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Coadser A.等国外学者研究指出,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农村产权流转研究相对较多,比较注重农村产权流转中科技服务功能的运转与发挥。国内党国英、罗必良、叶兴庆等学者对农村产权流转的制度环境、研究手段、案例分析等进行了研究。陈清明、何秀芝、楼建丽等学者对江苏、上海、重庆等地的农村产权流转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马义华、谭荣、袁媛等学者对我国农村产权的流转中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选择路径。本课题组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梳理,大致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农村产权流转的范畴与现有主要政策制度研究;二是制约我国农村产权流转体制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产权流转制度探索的研究方法、现状调研与路径选择等方面。当前,在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功能的制度环境、科技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实现路径以及政策性建议等方面,还没有学者对广东区域进行研究,尚属空白。
本研究以广东农村产权流转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其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研究基于科技服务支持的农户产权流转的经济行为特征分析,同时分析制约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和管理功能有效运转的障碍性因素及作用机理。并对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模式与管理机制典型案例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其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科技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及实现路径,提出可激发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功能的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实现路径的对策建议。本项目研究拟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材料收集梳理、数据对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科技服务在广东农村产权流转中的作用现状进行调查,梳理总结其典型模式,重点采用逻辑递进的研究方法:一是对现状调查的描述进行定量分析;二是对制约发展的问题原因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因果解释;三是调研总结典型的案例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的研究框架见下图。

以往农村产权方面的研究,多围绕农村流转的形式、经验做法以及模式等方面展开,鲜有涉及从政策制度层面,对其制度环境的缺失或不足之处;以及从大数据应用层面,对产权流转运行模式、平台监管机制进行实证调研。本研究围绕国家、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热点问题,利用实证调研、大数据挖掘等多种社会科学和信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现状梳理的同时,全面系统地对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历史背景、市场交易现状、理论发展、现行管理和服务模式、大数据平台下的运作模式、存在短板等问题开展深层次调研,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探索今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战略和发展方向。本研究大致分为七个板块内容开展阐述:一是国内外农村产权流转理论;二是国内农村产权流转模式;三是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发展背景与理论、模式演变;四是大数据背景下广东农村产权流转典型案例分析;五是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短板分析与发展思路;六是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的科技服务机制与管理模式;七是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实现路径,以期为广东农村产权流转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提供案例与政策建议支撑。
本研究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在力推的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科技服务与管理工作为调研对象,对其服务模式、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研究基于科技服务支持的农户产权流转的经济行为特征分析,同时分析制约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和管理功能有效运转的障碍性因素及作用机理。并对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模式与管理机制典型案例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其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科技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及实现路径,提出了可激发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功能的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实现路径的对策建议,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一是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现状调研。以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广东农村产权流转中的科技服务与管理工作,作为本研究调研对象。对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中科技服务与管理现状,包括科技服务需求、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产权信息服务、风险评价、价值评估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情况,进行既全面又有侧重的调研总结;分析当前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二是基于科技服务支持的农户产权流转的经济行为特征分析。以省内农村产权所有者的主体之一——农户为研究对象,针对为其提供科技服务支持措施时所做出的经济决策行为进行调研,包括农户作为产权所有者的内生动力、流转意愿、制度环境约束、信息技术条件约束等方面;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农户视角的产权流转科技服务模式与管理机制建设。三是制约广东农村产权流转有效运转的障碍性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运用博弈模型和结构模型,对制约农村产权科技服务与管理功能有效运转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因果分析,定量判断各个主次因素对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和管理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四是广东农村产权流转典型案例分析。根据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与管理专项调研收集整理、总结得出的典型案例,对其科技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五是关于广东农村产权流转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实现路径的对策建议。根据拥有广东农村产权流转权利的所有者经济决策行为特征分析、障碍性因素分析结果和案例实证结果,综合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提出科技服务广东农村产权流转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管理机制、保障措施以及实现路径。
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始终以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以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为根本,以规范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在提升科技服务和完善管理机制中要紧扣“三变”改革主线,深化农村产权体制改革,以县级交易平台为基础,以市级交易平台为龙头,建立市、县、乡三级统一、规范、联动的功能全面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利用市场体系的多级平台开展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公开、透明、有序地发布农村产权流转的相关信息,规范农村产权流转和交易行为,防控交易风险,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和交易,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应为服务“三农”的非营利性机构,可以是事业法人,可以是国有资本出资组建的企业法人,依法组织各类农村产权交易,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市场风险。各市、县(区)政府要整合现有各类农村产权服务平台,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和区域联建。全面融合当前国内国际先进技术,依托局域网、政务网和互联网,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及相应数据库技术。农村产权交易、农业经营管理的建设应面向农业委局域网、政务网和互联网。由于局域网、政务网和互联网是采用“三网隔离”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系统应分别部署在“三网”上,系统之间采用离线方式进行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