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同病相怜
“杜飞熊,可是《秋声赋》的主人?”李光弼一怔,流矢问道。
杜宗文道:“正是区区!”李光弼大欢喜,流矢扶起,仔细打看,圆脸广额,高眉高耳,眼若点漆,发髻浓密,胡须是一根没有,将头摇了摇,问道:“公子年几何?”
“小生乃天宝二年生人,今年十三矣!”
李光弼揖手道:“了得!了得!年少如此,才高如此!李青,你我十三岁时知道些什?”拄拐的道:“小人是不知道什,郡公是案上执得笔,鞍上开得弓了!”李光弼笑道:“这话只羞杀人!”
杜宗文倒有些意外,就他读史的印象,唐中兴二将,郭子仪似阳春之水,极富人情味;而李光弼似严冬之铁,冷酷无情,不近人情。不想却是面相温厚,待人也亲切。
“李青,你使人唤个医待诏来,仔细给他看看!”说完便要领了杜宗文往坊楼上去。李青问道:“郡公,这马怎了?”
白马还爬在甲赤兔背上,入道这么些时了还不肯罢。
“不必管!”杜宗文道,人性就是这样,前一刻他还觉得吃亏,现在却觉得这小甲同学能够和李武穆的座骑鼓掌他这做主人的脸面上也荣光,亏他还瞧不上程楚宾,自己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哎!说来他与李光弼还真说得上同病相怜的,这位大唐名将之所以赋闲在长安就是为了逃婚。
李光弼的父亲唤作李楷洛,营州柳城人,正正经经的契丹酋长,后归唐做了将军。随着唐军在东北击契丹、奚,立了功,封了蓟郡公;后来调往西北做了王忠嗣的副手,出任朔方节度副使,击吐藩胜利还师,死在道上,获赠营州都督,谥忠烈。
可谓归化胡将的典型代表。
李光弼生在长安,幼年时便是个沉稳严肃、刚正坚毅的性子,既学汉字,又习弓马,早早就随他爷出征,他爷死时他三十六岁,已做到了朔方都虞候,号为名将。
王忠嗣只大他三岁,对这个同龄人是格外青眼,调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便奏他为兵马使、赤水军使,名为上下级,实则情同兄弟,礼遇无以加之,便是宿将老将也不及。还屡次对众人说:“他日居在此榻者,必光弼也!”
王忠嗣得罪,副使哥舒翰相代,既不罪他,也不忌他,还肯给他机会,毕竟都是胡将,又都喜欢读《汉书》。两年后李光弼就升任为朔方节度副使,封为蓟郡公。
三年前离了朔方,官拜单于府副都护,李青唤他“都护”便是从这里来的。去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又奏他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到灵武没几天,安思顺就置了一席酒,说:“知公丧妻有年,愿以小女奉箕帚!”
李光弼料事如神,却没有想到安思顺来这一手。安思顺可不是别人,乃是安禄山的堂兄。
这两年安禄山与杨国忠已势同水火,李光弼虽不在朝中也是知道的。况且单于都护府与安禄山所管的河东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接界,安禄山背底里搞的那些小动作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如何肯应的。
当场便拒绝了,回宅便写表,托病辞官。
安思顺其实并不是想拉李光弼下水,而是想抱了李光弼作浮木救命,他堂弟那一肚子坏水他早就看明白了,他也屡次跟玄宗说过,安禄山必反,还举了多条反状,可是玄宗不听呀,他没法子只得与玄宗相约,安禄山要是造了反,自己免受株连之罪。
玄宗是应了,可他心里还是不稳,就想了这条计策,只想李光弼应了,他第二日就托病辞官,将节度使一职让给这女婿。现在用计不成,反而坏了情谊,自然不肯放人。
李光弼见他不肯,心里愈发不自在,就给哥舒翰写了一封信,托他上表讲人情。
哥舒翰做大斗军副使时,正使便是安思顺。
安思顺年龄大不了哥舒翰多少,在陇右军中资格却很老。当年他跟着伯父带着安禄山等几个兄弟从突厥逃出来,投奔在亲族代州平狄军副使安贞节那里不过一年,十七八岁的他便应募从军到了陇右。
曾与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齐肩战斗,到这时已在边上四十年,就看不惯哥舒翰这种四十三岁才投军却踩着弓弦往上升的,两人就闹下了矛盾。
哥舒翰这时自然是劝分不劝和,马上就上了表,说李光弼良将,若有万一,实在可惜。玄宗这种小人情自然乐意给,李光弼就回长安养病了。
大唐尚武,名将辈出,中唐名将杜宗文最佩服的首一个是王忠嗣,第二个便是李光弼。也不是他私心偏爱,中兴战功第一是历史的评价。没有郭子仪,大唐未必亡;没有李光弼,大唐必亡。
因为除了李光弼,在正面战场上没人能挡得住史思明!
所以杜宗文那一拜并非谄佞,而是后辈对前贤发自内心的悦服,也真是让人感慨呀,汉家中原王朝土崩瓦解之际,成为中流砥柱的竟是个契丹人。更让人感慨的是,一百五十年后重新侵入中原的也是契丹人!
“得遇公子也是天使之!老夫去年得病回京,身子一直没有好利索,入秋以来,大门也不曾迈得。今日却耐不得,一定要出来闲散闲散。逛了东市出来,心里就想起李青了。
李青本是我家生的小厮,随着老夫投军,鞍前马后,形影不离。看看立了些军功,要挣出来了,一回却遭了恶战,头破脚断,几乎死矣!
老夫便放了他的奴籍,酬了他几亩薄田,与他寻了这么个贱差事。就这他还念我的好,实则他不是为了我哪得受恁重的伤!”叹声不已。
大概李武穆是在家憋坏了,一张嘴话就揿不住了。直到人在坊楼里坐下,酒碗挨了嘴他才咬住了话尾巴。杜宗文盯着偶像看,一时倒不知说什么话。
“公子会相乎?”李光弼笑问道。
杜宗文道:“粗知其皮毛而已!”李光弼哦了一声,笑道:“老夫面相如何?可有破败?”李青从外面应了进来:“都护乃王侯之相,有眼有耳者谁人不知何人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