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机理研究: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1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兴起,以跨境电子商务为研究主题的相关学术讨论在国内外盛行开来。相比国外研究,我国文献的研究内容更侧重于找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缺点是缺乏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节的定量研究。石建斌(2008)通过对中越科技贸易网的研究,提出网上科技贸易具有多语种网站的特色,是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4]刘娟(2012)提出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针对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提出了物流服务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开展。[5]陈剑玲(2012)研究并提出了跨境电子商务纠纷中,消费者纠纷的争议解决办法。[6]曹淑艳等(2013)通过调查指出,2013年我国物流的发展已成为制约跨境B2C(Business-to-Customer,以顾客为起点的顾客对企业模式)发展的瓶颈,针对第三方物流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7]汪文进(2013)通过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与外汇方面的研究,提出为了防止外汇资金异常流出,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条款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监管机制。[8]薛源(2014)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总体发展缺乏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呼吁政府应重视制定适用的法律,尽早设计我国争议解决体系整体框架,并应用于国际贸易当中。[9]

国外的学术研究开展时间比中国更早一些,其研究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多使用定量分析与假设模型的方法开展研究。其优点在于有针对性,能够建立起可改进的系统的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体系;缺点则在于缺乏理论创新的灵活性,不能为政府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Thoen和Tan(2000)使用一般信任模型设计了跨境电子商务增值服务体系。[10]Teltscher(2002)认为2002年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的份额还很小,国家当时实行的免税政策会对自身造成较大的财政损失。[11]Ramsey (2003)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指出跨境电子商务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机会,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研究了电商企业对研究结果的认同度。[12]Sinkovics等(2007)对德国100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基于互联网的“文化联盟”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因此,文化采纳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并不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13]Cho(2010)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的地区便利性对消费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可感知的风险作为中介变量,找到了影响消费者选择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三大主要因素: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以及诚信。[14]Asosheh等(2012)针对B2 B跨境电子商务中使用的电子文档管理问题建立了三要素模型,为企业的有效管理提出了建议。[15]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跨境电子商务文献研究可以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跨境电子商务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假设出发,验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各环节对企业整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例如,王格格等(2015)主要针对政府政策对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影响,为企业提出了相应对策[16],梁兴众(2015)对宁波地区三万多家外贸公司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宁波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种科学办法[17], Wang(2014)进行了跨境电商企业的SWOT分析(态势分析),为中国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提出了有益的建议[18]。第二类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保护与受益为出发点,讨论如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例如,张丽娟(2015)通过案例法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分析了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客户体验的主要因素[19],陈剑玲(2012)探讨了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争议的有效解决机制[6]。第三类以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对国家对外贸易的贡献程度,例如,Terzia(2011)的研究表明电子商务可以提升国际贸易进出口数量,跨境电子商务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升级[20],上海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14)详细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中国对外贸易产业链布局的深刻影响[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