。

我们希望通过学练太极拳获得身心健康,更希望以健康的身心深入研练太极拳,使国宝永传,泽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