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耳压技术

耳针技术,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郭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刺激耳部穴位(图1-8)可以防治疾病。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常采用耳穴压豆法,即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

儿科常用于:原发性遗尿(遗尿)、多发性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功能性腹痛(腹痛)、夜啼等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0.5寸短柄毫针、图钉型揿针及王不留行籽等。耳穴压豆材料有多种,其中王不留行籽因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而多用。

(二)基本操作方法

在耳穴上寻找反应点,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伏,预防感染。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即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img

图1-8  耳穴

(三)选穴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 如腹痛选腹。

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 如“心主神志”,多动、抽动多选心、神门穴。

3.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如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

二、禁忌证

1.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变,如冻疮破溃、感染、溃疡及湿疹等,应暂停治疗。

2.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或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宜用较强烈的穴位刺激方式(如割治、放血等)和过强的毫针手法。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针眼发红、耳部胀痛,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

2.有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耳针慎用或暂不用。

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

四、适用的常见儿科疾病

(一)原发性遗尿(遗尿)

【适宜证型】

1.肾气不足证 睡中遗尿,小便清长,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腿疲软,蜷卧而睡。

2.脾肾气虚证 睡中遗尿,白天尿频,面色少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易感冒。

【穴位】肾、脾、肝、三焦、膀胱。

【操作】在以上耳穴上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二)多发性抽动症

【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

【穴位】皮质下、神门、心、肝、肾。

【操作】在以上耳穴上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

【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

【穴位】心、肝、肾、神门、交感、脑点。

【操作】在以上耳穴上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四)功能性腹痛(腹痛)

【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

【穴位】胃、脾、小肠、神门、交感。

【操作】在以上耳穴上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五)夜啼

【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

【穴位】心、肝、脾、脑、神门、交感。

【操作】在以上耳穴上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参考文献

[1]奚永江.针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吴杞,欧阳颀.图解耳穴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温木生.耳穴贴压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