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桃子和瓜子
就流传于奥州的《瓜子姬》来说,其开头部分与《竹取物语》极为相似,而结尾部分又连接了另一个重要的故事。比如,紫波郡(现岩手县紫波郡)的版本这样说道:某日姥爷上街为瓜子姬置办嫁妆,山中女妖发现瓜子姬独自在家织布,于是就模仿姥姥的声音,让瓜子姬开门。这又与《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羊》或佩罗[22]记录的《小红帽》十分相似。也有版本说这位女妖是天邪鬼[23]。据说,女妖或天邪鬼杀死了瓜子姬,把她的血肉和红豆一起煮成了红豆馅,又装扮成瓜子姬,在老夫妇回家后做红豆饼给他们吃,还咒骂了老夫妇,最后逃走。这一段情节基本与《咔嚓咔嚓山》相一致,不过在其他众多版本中,麻雀、乌鸦、公鸡等鸟类将真相告诉了瓜子姬的父母,于是天邪鬼便被杀死了,他死后瓜子姬立刻获得了重生。这大概就是该故事原始的讲述方式。事实上,有不少版本讲述,原来瓜子姬被绑在树上,她的父母在惩罚了天邪鬼后,将她救了出来。
一个是大瓜,一个是大桃,两种果子都从上游漂来,这种描述无疑是非常吸引儿童的,但这个情节的关键却不在于“大”。我认为,此类故事最原始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所谓的“小人儿故事”,即曾经有一个全身都可以装在果实里面、身体非常小的女孩或男孩,他们都不是从人类的肚子里出来的,而且成长速度惊人,最后长成人类。后人所说的《一寸法师》或古老的《竹取物语》中也存在类似的描述。除此之外,《诸神根元记》[24]记录了《倭姬传说》的零碎片段,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倭姬最初是以一只吉丁虫的形态出现在圆盒之中的。另外,这一段情节还有两个重点:一是他们漂浮在水面上,随水而流;二是他们漂到了岸边老妇人的手中。过去,日本人逐渐远离大海移居深山之中,古人认为他们祭祀的神灵是从天上降临到山峰,再降临到山脚下的。正因如此,古人才会对顺着溪水漂来的精灵十分虔诚。《濑见小河》[25]中的“加茂的丹涂矢”[26]也罢,《出云国风土记》[27]中的“加贺窟的黄金箭”[28]也罢,那些顺水而来的神箭也是如此,在这些神话中弓箭与处女怀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就像“天光感生神话”[29]一样。可以肯定的是,《桃太郎》的桃子比《瓜子姬》的瓜子出现得更晚一些。瓜的内部是空心的,所以能漂浮于水面,这种特征难免唤起了我们日本人对瓜类内部的好奇。“虚船”传说[30]的古老异文就讲述,新罗国的始祖朴氏曾坐着一个匏瓜从日本移居到了朝鲜半岛。这就类似于我国的“小男神”故事。小男神乘坐的船由白蔹的皮制作,他身穿鹪鹩羽毛编织的羽衣,漂洋过海而来。由此可见,这些神的伟大灵性正蕴藏在他们异常矮小的身躯里。
在我看来,这便是《桃太郎》与打退恶鬼的故事产生联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民间叙事中的上古英雄就像德国人的“人文神”[31]一样,也有一定的命运前提。一个看似不如常人的人却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常人根本无法做到的艰难事业,这不是奇迹、天意,还能是什么?按照古人的逻辑思维,这些英雄必然有领导同胞走向幸福的力量。正因如此,他们的功绩才值得代代相传,而且必须要传下去。因此,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在现存的英雄叙事中,英雄们往往矮小、虚弱,而且常常是穷困潦倒、好吃懒做,或者在表面上显得放浪不羁、愚笨无知。具有这几个前提条件的人向来被人看不起,可他们最终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到了日本,这些前提条件就集中在了“主人公从桃子、瓜类等物中出生”这样的异常出身上,这可能是我们日本人对英雄叙事进行简化的结果。无论如何,我国民间叙事中存在众多身体极小的主人公,他们有的诞生自瓜类,有的诞生自黄莺蛋,有的诞生自竹子,而《玄同放言》[32]及其崇拜者却完全忽略这些事实,像孩子一样执着于桃子,偏偏要寻找桃生孩子的故事。实际上,他们的比较工作有害无益,当时什么都不做的话,现在的结果也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