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中医眼科学发展史

中医眼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同眼病做斗争过程中不断对各种经验进行积累、总结并加以完善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通观中医眼科学漫长的发展史,其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奠基、独立发展、兴盛、衰落与复兴五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我国南北朝以前,人们对眼及眼病已有初步认识,中医眼科处于萌芽阶段。

古代关于眼及眼病最早的记录见于殷武丁时代,在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关于“贞王弗疾目”的记载。春秋时期,将盲人称为“瞽人”;而《诗·大雅·灵台》载“矇瞍奏公”;《国语·晋语四》亦云“矇瞍不可使视”;《楚辞·怀沙》曰“矇瞍谓之不章”。《毛传》释:“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表明当时已将盲目分成两类。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战国末期的《黄帝内经》首先提出目、眼、眶、内眦、外眦(锐眦)、约束、络、白眼、黑眼、瞳子、目系等解剖名称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从整体观角度指出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眼部辨证。如“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并在多种全身病中记述了30余种眼部症状及部分针刺治疗方法。这为后世中医眼科认识眼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东汉末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参合全身脉证以辨证论治,并最早记载了狐惑症及其治疗;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探讨了眼症的病机鉴别及预后判断,初具眼科类证鉴别的雏形。此期其他一些古典文献中也散载眼部病症,如《荀子》《史记》记载舜帝、项羽有“重瞳”,为世界上关于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说文解字》中有30余字涉及眼病,汉代刘熙所撰《释名》中又有增加,据考证,包括先天性角膜疾病、斜视、眼球萎缩、视疲劳、视力减退、翼状胬肉、幻视、眼内异物等。

有关眼病的防治,先秦古书《山海经》载有关于眼病防治的动植物冉遗之鱼、植楮等7种。《书经》《诗经》亦有记载。《淮南子》载有梣木(即秦皮)能治目疾,沿用至今。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首次大量记载了防治眼病的药物80余种,并新增了数种病名。后世《肘后救卒方》《刘涓子鬼遗方》《肘后百一方》等载有少量方药。此外,《淮南子》载“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说明当时已有手术用于眼病治疗;《晋书》所载“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则为我国有关目瘤割治的最早记载;《针灸甲乙经》载有治疗眼病的针灸处方。

二、奠基阶段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极大发展,中医学发展迅速,五官疾病逐渐从内、外科范围内划分出来,自成一科而为“耳目口齿科”。眼科首次被列入正式教学科目,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以后中医眼科学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出现了大批对后世眼科影响较大的著作,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

《诸病源候论》散载了多种与全身疾病相关的眼症,并于卷二十八列目病专篇共38候,对症状、病源进行了初步探讨。书中在沿用《内经》所载解剖名称的同时,首次应用了睑、眉、睫毛、缘等名称。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收集了丰富的眼科资料,内容涉及病因病机和治疗。书中首次将眼科病因归纳为19因,并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眼科脏腑病机学说。介绍了内服、外用、针灸、按摩和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首次记述了老视和赤白膜(包括胬肉)的割除手术。

晚唐时期的《外台秘要》于卷二十一专论眼疾,书中引入《天竺经论眼》部分内容,并对20余种文献进行综述,收载眼科处方150首,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症状,并提及金针拨内障(金决);对青光眼的病理见解独到,认为此疾之源,皆因“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此外,还记载了以镊子拔除倒睫,以烧灼法治疗类似胬肉之眼病。

《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书名首载于《崇文总目》,后见于《通志》《史记》,从唐代诗词中可知该书曾盛行于唐代,惜已散佚。明《医方类聚》载有《龙树菩萨眼论》,详考其体裁文字,疑为晚唐托名医书。该书新增较多解剖名词和病症名,并首次详述“开内障用针法”的适应证、方法及善后,提出胬肉攀睛割烙法,记载了手术治疗“睑皮里有核(胞生痰核)”。

《刘皓眼论准的歌》是继《龙树眼论》后另一部眼科专论,书名首见于《通志》,在《宋史》中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全书为诗歌体裁,首载五轮歌及眼病内外障72症,对后世学术影响深远。

此外,据《太平御览》载,早在我国唐代已能配置假眼。

总之,隋唐时期在眼的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的认识方面较前深入、系统,在眼病诊断、分类及治疗方面已具有一定水平,为中医眼科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奠定了基础。

三、独立发展阶段

宋金元时期,眼科的生理解剖、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五轮、八廓学说的发展,诊断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治疗方药的大量增加。此时,中医眼科已基本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加之北宋元丰年间,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出,使中医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

这一阶段,大部分眼科资料以专篇列于方书、全书之中,除《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两书外少有专著。

北宋《太平圣惠方》之卷三十二和三十三,综合唐以前眼科病种、方药,对病因病理进行探讨,首次将五轮学说运用于眼病病机,推动了五轮学说的临床应用。而《圣济总录》共有12卷专述眼科,收集较多资料,并注明出处,有一定临床价值,而其“针灸门”中收集了大量眼科用穴及主治功能等,体现了这一时期针灸治疗眼病的发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卷七“治眼目疾”中不少效方也为后世眼科所常用。

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中调整了五轮配位法,充实了八廓内容。《秘传眼科龙木论》和《银海精微》为此期两部专著,除后者对八廓加上八卦正名外,均主要为辑前人著作而成。

四、兴盛阶段

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的兴盛发展,中医眼科学也得到极大发展,有关眼科的著述大量涌现,围绕眼科临床和理论的研讨大大增加。

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该书分两卷,上卷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加以阐述并附施治经验。下卷专述方剂,首论君臣佐使、逆从反正之义,次列眼病40余方。全书兼采众家之长,联系临床,颇具卓见。

王肯堂《证治准绳》中七窍门设专篇论眼病,首次解释了五轮、八廓的名词含义,改进眼病分类方法,共列170余症,其眼病的症状和病因均极详尽。所述眼病的他觉症状,几乎肉眼所能见到的均已描绘无遗。

傅仁宇著眼科专著《审视瑶函》,认为前人载160症失之滥,著72症则失之简,故摘要删繁,定为108症。全书从理论到临床证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价值较高,因而流传极广。

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书分3卷。卷一阐述基本理论;卷二包括12类病因、81症及似因非症8条;卷三则载方220余首。此书后经邓赞夫增补而成《目科正宗》。

名医张璐著有《张氏医通》,其中“七窍门”专辑眼科资料,对金针拨内障手法记述颇详,并附病案以资参考。

清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部目门共72卷,以成书年代为序,辑录历代有关眼科著作,将精简的内容给予介绍,并附处方、单方、针灸、导引、医案等。

顾锡著《银海指南》,该书理论较系统、全面,将八廓与经络相联系,并概括了六淫所致眼病的特点。

吴谦等所编《医宗金鉴》列“眼科心法要诀”两卷,文字简明易学。

明清时期对药物的研究工作更加细致深入。明万历年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全书载眼科药物400余种,计明目药120余种、治疗用药物300余种。并附有历代名方和作者经验方。

明代朱等编著《普济方》,内有“眼目门”16卷,分眼病57类,收方2300多首,集病名30余种,内容极为丰富。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内有眼科明目药20余种,眼科治疗用药50余种。

此外,明代已有眼镜的明确记载,如屠隆《文方器具笺》谓:“叆叇大如钱,色如云母,老人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之掩目,精不散,笔画倍明。”

五、衰落与复兴阶段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百余年间,由于社会局势动荡,中医发展停滞并萎缩衰落,中医眼科学也不例外。这一时期,除黄岩《秘传眼科纂要》和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外,鲜见有影响的著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中医事业十分重视,1955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1956年起,陆续在多数省、市创建中医药院校,此后不久,各市、县普遍设立了中医院,中医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中医眼科也重获新生。上述机构大都设有眼科,大批中医眼科医师出现,而多种现代眼科检查仪器、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发展了中医眼科的四诊手段,使中医眼科在传统治疗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不少进步,丰富了中医眼科内容。在书刊出版方面,除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或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外,大量中医眼科学专著面世。此外还创办了《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大大促进了中医眼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