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核心逻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我为什么写本套书】

过去的二十多年,教培行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高手投身其中。但教培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同步带来教辅的进步。因为一个金牌老师一周的上课所得,即可轻松超过苦心写作一年之所得。而且,谁愿意把课堂“独家秘籍”公之于众呢?“双减”于我是一次了结,不仅是转变方向的问题,更希望把十数年的经验进行总结出版。

【我对应试的看法】

应试已经专业化,考试是一门技术。我坚信,不能过考试关,所有的“素质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不主张应试和素质的对立,更主张高效解决应试,然后去博览群书,登山临水,纵情多元发展。本套书,题量严格控制,追求刷少量的题,洞悉“一类题”的秘密,以简御繁,既保证成绩,也节约时间。

【本套书怎么用】

第一册,核心逻辑。开本更小,便于随身携带,是对初中乃至高中核心题型的剖析,并配套我的视频讲解。一方面,我提供各大题型的答题规范——人们常称之为“答题公式”;另一方面,我还解读了各大题型的演变进化之路。读者请注意,很多书所谓的“公式”其实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题目是变化的,必须懂得原理,又懂得变化,才能应对于无穷。该部分因为贯通了整个初中的要求,甚至包含高中的题型,所以文本选择略难。其目的是明白题型的原理和变化,至于掌握,还是要用具体题目去训练,去内化。

第二册,初阶,是入门训练之用,用C-、C+、C++表示难度。这些文章都有三个共同特点:主题明确,题材贴近学生认知,写法直白不隐晦。这些题目题型清晰,单刀直入,小学六年级或初一可以应对(初二、初三基础较弱也可)。训练的频率,我认为最好是短时间内完成。比如用30天高效完成,或寒暑假15天完成。一天内完成练习,批改,再订正,第二天就开始新的强化训练,效果最好。那种每周周末刷2篇的方法,既拖拉又没有效果。15天或30天的短期训练,就解决应试问题,从时间分配的角度看,是高效的。而节约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万卷书,夯实真正的基础。

第三册,中阶,是提高强度之用,用B-、B+、B++表示难度。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主题较深,对社会有反思意识,更接近“文人”情调。这些题目题型稍有变化,难度自然更大。从目前各地中考来看,除了少数地方(比如浙江)外,中考难度和这些题差不多,甚至难度还要更低。所以,这部分题目做完,基本可以应对中考。要注意的是,这部分训练要仔细阅读书中的文本剖析,你的错误未必是不懂题型,可能是尚未吃透文本中的某些地方所致。

第四册,高阶,是“炼狱”级别的题,用A-、A+、A++表示难度。所谓“炼狱”,是指文章主题很深刻、写法有创新、不拘一格。总之,难的不是题型,而是文章本身。这部分题对学生有较高要求,必须成绩好,且已经初二以上。刷完这本书,高一的阅读理解,应该也能应对。故本书不仅是初中能力的深化,也是为高中做铺垫和衔接所用。这本书的题目,表面是在应试,实际是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

【本套书有什么特点】

• “答题公式”清晰简练。

• 阐述基本题型的演变方向。

• 视频讲解,幽默清晰。

• 文本都有批读,治标之外更治本。

• 用数学思维来推理,逻辑性强,哪一步有问题,一目了然。

• 题型布局清晰,难度分类合理,花费少量时间,攻破应试壁垒。

【未来的出版规划】

我当努力写作,完成“小说散文阅读”部分后,再完成“说明文阅读”。接下来是系统的作文教程,从文笔积累到考场作文写作再到创新写作,皆当出版。路漫漫其修远兮,诸君耐心等待!

编者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