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平操盘手记:主力出货策略(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阶段性还是终结性获利出货

首先,我们要了解阶段性出货与终结性出货的区别,从字面意思来看不难理解,阶段性出货属于阶段性行为,这种行为完毕后,后市仍将延续前期的状态;而终结性出货则是前期状态的一种终结行为,上涨行为的终结意味着后市将进入下跌状态或横盘震荡阶段。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当前状态的改变,而不同点在于前者当下状态的改变是短期的行为,后者当下状态的改变则属于长期的行为。

阶段性出货与终结性出货都是主力动机的表现,引起这类主力动机的原因不尽相同。引发阶段性出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一是清洗浮筹打压股价;二是避免大盘阶段性风险。一旦这些阶段性目的达成,主力将再次大举进场,股价也将会重拾升势,延续前期的上涨状态。而引起终结性出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涨幅已达到预期中的目标,二是大盘趋势发生趋势性逆转;三是公司基本面出现突变。这些都可能引发主力的大逃亡。

分析了不同性质出货的原因后,怎样辨别到底是阶段性出货还是终结性出货,我们不妨从上述分析过的原因着手。阶段性出货有可能是为了规避大盘阶段性风险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或是为了清洗浮筹打压股价的一种行为。我们继续深入,就要开始思考,主力清洗浮筹打压股价的行为往往易出现在哪些阶段?这可以从主力运作的思路来考虑。建仓完毕后,主力接下来的重要任务便是使股价慢慢脱离成本,进入盈利的主要阶段,即拉升阶段。当股价涨幅达到一定程度或遇到重要阻力位时,主力资金一般更多地会选择阶段性休整的策略,而不会选择一开始就强攻的策略。如果阶段性涨幅还可观,那么在此位置主力资金采取阶段性出货行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即适当做一些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至于有没有可能是终结性出货的行为,对部分主力资金而言,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尤其是当阶段性涨幅过大或遇到的阻力较大时,又或者此时大势发生趋势性逆转,主力资金就可能采取炒一把就走的策略。

所以我们在分析面临的是阶段性出货还是终结性出货时,首先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大的市场环境会否发生趋势性逆转。如果大的市场环境正在一步步走向深渊,那么对于主力资金而言,不想主动出货也得被动出货了,因为一般来说,主力资金都会有一套严格的风险控制系统,当损失达到一定范围时,便会采取严格止损的策略。其次要观察的是阶段性涨幅的情况。如果阶段性涨幅不大,那么出现终结性出货的概率不大,主力资金一旦选择了运作某个标的,不出意外的话都会运作到底,一到两倍的涨幅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当阶段性涨幅不大时,出现调整的走势更多的是一种阶段性的清洗浮筹再次聚集上涨能量的行为。当然,前提是大的市场环境依旧向好,如果大势发生逆转,就算涨幅再小也不能恋战,此时便是逃为上计了。最后,我们还需考虑股价出现阶段性调整时上方面临的压力情况。如果上方堆积的历史筹码过重,前期的套牢筹码过多,那么主力资金对此的运作便可能戛然而止,出现终结性出货的概率也就大了,反之则更多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

从本身价值和交易价值角度来看,当交易价值大幅超出本身价值而产生大量的泡沫时,我们就需要警惕。一旦在此基础上出现20%以上的调整,往往是个股发生转势的征兆。相反,当价格处于本身价值之下或刚刚产生交易价值,股价出现调整且跌幅在15%以内时,为阶段性调整的概率更大,属于正常的回档范畴,此时不必过于担心。

更多关于技术层面的研判方法,我们在后面章节中将重点讲述。总之,主力资金一旦深度扎根于某只个股,一般会选择运作到底,而且志在长远,出现翻倍的走势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收益时,中途的调整更多是阶段性的调仓行为而不太可能是终结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