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过好每一个“年”
转眼间,除夕将至,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挂上了象征新春的大红灯笼。
因为陈依依放寒假,必须有人照看,南博一家又搬回了公婆家。
时间总能冲淡一切,此次“回笼”,公婆热情迎接宝贝孙女,生活一切照旧。
这可能就是家人吧,吵不开也打不分。
大年二十五,因报社改革和春节临近,报社人心浮躁,很多同事都选择提前休假。南博自从入职以来,因为岗位原因,她都是坚持到最后一刻。
周晓霜来电话了。
“你们还没放假吗?”周晓霜虽然平时休假少,但春节总能比南博多休息几天。
“是啊,我们按照法定时间,大年二十九才放假。”
“哈哈,我都准备回老家了。春节期间,李一然说让两家老人在一起坐坐,商量结婚的事。”
“呦,恭喜你啊,马上要看到胜利曙光了。”
“我和一然计划节后领证,五一办事。”
“你爸妈对彩礼有要求吗?”
“还要求呢,李一然拖我这么多年,我爸妈现在就怕他不娶我,说让他拿两万讨个彩头算了。”
“叔叔阿姨挺开明,不过也是,你就有一个妹妹,你爸妈也不用花钱娶儿媳妇,心态上自然好很多。”
“但愿一切顺利吧,李一然单位分的也有福利房,我们俩住房问题也算解决了,其他的都是小事。我今天下午就回去,提前祝你新春快乐。”
现在农村嫁女儿攀比心理很严重,周晓霜父母能做出只要两万块彩礼的决定,属实不易。南博很赞同周晓霜父母的想法,李一然是潜力股,千万不能让“天价彩礼”断送女儿的幸福。
虽然最近烦心事不少,但南博还是决定先把烦恼抛开,好好过年。
除夕夜,电视机里传来了熟悉的歌舞声,虽然家里没人关注春晚节目实况,但节目里的欢声笑语却是节日最好的画外音。
陈依依可没心思看春晚,她在专心把玩今天刚从商场捕获的芭比。
婆婆从卧室里拿出来一个红包递依依,南博赶紧让依依谢谢爷爷奶奶。
公公对依依说:“依依,自己玩娃娃是不是很无聊啊,想不想有个人陪你一起啊?”
“好啊,那爷爷跟我一起玩吧!”
见天真的儿女会错意,南博差点笑出声。
“爷爷不会玩,玩具只有小朋友会玩,想不想要个弟弟陪你啊?”
思想保守的公公一直想要孙子,但碍于这么年南博在忙工作,他也一直没开口。现在孙女已经二年级,基本不需要大人时刻陪在身边,公公认为可以将“二胎”提上日程了。
“我不要弟弟,要妹妹。”
“妹妹也可以,弟弟妹妹都行,你要是想要,赶紧告诉妈妈。”
“爸,你知道现在养个孩子多贵吗?兴趣班、辅导班,买玩具、吃西餐,简直就是吞金怪啊!”陈锋还没有养二胎的勇气。
“我的宝贝孙女将来不能一个在这世上吧,总得有个人帮帮她吧。”
关于二胎问题,公公已经隐含地说过好几次,南博一般都不吱声,要是回应,话题切入点就会越来越多,最后还是得上升到不欢而散。
“我们单位几个二胎的,别提有多苦了,车贷房贷还着,奶粉钱掏着,我们部门的小陆,每次喝多都哭,就是生活压力太大。”
“我和你妈都有退休工资,养个孩子还是能养的,你不用担心。”
“妈,你想再要个孙子吗?”南博突然问婆婆。
“唉,这个,看你们吧,我都行。”婆婆明显兴致不高。
这也可以理解,公公是甩手掌柜,带孙女做家务都是婆婆的任务,好不容易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又要重蹈覆辙,老太太当然不太情愿。
“爸,我觉得你先不要着急让我们生,生孩子容易,带孩子难,我妈身体也不比以前了,你俩还是好好享清福吧。”陈锋找到了话题终结突破口。
其实一开始,陈锋也想要二胎,但南博有机会就会向他灌输二胎“弊端”,再加上身边的真实警示教育案例,久而久之,陈锋也同意暂时不要二胎了。
“那你们可想好了,你们要是不要二胎,我的财产可轮不到你们了。”公公开始用财产威胁。
这是最让南博反感的地方,第一,陈锋他们家也就是普通家庭,也不知道公公哪来的自信认为自己那点钱会牵制南博;第二,南博如果因为公公的“威胁”就“束手就擒”,那她岂不就成了为了钱才生孩子的人。今天能用财产要挟生二胎,明天会不会要挟生三胎,她可不想被人轻易“摆布”。
“没事,您的财产分配是您的自由,不用跟我们商量。”南博知道,公公特别喜欢接济老家的两个弟弟,还有他们的子女。陈锋的堂弟到绿都打工,现在都在他们家老城区的房子里住着,六年了一分房租没出。婆婆只要开口把房子卖掉的事,公公就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她。这么多年了,给房、给钱不说,还自掏腰包帮侄子侄女找工作,南博早已对公婆那点养老钱不感兴趣了。
晚会终于在“难忘今宵”的歌曲中落下帷幕。回到卧室,南博见陈锋没有睡意,便问他:“咱爸为什么那么喜欢把自己的东西给外人呢?”
“你觉得我的叔叔和姑姑是外人,他还觉得你是外人呢,我爸特别享受回老家教育弟弟妹妹的时刻,但人家凭什么让他教育,或者说他教育人的底气从哪来啊?不都是钱给的。”
人都需要舞台,这个舞台也许在职场,也许在家庭,也许在各种交际圈,但必须有一个自己能展现价值的地方,即使搭建舞台的成本比演出收益高得多,但心灵的满足感胜过一切。
初二,回娘家。虽然都在一个城市,南博还是准备了很多礼品。南博的爸爸妈妈原来在郊县当老师,后来通过努力,都应聘到绿都的教师岗位。南博妈妈是小学语文老师,爸爸是初中数学老师。按道理来说,父母双方都是老师,应该在教育女子方面很有优势,但南博几乎没有享受过父母的“小灶”,因为他们都是班主任,实在太忙了。南博也很自觉,虽然成绩不是很拔尖,但也属于中上等,再加上成长过程也没出现过“意外”,所以她的父母很放心,几乎没怎么过管过她,所以南博的性格比较独立。
爸爸在厨房清理鲤鱼,陈锋在客厅陪陈依依玩拼图。妈妈和南博在卧室聊天。
“你记得你的初中同学李美琪吗?前几天我见到她妈妈了。”南博母亲的脸上露出了女人之间分享八卦的表情。
自从退休后,南博妈妈的关注点就从学生转移到了左邻右舍和老同事老朋友身上,她总能隔三岔五为南博送来发小和同学的“最新消息”。
“李美琪怎么了?”
“她呀,本来在BJ的事业单位,突然辞职不干了,回绿都开了个什么公司,现在还没结婚呢。”
“为什么辞职啊,BJ多好啊?”南博有时都有点后悔毕业后为什么没有出去闯一闯。
“好什么啊,离家那么远,现在都没结婚,30多了。”
“没结婚多正常啊,人家在拼事业呢,当然没时间结婚。”
“女人哪有什么事业啊,不抓紧结婚就嫁不出去了。”
“我说胡老师,你可是人民教师啊,思想为什么也这么封建啊?你不会这样教你的学生吧?”南博有点意外,这话要是从一般家庭主妇嘴里说出来就算了,但她妈妈可是知识女性啊,为什么也这么迂腐。
“以前我也不这么想,这退休以后,天天跟其他大妈一起跳广场舞,你是不知道要是谁家有个30多岁的姑娘未出阁,她的父母得多着急,恨不得见人就让介绍对象,还好你结婚早,要不我也得愁死。”
结婚早就好吗?日子就一定比未婚的好吗?南博可不敢把这种负能量告诉妈妈,省得她又胡思乱想。
“对了,李美琪妈妈说李美琪有时还会提到你,你有空可以跟她联系一下,你们初中时多好,形影不离的。”
南博初中时确实跟李美琪关系很好,他们学习成绩相当,都喜欢周杰伦,周末还经常约着去看电影。关键是,泼辣的李美琪,帮南博赶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追求者”,也算是南博少女成长之路上的有功之人。
“好的,我回头上qq,跟她说句话。”
以前qq好友的头像背后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庞,现在qq好友的头像只能代表卡通图片了。
南博父亲张罗好一桌饭菜,大家围坐在餐桌旁。陈锋和老丈人喝酒,女士们喝果汁。
“南博,你平时不是在单位挺能喝的吗?今天怎么不陪爸喝点啊?”陈锋故意说出南博喝酒的事。
“你还喝酒啊?”果然,南博爸爸很意外。
“别人听他瞎说,只是偶尔喝点,没喝多少。”
“不对,你挺能喝的,有几次看你回家倒头就睡,应该喝了不少吧。”
“南博,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出去喝这么多酒呢,女人家要学会保护自己。”南博爸爸是很保守的人,他不能想象自己女儿在外面和一群男人喝酒是什么样的场景。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孩子工作需要有什么的,人家接触的都是文化人,没你想的那么龌龊。”南博妈妈赶紧救场。
“放心吧,真的就是工作聚餐,不会有事的。”南博悄悄瞪了一眼陈锋。
从娘家出来,南博一直没和陈锋说话。虽然他对陈锋的“举报”有点不满,但也不好再揪着这个话题延伸,她只是在回想陈锋多年来的变化。
南博和陈锋刚结婚时,因为初到报社,一直没有被安排在固定岗位。今天跟着记者去跑跑新闻,明天收发个文件,后天又陪着业务员走访客户,好像无论是谁,只要需要个打杂的,都会想到她。
南博不甘心,自己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大学毕业生,连份正经的岗位都不配拥有吗?陈锋也看出了南博的窘境,就鼓励她多争取,多表现。果然,入职两年后,老社长退休了,新社长刚上任,看南博很勤奋,又很听话,便给她分派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务,南博都能出色完成。又沉淀了四年,原行政主管调走后,南博顺理成章被提拔为新主管。为此,当时行政部门的几个老同志,还有点不服,告她“黑状”,说她不服从部门管理。时任社长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工作能力强的“自己人”,当然不会受小人挑唆,还是力排众议,提拔了南博。
自打提升为主管后,陈锋就觉得南博的仕途到头了,他不太理解南博为什么还那么拼,两人从此对工作的事情出现了分歧,小摩擦不断。
难道是陈锋有危机感了?南博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了。但夫妻之间还要留点面子给对方的,南博决定以后尽量不再向陈锋提起工作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