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互联网+”背景下杭州丝绸女装产业特征与现状
(一)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特征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对传统的工业化思维进行颠覆,消费者反客为主,拥有了消费主权。作为两千多年来人类文明基石的思想体系将面临新的挑战,人类正迎来消费平等、消费民主和消费自由的消费者主权时代,整个供应链条上的各个角色,如品牌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权力在稀释、衰退甚至终结。在消费者主权的大时代下,消费信息越来越对称,价值链上的传统利益集团越来越难巩固自身的利益壁垒,传统的品牌霸权和零售霸权逐渐丧失发号施令的能力。话语权从零售商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通过自媒体,建立和强化了这种自主权。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未来全球消费者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开放架构正在形成。这一权力重心的变化,赋予每个消费者改变世界的力量,企业必须主动邀请顾客参与到从创意、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价值链创造中来。
(二)“互联网+”背景下杭州丝绸女装产业现状
截至2015年,杭州共有规模以上丝绸企业67个(不包括丝绸服装企业,下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8650人。2015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1.07亿元,同比增长49.2%;工业销售产值70.04亿元,同比增长51%;出口交货值22.28亿元,同比增长64.4%;主营业务收入69.33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利税总额4.25亿元,同比增长46.7%,其中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9.2%,全年丝绸工业发展态势良好。浙江丝绸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0%,年贸易额达13亿美元。2015年,杭州市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282.57亿元,占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的14.62%(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占比为14.9%),实现利税24.59亿元。
浙江省将时尚产业列为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201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时尚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丝绸产业列为历史经典产业。在过去10年,作为省会龙头城市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的杭州,曾提出“中国女装看杭州”的战略及一系列的政策,从具体实施成效看,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杭州具备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具有深厚的丝绸文化基础,作为一个未来国际化的都市而言,其丝绸文化和时尚产业将是代表东方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文化符号和产品,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当下,杭州时尚产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正面临新挑战,如何嫁接互联网实现杭州丝绸女装产业重构与升级,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三)杭州丝绸女装都市型时尚产业
都市型产业是为主体城市运营提供生活资料和配套服务的产业,它具备以下特点:无污染、低能耗物耗、环保;满足城市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城市运营提供配套服务;属劳动密集型或智能型,并具有集聚效应;能克服城市地价上涨因素,占地面积少,与城市长期相容共存。都市型时尚产业是以时尚创意为领衔,以服装加工、面辅料供应为支撑,结合化妆品、首饰、皮革包袋和配饰加工业,以展览业和信息咨询为纽带,以新闻传播、出版为推广媒介,以高档时装、高级成衣为主导,以时尚推动零售市场,促进国内外贸易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都市型产业。都市型时尚产业运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运营集约化、经营国际化、产品高档化、沟通信息化、作业专门化、市场多元化,而杭州丝绸女装时尚产业嫁接电子商务,体现了“时尚之都”和“电子商务之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