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少年与青少年文学
“青少年”在我国是一个相当晚近的概念,它显然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即便在现代汉语中,它也还没有充分词化,明显带有词组的痕迹,是“青年”和“少年”的合成词。根据《辞源》,“青年”一词至少在唐朝就出现在文献中,有歌曰:“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青年对芳月。”“少年”一词出现的时间更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有趣的是,到了近现代,“少年”一词和“青年”一词年龄所指还是很难明确区分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名句:“少年强则中国强。”从文章内容看,文中反复出现的“少年”一词,显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少年儿童”的含义,它的实际年龄所指与今天人们常用的“青少年”范畴更为契合。然而,无论在2006年版《辞源》,还是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的《新华词典》和1979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入“青少年”这个词条。
“青少年”一词在中国常常被看作“青年”和“少年”的合成词,人们在使用这一词语时,也往往是指这两类人群或者是他们的总称。但“青少年”一词在英语中却有一个充分词化的独立单词,即adolescent(指人)和adolescence(指青少年时期),来源于拉丁词adolescere,意思是“长大成熟”。根据《21世纪大英汉词典》,这两个词出现在英语中的具体时间是在1475—1485年。而child/children(儿童)和youth(青年)都是古英语,早在公元900年以前就出现在英语中了。可见,“青少年”这一概念及其词化过程在西方出现的时间远在我国之前,这和中西方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不无关系。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生阶段的细分是人类自我认知的升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社会语言学研究早有定论,一种文化对某一事物的观察越精细、越深入,在价值上越看重,这种文化关于这一事物的语汇就越丰富。比如马作为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和财富象征,对中国古人的意义是远超今人的。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对马的观察和细分也是远超今人的。反映在语言上,古汉语中的小马叫“驹”,老马叫“骥”;母马叫“”,公马叫“骘”;劣马叫“驽”,光是强壮的马就有“骏”“”“骦”“”“骄”等叫法。根据马的毛色,甚至不同身体部位的毛色,还有几十个专门词语,比如“骢”就特指青白杂色皮毛的马。同理,随着人们对自身成长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生成长阶段的内部细分也在不断发展。“青少年”作为一个需要独立标记的人生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动因可以在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找到存在的理据。认知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可能把他们和别的年龄段社会群体混为一谈,进而忽视甚至压制他们的合理诉求,同时也可能导致我们为他们提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产品出现错配。比如,我们总是习惯于拿一些适合低龄儿童的寓言和说教去指导青少年成长,殊不知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认知水平早已超越了对童话故事的认同,他们最反感的就是成年人总把他们当作儿童看待。这就对青少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章在定义“青少年”这一概念后,进一步界定了“青少年文学”的内涵,细致辨析了“青少年文学”和“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的区别,讨论了青少年文学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