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域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理论与实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论域

1.2.1 当前研究局限

目前国内外对于跨学科研究的探讨是较为广泛的。国外对跨学科研究分析得比较深入,关注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如何积极高效规划跨学科研究(Clark, 1983; Klein,1990; Vest,2005; Sá,2008; van den Besselaar & Heimeriks,2001;Amey & Brown,2005; Cobo,2005)。国内主要侧重于对国外跨学科研究的成功经验进行介绍和借鉴,对国内跨学科研究的实施情况及困境进行分析(刘仲林,1990;郭中华,黄召,邹晓东等,2008;张炜,邹晓东,陈劲等,2002;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等,2003;厉海鸥,2008)。

大学跨学科研究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课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均对其展开了广泛研究,但是,在研究内容上,多是对大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动机、大学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究竟是哪些影响因素在起关键作用,缺乏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在研究层面上,基本停留在问题对策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研究基于现状认识的陈述和经验观点的总结,缺乏深刻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如何提高跨学科科研生产力,使得跨学科研究在大学中更为有效地开展,国内外学者对此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分析大学跨学科研究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是当前研究的严重不足。

1.2.2 研究问题廓清

作为一个知识中枢,大学在人类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大学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跨学科科研生产力,使得跨学科研究在大学中更为有效地开展,成为协同创新情境下人类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课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完成这一课题,既需要不懈的实践探索,又需要构建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本书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知识的新生产理论、科研生产力理论,通过理论演绎、内容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这一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具体而言,本书的核心目标主要聚焦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协同创新视域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如何?

问题2:如何构建协同创新视域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机制模型?

问题3:在现有的问题情境中,如何促进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