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吐鲁番地理条件

一 地形

吐鲁番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是新疆地区海拔最低的一个绿洲盆地。整个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地”。“三山”大致都呈东西向展开,自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地”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在“三山两盆地”的空余地带,尤其是天山南北地区,散布着很多中小山脉和盆地,自西南向东北有焉耆、吐鲁番、哈密等盆地。其中地势最低的就是吐鲁番盆地[2]

吐鲁番盆地位于南疆。天山横贯新疆,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天山之北为北疆,之南为南疆。北疆为草原,靠近西伯利亚,气候寒冷;南疆是沙漠区,气候炎热,散布着绿洲[3]。吐鲁番盆地位于南疆,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面积约10300平方公里[4]。其中4050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最低处为盆地南缘的艾丁湖。整个盆地由高而低、由外向内,分为三环:第一环,为高山;第二环是盆地与外界交通的缓冲带;第三环是盆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这个中心的中心是火焰山。[5]火焰山平均海拔400~500米,横卧在今交河故城至鄯善红山口之间,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将盆地中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似乎将南北绿洲完全阻断,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火焰山有多道贯通南北的沟谷,如桃儿沟、葡萄沟、木头沟等,它们为整个吐鲁番绿洲的生命纽带,火焰山南北的一块块绿洲,与这些沟谷紧密相连。[6]

吐鲁番盆地四面环山,地势低洼,相对封闭。这与传世文献的记载是一致的。《魏书·高昌传》《隋书·高昌传》《北史·高昌传》及《通典·边防七》车师高昌附条都记有高昌“四面多大山”,“北有赤石山,山北七十里有贪汗山”。另外,“吐鲁番出土文献屡见丁谷、宁戎谷、新兴谷、西谷,据研究,应即现在火焰山的吐峪沟、木头沟、胜金口峡谷和交河故城附近的雅尔崖子沟”[7]

二 气候条件

吐鲁番盆地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天气炎热,空气干燥,日照强烈,干旱少雨,季风盛行是吐鲁番盆地的主要气候特征。由于盆地聚热作用和戈壁、沙漠的影响,吐鲁番夏季十分炎热。同时,吐鲁番盆地深处内陆,空气干燥,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蒸发量极大,而降水量极少。吐鲁番地区年降水量约17毫米,而蒸发量达3000毫米。《梁书·高昌传》《南史·高昌传》《通典·边防七》车师高昌附条皆云“其地高燥”。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吐鲁番地区具有良好的光热条件。

虽然吐鲁番地区干旱少雨,但是水资源非常丰富。发源于高山上的条条河流将水资源源源不断地汇入盆地,滋养着这片绿洲。尤其是北部的贪汗山(博格多山)“夏有积雪”[8],为吐鲁番提供丰富水源。西汉时期车师国治所“交河城”,“交河”取意两河相交绕城,《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陇右道下交河县条记“交河,出县北天山,水分流于城下,因以为名”[9],这些都说明该绿洲水源充足。

良好的光热条件,加之水源充足,所以该地宜于播种五谷,是典型的农业绿洲。再加上自汉代始中原人口不断进入该地,带来了灌溉和牛耕等先进生产技术,农业有了更大发展。吐鲁番地区的五谷种植,历来史书皆有记载,《梁书·西北诸戎传》载高昌国“备植五谷”,《周书·异域传下》《魏书·西域传》载高昌“谷麦再熟”,《元和郡县图志》载“高昌国,土良沃,谷麦一岁再熟”[10],《册府元龟》载“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茧,多五果”[11]。吐鲁番出土文书也记有大量的葡萄园种植、菜园种植及租赁买卖等情况,记有种类繁多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12],其他农产品交易等[13],目前这些已被出土实物所证实[14]

吐鲁番良好的农业条件,为屯田、驻军提供必要的后盾支撑,这也是汉朝统治者为控制西域而与匈奴“五争车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匈奴统治者也认识到车师的战略地位,大臣皆认为“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我国,不可不争”(《通典·边防七》)。

三 重要交通地位

(一)中西交通之“南道”“北道”“新道”

在世界交通史上,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之前,人们无力远涉重洋做海洋交通,与邻近国家的交往,多依靠陆路[15]。就中国大陆而言,东、南阻于海,北方为浩瀚沙漠,唯有西行一途。因此,新疆就成了中西交通的大门和桥梁,以通往今天的阿富汗、印度、俄罗斯等地。

而新疆内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横隔,只能沿昆仑山北侧或天山南侧西行,此即途经西域通往西方最早的南、北二道。

关于南道、北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16]《汉书》卷九六《西域传》总序云:“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17]

7世纪初裴矩《西域图记·序》[18]记载的西域范围北道至拂菻,中道至波斯,南道至婆罗门,几乎包括整个亚洲,也明确指出了高昌之“西域门户”地位。

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隋书·裴矩传》)

具体而言,经过兰州以西的乌鞘岭,便进入河西走廊[19],经武威、张掖、酒泉、安西、敦煌等河西诸郡,到达新疆。自新疆罗布淖尔分二道[20]:北道,沿天山南麓水草之地西行,经车师前王庭、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到大宛,再往西南经安息,而西达大秦[21];南道,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再往西可达条支、大秦等国[22]。鄯善国和车师前国是南北二道的起点,正史也做如此记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条:“鄯善当汉道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后汉书·西域传》车师后国条:“(车师)前部西通焉耆北道。”

西汉后期又开辟了另外一条“新道”,三国时期正式辟为官道。“新道”由敦煌玉门关西北出,过横坑,进入大沙海,抵柳中,到高昌[23],即由今安西北走哈密到吐鲁番[24]。唐以后,又由吐鲁番北上至蒙古高原,直到8世纪阿拉伯势力侵入,“新道”一直都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通道之一。

(二)吐鲁番的重要交通地位

以上关于交通要道的论述可知,中西交通史上自汉至唐主要有“南道”“北道”“新道”三条大道,而吐鲁番(车师前国、高昌)是“北道”之起点、“新道”之终点和新起点。加上,“丝绸之路”由“南道”向“北道”的转移,吐鲁番人户增加,生产发展,商业繁荣,都促使吐鲁番地区成为中西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北史·高车传》载:“蠕蠕、嗽哒、吐谷浑所以交通者,皆路由高昌,掎角相接。”[25]《旧唐书·西戎传·焉耆传》载:“自隋末罹乱,碛路遂闭,西域朝贡者皆由高昌。”[26]

吐鲁番地理位置的重要,从统治者的重视也可见一斑。西汉以前吐鲁番为姑师国治所,西汉时期为车师前王庭治所,汉与匈奴曾“五争车师”。公元前48年汉元帝在此设戊己校尉。东晋初(公元327年)前凉张氏据河西,于此置高昌郡。历前凉、前秦、后凉、段氏北凉、西凉、沮渠氏北凉、阚爽政权、沮渠氏流亡政权八个割据政权,均以高昌为治所。唐贞观十四年(640)于吐鲁番置西州,又置安西都护府。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吐鲁番人口激增,成为凉州以西最大城市[27],吐鲁番在中西交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总之,吐鲁番地区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交通上又位居丝路要冲,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十分显著。这也决定了高昌必然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中原、中亚及北方游牧民族有着广泛的往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