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消费升级引发的消费革命
近年来,随着投资、出口的增长进入减速期,消费正在逐步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拉动引擎。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消费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新一轮消费升级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消费升级信号一:城乡居民收入高于GDP增速
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支出的不断增长,一定是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低于整体经济增速的前提下的。从当前变化趋势来看,自2010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从2015年到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31195元、33616元、36396元和39251元。随着降低社保缴费等政策的继续推行,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得以延续。
消费升级信号二:服务性消费增大趋势日渐增强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处于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的上升期,居民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增加,而商品消费增长相对缓慢。2014年至2016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教育、娱乐、旅游、交通等服务性消费的支出占比由35.7%上升到41%,上升了5.3个百分点,用于居住的支出占比也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用于商品消费(食品和服装)的支出占比由43.2%下降到36.8%,下降6.4个百分点。至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观念进一步从“占有商品”到“享受服务”转变,医疗、餐饮、家政、旅游等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带动了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8781元,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增长21.7%,家庭服务支出增长32.1%,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0.5%,包含旅馆住宿等在内的其他服务支出增长14.9%。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16年已降至30%左右;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是29.3%;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食品消费比重的降低意味着消费者对于可选消费拥有更高的购买力,为消费升级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GDP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后由于财富的积累和整体经济发展,可选商品的种类和范围变宽,将推动消费迎来新一轮升级。
消费升级信号三:商品消费向品质消费升级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到境外抢购日用品,而这正是我国居民商品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
以生活家电为例,居民品质消费趋势表现为:更加注重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生活智能化,如智能电视终端渗透率已达80%以上;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如居民在购买空调、冰箱和洗衣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如何节水、节电等功能;更加注重健康与卫生,如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按摩椅、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频频出现市场爆款;更加注重生活品位与艺术,如一体化的生活家电,智能手机的时尚、美感、颜色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时必不可少的考量元素。
再以食品消费为例。如今,我国方便面、碳酸饮料不但价格长期保持不变,销售也相对疲软,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需求正在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低层次需求,而是向营养、健康、新潮等高层次需求进阶。
通过对消费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目前正在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升级、消费投资已成为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在这一背景下,消费经济的新模式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而新的消费经济也必将引发一轮新的消费革命。
科技进步带来消费革命
仔细观察科技对我国消费经济的改变,就会发现其对消费升级的促进绝不仅仅是更多的消费金额或者更高品质的消费商品。事实上,科技为消费带来的改变更在于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被科技力量重新整合,消费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重置,产业链上的商业机构会基于全新的消费欲望构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从新科技推动消费的路径上看,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1)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消费行为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2)大数据的应用让商家更加容易完成对消费者偏好的捕捉,进而实现精准营销。
(3)先进的物流让消费行为能够落地,能从线上最快速地进入生活之中。
新技术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快速,这也为商业机构产生了提供更好产品、更好服务的新手段。可以预见,消费升级不是在局部发生的,而是全面的荡涤,我们甚至可以说消费升级正在演进为消费革命,因为所有的参与元素都在变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已经很难再去定义传统和新兴。
消费革命的趋势
“90后”“00后”逐步成长为主力消费人群,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注重品牌、品质,更关注服务及个性化,更习惯线上消费和超前消费。“游戏控”“二次元”等一系列时代标签也表明这些与科技进步共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人群,会更愿意接受新的消费场景,这也意味着新的消费偏好可能会变化得更快,这一偏好结合智能手机这种消费工具的普及,随时都会制造新的消费热点,当然也随时会有消费浪潮退去。
在消费行为上,我们将看到消费将更多地与内容相结合。从资本层面来看,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小米、京东,近年来都已经构建了自己的平台。这也意味着,未来消费行为可能是和内容体验相融合,人们可以一边欣赏内容,一边就为内容中展现的物品支付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