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经营方略(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市场无序化的挑战

从各国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时,相对应的是,这个国家也处在一个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一些旧的规则面临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完全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在发生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新问题大量涌现,社会生活更加复杂。这些现象在驾培行业里也必然反映出来。

在允许社会化办驾校的初始阶段,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我国驾培市场上曾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令业内人士深为忧虑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挂靠培训——把“黑驾校”变成“白驾校”。许多汽车驾驶培训个体户买上一辆或几辆车,找上一家合法驾校挂靠,交上数额不等的管理费,便自招自培,当起了“驾培小老板”。“小老板”由不合法变成了“半合法”自然高兴,“驾培大老板”也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用活、用足政策,是充分利用资源搞活经营,是无本生意白手拿鱼。岂不知,他们这样做已把自己推上了火山口,一旦“小老板”出现交通事故,二者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便跑不了、走不开,甚至要比“小老板”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因为学员是你的学员,赔偿你应首当其冲;一旦驾校主管部门查到挂靠的现象,轻则罚款整顿,重则可能吊销驾驶培训许可证。二是车辆外训——把“整驾校”变成“零驾校”。有些驾校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不是苦练内功,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是走所谓的捷径,把训练车辆卖给或租给教练员。于是,教练员便纷纷离开规定的训练场地和路线,各自为战,遍地开花,到处建立自己的根据地,“马路驾校”便由此而生,招生价格、训练质量完全由自己说了算。三是超低价招生——把驾驶培训单位变成驾驶中介机构。还有的驾校招生价格低得不能再低,基本上是考试费再加上几百元的所谓管理费,学员报名后基本上不予训练,完全靠学员自练,驾校只负责组织考试。上述现象是危害我国驾培市场的三颗毒瘤,毒瘤不除,我国驾培市场便不能健康发展,毒瘤不除,“马路杀手”还会批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