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家主权的现状与未来

当今世界,国家主权受到科技进步、相互依赖、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国家主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本节将介绍国家主权的现状与未来。

一、国家主权的现状

在历史进程中,国家主权既不断变化,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化已对国家主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家主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是国家主权受到影响的原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加强全球联系、促进世界日益相互依赖的根本原因。可以想象,没有科技发明和创造,人类还会生活在彼此相互隔绝、相互分离的状态之中。二战以后,自然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等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各种发明创造超过了前两千年的总和。人类已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革命,密切了国家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航天飞机的升天,使人类第一次在外层空间观测地球,人类不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加速了其自身的全球化过程。现在许多国家的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国际性的科技合作活动。其合作形式多样,有的相互提供科技信息,有的互派科技人员进修,有的进行共同开发。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提出了大型的科技发展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尤里卡计划”都是跨国的科技合作计划。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迅速增长并变得相互依赖,国家间关系因此更加紧密,世界各地出现了更为明确的产业分工。发达国家因掌握了高新技术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型工业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原料或燃料的供应地。这一发展的结果是,离开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顺利发展。1973年,六个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共同提高油价70%,结果造成了1974—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交流和人类理想等方面已变得相互依赖了”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林茂辉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2.全球相互依赖是影响国家主权的基本条件。只有国家之间产生了联系,特别是这种联系达到互相依赖的程度,国家的主权才可能受到影响。第一,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使国家的经济主权削弱成为可能。二战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推进。曾经拒绝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中国现正大力推行市场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得以更加迅速发展,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各国经济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依赖。目前,全球各种跨国公司达3.7万家,其海外子公司达20万家,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的50%,技术转让的75%,技术开发费用的90%。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使民族国家的经济疆界被打破,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削弱成为可能。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和主要操纵者,当资本的全球化与国家的传统边界相矛盾时,跨国公司就会想方设法使国家主权从属于资本扩张。所以当民族国家的主权与跨国资本的利益要求发生冲突时,要么民族国家的政府自愿让渡部分主权,允许全球资本享有特殊的政策待遇或制度环境,以吸引这些国外资本;要么跨国公司直接插手国家内部事务,强制性干涉国家主权。无论上述那一种情况,都表示着国家主权对跨国公司在某种程度上的让步。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第二,政治上的相互依赖有可能影响国家独立行使对内对外决策权力。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自主权利会受到各方面的严重影响。南非是20世纪90年代唯一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根据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是,国际相互依赖使这种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挑战,南非因此受到集体制裁,并在1994年4月举行不分种族的大选。相互依赖使国家的对外政策受到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二战后,日本的实力显著增强,其军国主义也有所抬头。但日本对外政策一直受到美国、东盟、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制约。否则,日本的对外政策朝何处发展很难预料。

第三,文化上的相互依赖使国家文化自主权受到削弱成为可能。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将什么思想作为本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由该国自己决定。但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反对各种文化的自我孤立,反对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排斥而人为阻碍这一趋势的向前发展。融合是一个总的趋势。“不同的文明在交会中总免不了相互排斥和相互吸引。相互排斥表明文明含有不易改变的个性,相互吸引则表明文明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因此,在历史进程中,一成不变的文明是没有的,在同一时期内全然改观的文明也是不可思议的。”“多元文明程度不同的、不同层次的‘共存’、‘交流或融合’,才应是人类文明史的大趋势。”王缉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目前,许多国家之间均签订有定期的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就反映了这一趋势,但同时也导致了国家文化主权受到影响的问题。

3.国际条约是影响国家主权的法律依据。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家之间为了某一目的而签订的国际条约成为国家主权受到影响的法律依据。在没有签订国际条约之前,虽然国家主权由于某种因素而受到影响,但国家仍然保持着其内外决策权力,因为代表该国家的政府若采取适当的措施收回其被削去的主权是合法的。如果某国签订了某一国际条约而受其约束,该国的某些自主权就受到影响,这时该国收回那些被削去的权力或权利,则违反了自己承诺的国际条约,其行为必然会受到至少是其他签约国家的反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发展比较快,但其困难也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些国家担心其主权受损而迟迟不愿加入,结果影响了一体化进程。英国在欧共体成立之初拒绝参加欧共体,其主要原因是英国不愿让其主权受到一体化条约的限制。根据欧盟首脑会议签订的《阿姆斯特丹条约》,1999年1月,欧元成为欧盟的统一货币,这对其成员的经济自主权的削弱是毋庸置疑的。

4.国际组织是影响国家主权的现实基础。国际组织尤其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建立意味着国家主权的让渡。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成立后,经常干预其成员的事务,使国家主权受到重大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标志着对国家主权的强制性外部干预。一些涉及国家主权本质的联合国决议或裁决也开始发生实际效力。如联合国对伊拉克等国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突击检查,以及关于东帝汶问题的一系列决议和一系列实际行动等,表明传统国家的主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特别是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专门机构,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欧的市场化过程中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负责人甚至声称“它将根据裁军方面的举措决定受援的数额;它定期公布根据它的尺度衡量出的各国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这一切使得它越来越像一个‘世界政府’”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还有一些地区性组织也在影响着其成员国的主权。如欧盟将成为一个真正的超国家,全面控制、侵蚀成员国主权。国际组织权力的加强与国家主权的削弱是同一个进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第39页。

此外,霸权主义、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等也影响着国家主权。一国的霸权意味着其他国家主权的受损。国家主权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全球化进程对民族国家的制度、传统、文化、价值产生了强烈冲击,甚至直接影响到国民的身份和利益。你是法国人、欧盟人、印尼人、东盟人,还是地球人?人们的身份不再是唯一的,人们效忠的对象也不再是单一的国家。

二、国家主权的未来

民族国家主权受到了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民族国家在国内和国际政治生活中仍处于核心地位,国家主权的基本功能并未消失。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主权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的政治传统,在推动市场化或全球化的过程中,主权反而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加强,以至出现了“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和“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国家认同仍然是最重要的政治认同,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国家仍然是人类根本的政治归属,也仍然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效忠对象。同上书,第47—50页。

国家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时代对内对外同时分流,越来越多的非国家组织开始分享原来属于国家的主权。然而,这一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主权国家的国际地位。任何非国家主体均不足以与国家相提并论。国家仍然牢牢地控制着立法权、创制权、战争权、外交权、移民权、警察权和武装力量使用权等主权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即使有些组织开始染指其中一些权力,也远不能够与国家相抗衡;即使一些区域部分地实现了超越国家的立法权和防卫权,如欧盟和北约,但从总体上说这些主权仍主要由相关国家所控制。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第46页。这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主权必然发生变化,其核心是不断削弱的主权性和日益加强的全球性之间的矛盾,现代国家受到全球化的限制。国家的权力有所削弱,国家的一些功能会出现某些变化和调整。主权未来的发展将反映这些变化,主权国家将从以国家利益为主向兼顾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平衡的方向转变,从以政治为中心的主权向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多元主权转变。国家主权在可见的将来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主权国家时期,国家主权必须受到尊重。刘胜湘:《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110页。

延伸阅读 分析国家主权的多重视角

一、西方的主权研究历史及现状

西方国家主权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绝对主权论阶段,主要从国内角度阐述主权;第二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二战结束,是反国家主权理论的兴起阶段;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主权观。

(一)近代国家主权论

近代国家主权论包括“君主主权论”、“议会主权论”和“人民主权论”,近代国家主权论的特点是强调主权的绝对性。“君主主权论”的主要代表是博丹、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等。强调君主主权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割据,其观点为欧洲民族国家摆脱神权统治提供了思想依据。

近代系统阐述议会主权的是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议会主权”指一个国家中的议会是国家主权的承担者。洛克认为,社会中最高的立法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立法权属于议会,而议会是受人民的委托而掌握这一最高权力的。洛克的“议会主权论”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标志着主权理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赵少群:《国家主权述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66页。

法国思想家卢梭是人民主权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主权是国家中所有成员共同意志——“公意”的体现。“公益”与“私意”和“众意”不同。作为“公意”的主权至高无上,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可代表。对主权的唯一限制是“公意”,主权者必须以共同体的利益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比“议会主权论”更为彻底。

(二)反主权论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国家主权。他们认为,主权是战争的祸首,要消除战争必须抛弃主权。法国法学家狄骥认为,主权会导致战争。主权与国际法是相互排斥的。在国际关系领域,应该用国家协作观念代替主权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权力国家观念”和“协作国家观念”之间的战争。要消除战争,必须排除“权力国家”的极端观念,废除主权观念。肖佳灵:《国家主权论》,第13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这引起了学者们对国家主权理论的思考。法国政治思想家雅克·马里旦宣称,人们最初就误解了博丹的主权理论,博丹并没有主张一个超然一切的主权者,而是主张一个在上帝之下的主权者。主权意味着极权主义和绝对主义,主权的绝对性是实现持久和平、民主自由以及国际法有效实施的障碍。同上书,第145页。

(三)新国家主权观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区域化、民族化三大趋势并行发展,主权国家的生存环境面临新变化。主权国家要面对国家利益、区域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的冲突,要应对跨国问题对国家传统管理思维方式的挑战。主权观念再一次受到了来自西方学术界的质疑,对主权理论的挑战则主要来自全球化理论。肖佳灵:《西方对主权理论三次挑战的实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44—47页。国家主权崩溃论、世界主义论、国家主权多元论和国家主权持久论等纷纷出现。国家主权崩溃论认为,传统的国家主权已开始崩溃,国家主权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观念。世界主义论认为,全球化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世界主义”时代,主权开始让位于人权。国家主权多元论则认为,国家主权正在多元化,向上被转移到国际组织,向下被转移到了地方和社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国家主权持久论,这一观点认为,国家主权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会长期存在。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人民主权、领土主权、主权独立和主权平等主权观念。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核心是主权独立。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国又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这是中国主权思想的一个重要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并顺利解决了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国内学界对主权问题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权的基本内涵。有人将学界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类与归纳,并认为存在五种类型:基本内涵说,强调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属性及其表现;充实进化说,强调从动态角度看待主权内涵及其变化,特别是当下主权的“层化”现象;新主权说,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考察国家主权以及主权的发展;文化主权说;信息主权说。信息主权并没有成为国内学者争论主权内涵时的主要变量。王军:《国内国家主权问题研究综述》, 《国际论坛》2004年第3期,第21页。

2.主权与全球化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界开始探讨全球化问题,不过探索主权与全球化关系的并不多见,1998年以后,国内有关主权与全球化的关系的讨论才多起来,重点研讨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制约。学者们基本认同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形成的冲击与挑战,出现了“主权加强论”、“主权让渡论”及“主权持久论”等。

3.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国内学界关于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论述侧重于对西方主流人权观的批判,诸多学者主要着力于反驳西方的“人权高于主权”观。例如,中国人权研究会编写的《论人权与主权——兼驳“人权高于主权”论》一书旨在集中批判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抨击新干涉主义。中国人权研究会编:《论人权与主权——兼驳人权高于主权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另一些学者侧重于全球化背景下主权与人权关系的考察。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主权的功能重心发生了转移,而人权则形成了国际认同,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主权与人权在理论上的冲突,而从实践上来讲,两者之间的冲突则来自人权的泛工具化。阮建平:《全球化进程中的主权与人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的挑战。在此问题上,有学者以全球化为背景来透视发展中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扩张,必然会侵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主权;另一种观点侧重于论证跨国公司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应对主权挑战的方案,认为一方面必须坚持以主权为本;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更大的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应该进行自主限制,坚持主权与自主限制的辩证统一。陈安国:《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挑战》, 《学海》2000年第1期;刘建伟、张思锋:《西方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削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俞正樑:《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当代选择——中国对外战略问题思考之一》, 《复旦学报》1998年第1期。转引自王军:《国内国家主权问题研究综述》, 《国际论坛》2004年第3期,第23页。

中国学者在探讨主权问题时,中国特色非常明显,缺乏深层次的学理层面探讨,“挑战—应战”模式随处可见。在主权与全球化关系上,国内学者之间不同意见的文章尚可以找到一些,也可以归纳不同的观点。但在主权与人权关系上,学界几乎是同一说辞,然而并没有清楚地阐释两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和隐含的争论。王军:《国内国家主权问题研究综述》, 《国际论坛》2004年第3期,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