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材料的检验与测试
一、检验与测试的目的
成衣生产投料前,必须对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物理、化学性能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材料性能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便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及材料的利用率。
测试内容有数量复核、疵病检验、伸缩率测试、缝缩率测试、色牢度测试、耐热度测试等。
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国家印染棉布标准GB411—432—78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测试,具体方法可参照规定;另一种是按生产工艺的模拟形式进行测试。
二、数量的复核与检验
(一)规格数量的复核
对原材料进行规格、数量的复核,是投产前的一项主要准备工作。这一工序一般在原料仓库进行,也有在裁剪车间进行的。规格、数量的复核,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纺织品材料复核
首先要检查出厂标签上的品名、色泽、数量及两头印章、标记是否完整,并按单子逐一核对,做好记录。
筒卷包装的材料,一般应该在量布机上复核;折叠包装的材料,应先量折叠的长度是否正确。
有一些按重量计算的原材料(如针织类面料)同时应该过秤复核,并按面料的单位面积重量(g/cm2)计算其数量是否正确。
核对门幅规格:在复核每匹原料长度时也要测量门幅。如差距在0.5cm以上者,应在原材料上标明,并点校后单独堆放,发料时应按最小门幅数发料。如差距在1cm以上者,同时该段布料的长度是门幅差的2倍以上者,可以冲断后按实际门幅计算,并应在每匹上注明幅宽和长度,整理后列出清单,提供给下道工序,以便窄幅窄用、宽幅宽用,做到合理使用、节约用料。
2.其他辅料的复核
首先核对品名、色泽、规格、数量等与实际是否相符。物件较小、数量较大的物品,如纽扣、裤钩、商标等小物件,可按小包装计数,并拆包抽验数量和质量是否与要求相符。
配套用的材料,要核对其规格、色泽和数量是否有短缺、差错情况,以便及时纠正。
(二)疵病检验
此工序又称验料。一般是指对纺织品材料的检验,主要任务是检查原料中的疵病(织造疵点、染整疵点、印花疵点等)。在逐匹进行检查时,发现有疵点的位置要作明显标记,以便在铺料划样时合理使用。
1.疵点的检验
根据原料包装的不同,分为两种检验方法。
(1)在验布机上进行验料:一般应用于圆筒卷料包装和双幅材料。验布机可以分窄与宽两种。其工作原理是,布料通过送布轴和导布轮的传送,让材料在毛玻璃的斜台面上徐徐通过,在毛玻璃的台面下装有日光灯,利用柔和的灯光透过布面,使其充分暴露疵点。验料者如发现色迹、破损、格子大小等疵点,随即作出记号,以便铺料划样时去残借裁(图3-2-1)。图3-2-1中①为布卷,②为导布辊,③为玻璃台,④为摆布架,⑤为滑车,⑥为送布轴。
图3-2-1 验布机
(2)台板检验:这种检验方法,一般应用于折叠包装材料。检验时应将布匹平放在检验台上,光线要柔和稳定,一般应设在朝北的窗口。检验者从上至下逐页翻看,发现疵点随即作记号。检验的标准可按照生产厂的企业标准或同类产品的部级标准和国家标准,并根据服装疵点允许范围和要求进行检验。
2.色差、纬斜的检验
在检验疵点的同时,应进行色差与纬斜的检验。
(1)色差:检验色差时,将坯布左右两边的颜色相对比,同时也和门幅中间的颜色相对比。相隔10m料,应进行一次这样的对比;整匹布验完后还要进行布的头、尾、中三段的色差比较。色差按国家色差等级标准评定。
(2)纬斜与纬弯:纬斜和纬弯是因纬纱与经纱不呈平直状态而影响外观质量的疵病。
纬斜一般指纬纱呈直线状歪斜(图3-2-2)。图3-2-2中A和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纬斜的程度。纬纱歪斜会使布料产生条格的歪斜和纹样的歪斜。
纬弯是指纬纱呈弧状歪斜。它的形状有弓形纬弯(图3-2-3)、侧向弓形纬弯(图3-2-4)、波形纬弯(图3-2-5)等。纬弯也造成布面的条格、纹样等歪斜变形。纬弯程度可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
图3-2-2 纬斜
图3-2-3 弓形纬弯
图3-2-4 侧向弓形纬弯
图3-2-5 波形纬弯
纬斜和纬弯可按服装疵点允许范围要求进行检验。
织物疵病分类详见表3-2-1。
表3-2-1 织物疵病分类
三、材料的性能测试
(一)伸缩率测试
织物在受到水和湿热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后,纤维从暂时平衡状态转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伸缩,其伸缩程度就是伸缩率。
织物伸缩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织物原料的特性及其加工过程的方法和处理手段。如在定形时强抻硬拉,可促使织物的伸缩率增大;又如经纬密度大小也同样会产生不同的伸缩率。一般经向密度大于纬向密度,那么经向缩率就大于纬向缩率;反之,纬向缩率大于经向缩率。
通过测试,可获得较准确的伸缩率数据,在板样设计中可作为长度和宽度缩放的依据,能够使成衣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所以,测试项目与成衣加工时的工艺有关。一般有以下几个项目:
1.自然回缩率
自然回缩率是指织物没有受任何人为作用和影响,在自然状态下受到空气、水分、温度及内应力的影响所产生的伸缩变化。在机织物中产生这种收缩的情况较多,在针织物中由于针织物是由屈曲的纱线缠绕而成的,故在剪切后,常因失去线圈的相互牵引而产生伸长,并且不同纤维组织而成的材料,伸缩情况也不一样。
测试的方法是:首先将原料从仓库中取一个包装中的一匹,测量其长度和门幅宽度,把量取的数据作记录,随后将整匹原料拆散抖松,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常温静置24h,随后进行复测,即可计算出面料的伸缩率。
2.湿热收缩率
在成衣加工工艺中,常用水浸、喷水、干烫、湿烫等方法对织物进行加工处理。由于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使织物产生收缩现象,其收缩率同未处理前的尺寸之比称为湿热收缩率。为了掌握这种收缩规律,必须对进行了这些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收缩情况进行测试。
(1)干烫收缩率的测试:干烫缩率是指织物在干燥情况下,用电熨斗熨烫,使其受热后产生收缩的程度。测试方法如下:
采样:在布匹的头部或者尾部除去1m以上(因开始织布时的张力有显著变动,要从头部除去数米),随后取50cm长的布料,除去布的两边道(因两边道的张力与门幅中部的张力有差异,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如针织物、静电植绒类织物两边应除去10cm),并记录好长度和宽度数据。
干烫温度条件:
印染棉布——190~200℃;
合成纤维及混纺印染布——150~170℃;
黏胶纤维印染布——80~100℃;
印染丝织品——110~130℃;
毛织物——150~170℃。
干烫时间:分别按各类温度条件,在试样上熨烫15s后,待冷却。
测试:待凉透后,测量试样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该织物的收缩率。计算公式为:
(2)湿烫收缩率的测试:湿烫收缩率是指织物给予水分进行熨烫所产生的收缩率。湿烫收缩率的测试方法,按工艺不同可分为喷水熨烫测试法和盖湿布熨烫测试法两种。
①喷水熨烫测试法:
采样:在离原料头部或尾部1m以上处,取长度50cm作为试样,并除去布的两边道。
湿润条件:在试样上用清水喷湿,水分分布要均匀。
熨烫条件:用电熨斗在试样上往复熨烫,时间控制在熨干为宜。
测量和计算:待试样凉透后,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计算收缩率。计算公式为:
②盖湿布熨烫测试法:
采样:与喷水熨烫测试法相同。
温度条件:与喷水熨烫测试法相同。
湿润条件:将一块去浆的毛白平布用清水浸透,并拧干备用。
熨烫条件:把湿布盖在试样上,按照温度条件,用电熨斗在试样上往复熨烫,时间控制在盖布熨干为宜。
测量和计算:待试样凉透后,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按湿烫收缩率的计算公式计算收缩率。
(3)水浸收缩率的测试:水浸收缩率是指让织物的纤维完全浸泡在水里,给予充分吸湿而产生的收缩程度。测试方法如下:
采样:方法与干烫测试法相同。
湿润条件:将试样用60℃的温水给予完全浸泡,用手搅拌,使水分充分进入纤维,待15min后取出,然后捋干,在室温下晾干(不可拧)。此项试验也可用缩水机进行测试。
测量和计算:测量其试样长度,然后计算收缩率。计算公式为:
3.常用织物收缩率
由于加工工艺流程的不同,各种纺织品的收缩率也不一样。下面所列各表是一些主要纺织品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收缩率,供选用时参考(表3-2-2~表3-2-9)。
表3-2-2 毛织物喷水或盖湿布熨烫收缩率
表3-2-3 棉织物喷水熨烫收缩率
表3-2-4 丝、化学纤维织物干烫收缩率
表3-2-5 丝织物收缩率
表3-2-6 化学纤维织物收缩率
表3-2-7 呢绒收缩率
表3-2-8 印染棉布的收缩率
表3-2-9 色织棉布的收缩率
(二)缝缩率测试
缝缩是指织物在缝制时,由于缝针的穿刺动作、缝线的张力、布层的滑动及缝线挤入织物组织的关系,使织物产生横向或纵向的规格变化。其变化程度可用缝缩率表示。
皱缩波纹越大,皱缩率越大。所以它对成衣缝制质量影响较大。缝缩率的测试方法如下:
采样:取经、纬向试样各6块(长50cm,宽5cm),在试样上按图3-2-6所示作标记,并做好记录。
缝制条件:将同向的两块试样重叠,按规定的缝制要求(即缝针、缝线规格、针迹密度和底面线的张力大小等),在不用手送料的情况下,缝合试样中间的直线。
图3-2-6 缝缩率测试
测量和计算:测定试样缝制前、后标记A、B两点间的长度(一般下层布料缝缩较大,故以下层布料作为评定对象)。取试样上三个部位的平均值,计算缝缩率。公式如下:
(三)色牢度测试
色牢度测试是对织物的一种化学性能的测试,也称染色坚牢度测试。目的是测试染色织物在穿着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各种外力作用时,着色织物对这些外力作用的抵抗性。由于外力作用的形式不同,测试的种类很多,有日晒、洗涤、汗渍、摩擦、熨烫、干洗、升华等十几个项目。按服装加工要求,色牢度的测试可选择与之关系较密切的几个项目,主要有熨烫色牢度和洗涤色牢度两种。
1.熨烫色牢度的测试
染色织物通过熨烫,有时会出现变色或褪色。这种变色、褪色是以对其他织物的沾色程度来确定的。测试分干法试验和湿法试验两种。在湿法试验中,又分为强试验和弱试验两种,而每种试验都以不同的温度分成5个试验。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试验的目的要求在这些方法中进行适当选择。测试方法如下:
采样:在需要测试的面料上,距离布边5cm处取5cm×5cm作为试样,共取5块(数量也可根据试验的要求和项目决定),再准备同样面积的白棉布若干块,作为沾色用。电熨斗的表面温度必须能够在120~200℃的范围内调节到要求温度±5℃的水平。电熨斗的自重按底面折算成织物承受压力为1.96~2.94kPa(20~30gf/cm2)。
试验温度:电熨斗的熨烫温度分为5级:A号—200℃,B号—180℃,C号—160℃,D号—140℃,E号—120℃。正负误差为5℃。
试验方法分干法和湿法两种。
(1)干法试验:将白棉布平铺于熨烫台上,然后将试样与白棉布正面相对复合,再将电熨斗温度调至规定温度,在试样上放置15s。然后将试样和白棉布按不同的温度编上号,并放在暗处4h后,与原样对比。按GB250—64染色牢度褪色样卡的规定评定其色牢度。
(2)湿法试验:分强试验和弱试验两种。
①强试验:将白棉布平铺于熨烫台上,在上面放上含水100%的试样,试样与白棉布的正面复合,再在其上面放上含水100%的白棉布,然后将电熨斗调至规定温度,在试样上放置15s,再按不同的温度编上号。
②弱试验:在熨烫台上铺上白棉布,将试样与白棉布正面相对复合,然后在上面放上含水100%的白棉布。再将电熨斗调至规定温度,在试样上放置15s,将染色布和试样布按不同温度编上号。
试验后将染色布晾干,与原样进行对比,按GB251—64染色牢度沾色样卡的规定进行评定。
2.洗涤色牢度的测试
染色织物的洗涤色牢度试验,可将试样与沾色布缝在一起,然后放在清水或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在机械或人工的搅拌下,按规定的时间和浸渍、洗涤条件试验后,观察其沾色程度。根据纤维种类和沾污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条件进行测试。
采样:在原料距头或尾部1m以上处,分别在门幅的中间和边道位置处,剪取5cm×10cm试样各两块(印花布类,应按花布的各种颜色取全)并取同样大小的白棉布与试样布正面复合缝住。
测试条件:用水温50℃加洗涤剂(无增白剂)或皂粉5g,浴比为50:1,浸渍时间10min。
测试方法:将试样放入洗涤液中,用机械或手工搅拌,也可将试样往复搓洗10次,10min后用清水漂清,随后晾干(如烘干,温度不可超过60℃),通过原样和试样褪色后的色差,未沾色白布和沾色白布的色差的对比,按GB250—64染色牢度褪色样卡的规定进行评定。
如作清水试样,可不用50℃温水,改用常温清水,不加洗涤剂,其他条件可按上述办法测试。
(四)耐热度测试
耐热性也称耐老化性。耐热度的测试,主要测试织物在高温加工条件下,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是否发生老化或损害现象,以鉴定织物的耐热温度。测试方法如下:
采样:在距离要测试的面料的头部或尾部1m以上处,在门幅的中部剪取10cm×10cm试样两块(印花布类织物,必须将各类颜色取全)。
温度条件:各类织物的试样温度不同。棉织物,190~200℃;丝织物,110~130℃;毛织物, ;150~170℃;合成纤维及其他混纺织物,150~170℃(试验温度一般高于工作温度10~20℃)。要求电熨斗的表面温度能够在80~200℃内调节。
工作压力:控制在1.96~2.94kPa(20~30gf/cm2)。
试验方法:首先把试样平放在熨烫台上,然后将电熨斗调至试验规定的温度,放置在试样上,静止压烫10s,待试样完全冷却后进行评定。
评定方法:主要通过目测和理化测试,鉴定其耐热和耐老化程度。
观察颜色:用目测评估,让原样与试样作对比,看是否有变黄或变色情况。
观察质地:是否有硬化、熔化、皱缩、变质、手感等质的变化。
检查性能:可通过理化测试方法,检验该试样是否仍保持原有的多种强度、牢度等物理和化学特性。
根据以上各项检验结果,评估该织物的耐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