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移动APP的应用发展与青年成长教育的变革

一、移动APP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早在移动通信事业发展之初,人们对于通过移动终端(通常指手机)上网便充满期待,然而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始终制约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开启。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iOS 10系统随之面世。2008年,谷歌公司发布第一款搭载Android 10系统的手机——HTC G1。同在2008年,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3G)公布,中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至此,中国正式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

而从2008年开始,随着技术与设备两大短板的补齐,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现象。2009年开始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来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多的软件资源(即APP)。用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APP,开发者向应用商店提交APP,并从APP的收费过程中获取分成。此后,APP的种类、数量、用户体验、用户黏度同样得到了飞速发展。

截至2017年11月,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APP在架数量为391万款。[1]移动APP已经完成了对娱乐行业、传媒行业、金融行业、旅游行业、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教育行业、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流通行业、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全面布局。经过短短几年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

另一方面,移动APP领域的垄断特征不断凸显。从下载数量、使用时长等关键数据来看,微信、QQ、支付宝、掌上百度等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背景的APP始终霸占榜首,而美团、嘀嘀打车、爱奇艺以及王者荣耀、“吃鸡”手游等热门APP也均有BAT投资控股背景,今日头条、抖音等后来居上则显示出头条系APP对于垄断市场的逆袭。而从入口级平台(拥有过亿用户,集成社交、游戏、新闻、购物、支付等功能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就是我们认为的入口级平台)来看,目前中国市场中真正的入口级平台产品为数不多,主要有微信、QQ、新浪微博以及今日头条。

二、移动APP的发展趋势展望

近几年,中国各类主流手机APP的用户数量和使用率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手机即时通信、搜索等APP稳步发展,而手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网上理财、网络直播、短视频等APP则呈现急速扩张态势。这一增度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然而从技术、市场以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APP市场的持续繁荣也必有终结之时,或被新的互联网技术标准取代,或面临市场泡沫破裂,或走向更广阔的互联网时代。

早在2012年,随着万维网联盟(W3C)正式宣布HTML5(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第五次重大修改)规范已经正式定稿,有人预测HTML5应用或将取代手机APP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HTML5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快,具有“一次设计,普遍适用”的特征,在整体产品体验上远远超出原生APP。然而技术上的不成熟以及市场表现一般,使得HTML5应用能否替代原生APP的话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充满争议。

APP市场的“一片繁荣”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令人唏嘘的真相。“生得快,死得也快”变成APP市场的恶性循环,数据显示在各类APP中,“打开次数为1次”的用户占比35%,“打开次数为10次”的比例仅有176%,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删除已下载的应用。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规模已接近饱和状态,APP产品的竞争和同质化加重,这也让APP产品的创新变得困难。BAT系APP主导市场,强者依托资源、财力和市场控制权,将会变得更强,而小门第APP想要突围会变得十分困难。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预测互联网应用领域也将迈入“三生万物”的时代。除了手机、手环、眼镜、手表,人们憧憬未来会有更多智能可穿戴设备,还有智能家居、智慧汽车、智能环境甚至是智慧城市。智能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很快会获得突破,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都会有长足进步。

三、移动APP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对社会运行的影响

从机遇角度而言,移动APP已作为部分领域的生产要素、管理元素,融入了生产、管理、销售的各环节,打通各个节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已开始从消费服务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从危机角度而言,移动APP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多为“烧钱模式”,如何产生持久盈利并与传统行业形成互利仍是移动APP的发展瓶颈,而这并非移动APP本身的革新所能突破。

(二)对高校运行的影响

移动APP已对高校的管理、服务、教育事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而高校系统并没有企业的市场嗅觉和反应能力,因此在移动APP的认识和建设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在互动社区建设上,高校BBS客户端开发落后于商业性即时通信、互动社区APP的扩张速度,甚至在课程、学生活动管理上,课程格子等APP也早已通过课程查询、活动发起聚拢了高校用户,凭着用户体验、用户福利等方面的优势削弱学生对传统管理组织的依赖性。教育方面,在线教育方兴未艾,成为了国内外各高校提升互联网时代竞争力的手段。

(三)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移动APP的发展极大促成了人们对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依赖。在移动APP全面深入发展的2011—2015年,中国人均上网时长由每周11小时增至每周26小时,不论是购物、社交还是办公、读书等活动均可通过手机完成。生活方式的改变既适应着现代社会的节奏,帮助人们提高效率、随时在线、扩展人际关系;同时也带来了适应性问题,如浅阅读、浅社交现象,甚至是低头族、拇指族等“现代病”。

(四)对思维习惯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使得“互联网思维”成为一门“显学”,人们越发认同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思想特质,成长于网络时代的青年学生也受到互联网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相比于前一代更加强调平等、自主、自由。另一方面,对多数人而言,移动APP相比于传统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用户体验”的提升,换而言之,是对用户中心主义、怠惰性的顺从。在此影响下,人们不仅因追求用户体验的完善而提高了生活、工作效率,也同样养成了懒人化、碎片化的思维习惯,从而难以专注于复杂、抽象事物,而经典学习、创造性工作往往需要主动、专注、抽象的思维习惯。

四、移动APP发展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启示

(一)“融入”的角度

与市场机构相比,高校在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落后,为“抢夺市场份额”、赢得高校师生的信赖,加快高校管理、服务、教育事业的移动互联网化十分必要。在用户需求方面,师生网友对于信息服务、教学辅助类的移动APP拥有较强需求,而校园购物、社交同样可以成为移动APP的建设方向;在技术开发方面,一般高校均开设了相关专业,而当前的青年学生群体中不乏对开发APP有强烈兴趣和高超技术水平的个人或团队;此外,校园APP建设不仅涉及技术、人才问题,同样还涉及高校各部门协同问题,如数据开放与共享、后期共同维护。基于以上考虑,北京大学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吸引学生及APP项目入驻,运营维护的“PKU Helper”移动客户端,提供校园信息“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固定用户逾2万人,在北大本科生中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节制”的角度

随着移动APP的迅猛发展,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由此产生了“过犹不及”的担忧。青年学生尽管拥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但是社会经验仍显不足,所受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也十分有限,由此造成了在信息处理上无法有效识别有益信息、处理过量信息等问题;在思维习惯上受到互联网应用表面化、碎片化的影响,专注、抽象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购物、娱乐、社交上则更易为资本营销所吸引。为此,北京大学开设了《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教育》课程,展开专门的网络素养教育。为应对“浅阅读”的挑战,工作室开展了“新青年·享阅读”读书沙龙项目,定位于小型高端学术讨论,通过控制规模和人数、倡导深度对话与交流的方式,来保证“深阅读”的实现,在线下也同步针对“手机依赖症”策划推出了“脱机自习”活动。

(三)“创造”的角度

青年群体是全民互联网时代的中坚力量,为培养出引领未来的青年学生,重视并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高校育人事业的重要目标。在目标规划层面,有别于市场组织,高校应侧重发挥自身的智力支持、团队管理和协同服务职能,如开设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业辅导等课程,为相关学生提供项目孵化、试验甚至是试错平台。在理念指导层面,高校需结合自身文化思想传统,着眼社会发展变迁,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培养自主创新创造精神。在机制建设层面,2014年底,在实践探索和理论酝酿的基础上,北大进一步推动顶层制度设计,正式成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工作;同时创新网络育人的形式和途径,同步建设“北大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在实践操作层面,工作室接受“网教办”(青年研究中心)指导,但在实际运作上则依托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一定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团队;为进一步聚拢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力量,“网教办”推动成立了北京大学网络新青年发展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项目资助、交流研讨、活动运营、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支持,以团结、带动更多青年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共同成长。而在教育创新层面,网教办倡议从“新青年”精神中弘扬青年群体自主、自由的精神传统,从王选精神中吸取青年群体创新、创造的时代养分,通过理论建设和系列项目诠释“北大新青年”精神,培育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创造性,弘扬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全面成长的教育理念。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