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西医眼科学发展史

据考古及文献研究发现,早在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时期就已有多种眼病记载。而在古印度名医Sus'ruta(前600—前556)所著《妙闻集》中,已将眼病根据局部解剖基础排列,并载有包括白内障针拨术在内的部分眼科手术,显示出当时眼科水平已经很高。

古希腊的医学始于公元前1000年,它吸收了巴比伦、亚述和埃及的医学成就,成为后来罗马及全欧医学的开端。直至现在所用医学符号,多为古希腊医学名词的沿用,如眼科学Ophthalmology一词,是关于眼的学问之意,即起源于希腊。公元前3—4世纪,希腊医学逐渐衰落,医学中心逐渐转向罗马。罗马著名医生和自然科学家Galen(130—200)发现了视神经、巩膜、角膜、结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视网膜和晶体等解剖部位,并记述了泪腺的排出口、睫状体悬韧带等。整个中世纪的欧洲都在他的学说影响之下。13世纪末在意大利威尼斯城开始制造眼镜,但只限于凸透镜。

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学开始蓬勃发展,西方现代医学即始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认识到了晶状体的屈光功能、屈光率,眼底烛光成像,角膜的屈光度,以及人眼视野中的生理盲点等。18世纪眼的解剖学研究达到新高峰,法国Jacques Daviel发明了白内障摘除术。至19世纪,眼科学脱离外科独立发展。德国Hermann von Helmholtz发明检眼镜,带来眼科学划时代的进步,眼科学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到20世纪,随着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等各种检查治疗仪器的发明,视网膜脱离手术、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的开展,使眼科学得到飞速发展。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眼科学的进步更是迅猛异常。例如60年代出现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激光治疗、电生理诊断、显微手术;70年代开展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及玻璃体切割术;80年代开始角膜屈光手术,视野计的定量自动化;90年代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等。至此,眼科学领域的器械制造越来越精良,眼科医师的分工越来越细,有关眼科的各种实验性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