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蓝皮书(2019)](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26/30918526/b_30918526.jpg)
二、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一)全国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
全国大数据发展逐步形成了以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引领,多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3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如图2-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1_1.jpg?sign=1739983698-wAw2Nyv3pp5UvKgqwhx8IXLS0NLpZApO-0-c74cf9737e4962b5ce6c550dd7a3fb0a)
图2-2 2019年各省、市、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指数
1.各省、市、自治区发展阶梯分布特征明显
从图2-2中可以看出,各省、市、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排名首位的广东省,其指数为57.19,排名末尾的西藏自治区,指数仅为4.67。从指数分布来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集团。第一集团由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福建、四川8个省、市组成,这些地区的总指数均高于30,大数据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省市间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广东省总体优势较为突出,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和北京市。第二集团由贵州、安徽、湖北等9个省、市组成,这些地区的大数据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指数在22~30之间,省市间的差距相对较小,竞争较为激烈。第三集团由河北、湖南等14个省、自治区组成,其指数均小于22,表明这些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需积极借鉴领先省市的发展经验,加快追赶步伐。
2.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随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的推进,贵州省、京津冀、珠三角、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以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以优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为支撑,不断提升其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成果。10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日渐凸显,在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中总体占比达到39%,除内蒙古之外,其余省、市均位列综合排名前20,广东、北京、上海、贵州在综合排名前10中占据了4个席位,如表2-2和图2-3所示。
表2-2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2_1.jpg?sign=1739983698-qqytjZcwc92akWEI1CUYSdLwRm4NoekO-0-0706353769be467fdc074ddc926f3b3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2_2.jpg?sign=1739983698-SyNjjAZ5kPN17XebHT0EZIeZYw4AQbin-0-1f0d8e8ce89aae7289f252d7db0fb776)
图2-3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发展指数在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中的占比
3.区域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四个集聚发展区,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集聚特色。京津冀区域以北京为引领,北京大数据发展指数高达45.18,在北京的带动下,天津、河北大数据发展也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该区域大数据发展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珠三角地区则主要以广东为依托,广东大数据发展指数为57.19,处于全国首位。广东周边其他省份大数据发展水平距广东仍有较大差距,大数据发展集聚程度虽低于京津冀地区,但也相对较高。长三角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其中上海以41.06的发展指数位列长三角地区榜首和全国第3,江苏、浙江、山东大数据发展水平也处于全国第一集团中,该地区大数据发展集聚程度居中,呈现出互相协同,促进发展的态势。中西部集聚区则以重庆为中心,包括重庆、四川、湖北、陕西和贵州5个省市,该地区四川、贵州发展水平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省市间的差异不大,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二)分区域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
从总体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最高,大数据发展总指数达到364.13,占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的46%;西部地区紧随其后,总指数达到221.33,在全国总指数中占比达到28%。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大数据发展指数分别为138.69和58.82,在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8%和8%,如图2-4和图2-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3_1.jpg?sign=1739983698-UIMWJAHN7QOeXXTAYRNrAi9e9qBlkNvE-0-8397d73475e8a7135feb4bc0ff3072da)
图2-4 分区域大数据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4_1.jpg?sign=1739983698-v9XoywrlkrQvGYKQwLJGCd4jXkJKtUjZ-0-3fb5e250b40cc3dabe651a541b274987)
图2-5 各区域大数据发展指数在全国总指数中的占比
1.东部地区:成为大数据发展的前沿地带
东部地区涵盖了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3个大数据集聚发展区域,其大数据发展基础良好,整体发展水平较高,走在全国的前列。东部地区多数省市大数据发展指数普遍较高,占据全国大数据发展指数前10名的7个席位,如表2-3所示。天津、河北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18位。海南发展速度略慢,但随着珠三角集聚区域的发展,未来整个东部地区都将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引领我国大数据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表2-3 东部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4_2.jpg?sign=1739983698-WHr7S98e3dydUVldLGkGzMCdZMQMOUgb-0-cb6437a6b3ec400980e20c9695730fdb)
2.西部地区:川黔成为西部地区“排头兵”
西部地区包括贵州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3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四川省、陕西省两个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基础雄厚的区域,以及新疆、广西、甘肃、云南等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西部地区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仅次于东部地区,占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的28%,四川省、贵州省更是跻身全国排名前10,成为西部地区大数据发展的“排头兵”,如表2-4所示。其中,四川省大数据发展指数达到32.02,位列全国第8,贵州省以28.49的指数位列全国第9。随着四川省、贵州省等大数据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成为与东部地区比肩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表2-4 西部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5_1.jpg?sign=1739983698-55FSvkGHYADLSjUfFL3KYe7z4wX2ulV1-0-7866db4be82a16b2f91dddfefa92924b)
3.中部地区:安徽成为中部地区“领头羊”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腹地,被东部的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西部的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环抱,包括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等省份。安徽省得益于较大力度的技术研发创新投入、人才培养,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以淮南、宿州大数据产业基地为两翼,各地多园区共同发展的大数据布局,大数据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指数达到27.23,位列全国第10,成为中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如表2-5所示。湖北省依托良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基础,其大数据发展指数达到26.85,紧随安徽省排名第11,中部地区排名第2。河南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地区,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发展,但受技术研发创新投入不足、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相对较低等因素制约,其大数据发展指数为25.53,位列全国第12。江西省大数据发展指数为22.00,位列全国第17,与接壤的安徽省和湖北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表2-5 中部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6_1.jpg?sign=1739983698-rao8YfZD5wQ1ps7mrWaW5NcVktmQGI3d-0-0d5271387a7647573d072276a657e5af)
4.东北地区:辽宁成为东北地区中坚力量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3个省份,其中辽宁省大数据发展指数为24.91,位列全国第13,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大数据发展指数分别为17.27和16.64,分别位列全国第22和第25,辽宁省成为东北地区的中坚力量,如表2-6所示。辽宁省沈阳市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发展相对较快。自2017年沈阳市启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始,沈阳市不断加快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条,不断深化大数据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并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浑南区、沈北新区、铁西区等地的大数据产业带,打造2~3个大数据示范园区,实现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引领带动相关产业7000亿元,建成国家级工业大数据示范基地的一系列目标。相对黑龙江、吉林等地区,辽宁省具有更加优厚的发展条件,随着沈阳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辽宁省大数据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表2-6 东北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7_1.jpg?sign=1739983698-1H9ln89QrRvN2jtgwdGm7wEbBg7DbwHN-0-1ce8f01a94a3131951f66529e8394b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