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出版说明
《探寻文学全史的脚印》一书系杨义教授生前主持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通论”项目的长篇序言。该项目为2004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04BZW056),2012年结项,结项等级为优秀。最初计划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90年代,大致以十年为一个时段,另附资料编年卷,共为9卷,由张中良、赵稀方、吴子林、黄科安、郝庆军、敬文东等学者负责各卷的撰写,试图探索中国现代文学通史新的写作范例。此后该丛书被纳入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去掉资料编年卷,又补充了台湾卷、港澳卷、少数民族卷、通俗文学卷、戏曲卷、旧体诗词卷等书稿,胡迎建、何玉人、尹虎彬、汤哲声等学者参与进来,丛书名也拟改为“20世纪中国文学全史”。此一时期,杨义教授正致力于中国文学地图的重绘工作,试图将民族学、地理学、图志学等诸多新的研究视角引入该课题的考察领域,以拓展文学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丛书的规划亦可视为他一直提倡的“大文学观”“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等思路在现代文学史编撰领域的落实。但因种种原因,书稿虽已齐备,但未能出版,殊为可惜。杨义教授特为此书撰写了十余万字的长篇序言,着力阐释该丛书编写所试图展现的“大中国”“大文学”“多民族”等核心理念,以及在地域上沟通大陆、台、港、澳,时段上沟通近代、现代、当代,格调品位上综合雅与俗、前卫与传统,知识类型上打通文学与文化的畛域等编写原则,视野宏阔,妙论迭出,这是作者以往治史经验的阐发,也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文学研究前景的思考与规划,对当下倡导的三大体系建设,对中国学派的建立和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社按照杨义教授生前所做的最终修订稿,将此序言单独排印,且按照他生前所确定的题目,将此书命名为《探寻文学全史的脚印》,以飨读者,并以此纪念杨义教授的学术工作。
特此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