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章 清晨
破晓时分,一缕明亮的晨光洒落在白马寺的琉璃瓦上,寺顶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此时,一伍骑兵踏马而来,在白马寺周围巡逻。
他们是越骑校尉安排的哨骑,肩负着侦查敌情的重任。
今日乃是天子前往太学进行日讲的日子,因此,他们的校尉早早便安排他们在外巡逻,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
这五人按照两人在前、三人在后的二三阵型行进,每人配备两匹马,在伊洛平原上疾驰。
忽然,一名三河骑士大声喊道:“伍长,前面有动静!”
伍长赶忙拽住马策,操控马匹停下。高桥马鞍虽缓冲了部分突然停下产生的冲击力,但他仍能感觉到胯下一阵摩擦。
只见远方的黑暗中,同样有一哨骑兵朝着他们的方向飞驰而来。
来人外形粗犷,身着简易的皮甲,显然并非汉军士卒。
伍长当机立断,喊道:“吹响骨哨!”
位于队伍最后方的士卒听闻,立刻将一个大拇指大小的乳白骨哨放入嘴中,轻轻一吹,尖锐的鸣叫之声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远处的敌人显然也听到了这声尖锐的哨音,纷纷勒住马匹停下,警惕地凝神望向此处。
伍长毫无畏战而逃的念头,他翻身下马,迅速跨上另一匹战马。紧接着,他抄起长九尺的长枪,将枪尾夹在腋下,双手稳稳握住枪杆,夹紧马腹,朝着前方的敌人疾驰而去。
“随我冲锋!”
在当时,骑兵所使用的兵器,根本没有后世那般一丈八尺的长枪,亦或是更长的马槊。
而且,持枪的方式也并非像影视剧里所表现的单手持枪,便能在敌军中大开大合地厮杀。至少,这些三河骑士还无法做到如此。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前马镫时代,骑兵在马上能够操作的空间有限,所能承受的负担也不能过大。
越骑校尉部的骑兵大多身着较为简单的两挡甲,负担已是不小,若是动作幅度过大,极其容易摔落马下,在战斗中便占不到任何优势。
远处的羌人瞧见冲刺而来的伍长一行人,呼喊着口号,单手持矛,向着他们冲刺而去。
羌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下肢相较于三河骑士更为有力,在马上能够操作的空间也更大。
转眼间,两群人短兵相接,枪矛纷纷朝着对方穿刺而来,战马也不顾一切地朝着对方猛冲。
只见那伍长嘴角微微上扬,持枪奋力拨开那羌人伍长的长矛,他双手持枪,腰部发力,显然调动的力量强于羌人骑士。
一击得手后,枪头顺势朝着羌人胸膛穿刺而去。
枪与矛有所不同,枪头的锋利程度远远不及矛,更多是利用四棱锥形的枪头进行穿刺战斗,其长度也远短于矛,这样方便在刺穿敌人后能够快速拔出,投入下一场战斗。
羌人察觉到自己处于劣势,迅速抽出腰间挂着的骨朵,挥动着抵挡朝着自己胸膛刺来的致命一击。
骨朵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金瓜,不过在当时,骨朵大多就是在一条木头上穿着一块打磨过的石块。
枪尖划过羌人臂膀的皮甲,留下一道清晰的刮痕。
两马交错而过,羌人丝毫不敢大意,继续持矛朝着紧随其后的三河骑士展开攻击。
又是一番枪矛的激烈对抗,双方再次交错而过。
第一轮交锋过后,三河骑士因身着皮甲并佩戴两挡甲,无人伤亡。
而羌人七人中,有一人因没有马鞍缓冲,被一名三河骑士挑下阵来。双方错开后,各自调转马头,在相距十步之外再次面向对方。
不过这次,伍长放下了长枪,扭身从马腹处掏出一把已经搭好弓弦的弩腰引弩,对准了十步外的羌人士卒。
先前之所以选择冲锋,而非直接利用弓弩骑射,是因为当时双方距离较远,若是直接冲锋过去,射击容易不准,从而丧失一次绝佳的进攻机会。
而且,若是原地持弓等待羌人进攻,很可能会被敌人包抄。骑兵一旦失去运动战的优势,便与步兵无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步兵。
见汉军掏出弓弩,羌人伍长察觉情况不妙,赶忙指挥剩余士卒四处散开。
“都散开,注意躲避!”
与此同时,他也解下背后背着的角弓,弯腰躲避飞射而来的弩矢,拉弓搭箭,大拇指上的扳指扣住弓弦,准备瞄准对手。
却只听得身后传来几道闷哼声和重物落地的声音,羌人转头一看,发现自己的两名手下已然中矢,难以控制马缰,被甩飞落地。
劲风吹过,羌人怒火中烧,嘴里发出一声大喊,朝着一名离自己较近的三河骑士射去。
“去死吧。”
虽然他并非是凉州铁骑之中的主力精锐,实力却也是不容小觑。
那三河骑士躲闪不及,瞬间被射翻落马,但由于甲胄的保护,并未当场毙命。
伍长见状大怒,抄起长枪朝着那羌人冲去。
两匹骏马见对方与自己同向而行,便不自觉地逐渐靠拢。
这是马的天性,它们不知何为敌人,只知道同类可以一起同向奔跑。
当然也有通灵性,能够辅助主人攻击对方马匹,这都是极少数的神骏。
那羌人位于伍长左侧,手中长矛使用起来不够灵活,趁着马匹靠近的瞬间,他将长矛投掷出去,朝着伍长射来。
伍长连忙躲避,长枪却被羌人抓住,他心中一急,想要夺回长枪,却见那羌人举起手中骨朵朝着自己砸来。
伍长心中慌乱,下肢失力,侧身翻倒在地。
伍长重重地砸落在地,忍不住想要哀嚎一声,挣扎着想要翻身站起来。
那羌人已经前突一段距离,正准备打马而回,结果伍长性命。
就在这时,只见一根如闪电般的箭矢,飞速朝着羌人背后射去。
眨眼之间,箭矢穿透皮甲,直接将那羌人射死。
伍长抬眼望去,只见一名身着黑光铠的将军出现在视野之中。
太史慈双腿用力紧紧夹住坐下马匹,还保持着收弓的姿态,便立刻吩咐道:“吹号角,集合!”
用牛角制作的号角,被其身后亲兵吹响,悠扬的号声传至远方。
随即,一声声猿鸣般的呼喊声,伴随着箭矢在胡禄上敲击的声音作为伴奏,众人逐渐朝着太史慈靠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