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线上购物的持续崛起

这是一个新消费群体不断成为市场主宰的时代,他们对于网购的操作具有原生性的需求和熟练程度,他们对于把时间节约出来做别的事情有明确的诉求。抱有明确目的性的线下购物意味着耗时耗力,并且可选项不多,对他们来说,线下购物更具有休闲娱乐的性质,而线上购物不仅节约时间、节约体力,而且选择的自由度也是空前的。

线上购物的市场规模将是一个持续崛起的进程,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一趋势会发生扭转。具有极高确定性的标准类商品的线上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大,这是消费者结构所决定的。

供给水平能够持续达到消费者预期的零售品牌将会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任何打酱油式的弱势品牌都将式微,直至被市场所淘汰。钻研操作技巧的电商思路将会越来越走不下去。


在互联网对零售消费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热衷于网络购物,因为这极大地扩展了商品选择的范围、节约了找寻商品的时间,并免除了舟车劳顿之苦。互联网在信息上缩小了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鸿沟,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让消费者的权力空前加大。有大量的消费者开始将确定性商品的购物路径锁定在线上,甚至完全抛弃了在线下实体渠道奔波找寻和进行对比。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1)零售品牌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营销传播价值和零售渠道价值;

(2)互联网上更容易进行商品的对比,弱化了地域壁垒所形成的线下渠道优势,零售品牌开始承认消费者的权力获得空前加强;

(3)零售品牌之间的战役性竞争彻底转变为高密度的近身肉搏,这不断驱使零售品牌开发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

(4)零售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地位更趋于对等,零售品牌开始变得越来越诚恳。

这就是互联网对于零售市场的促进和改造。

一个需求冒出来的时候,这个需求就很难被消费者自行磨灭掉,这个需求很快就会产生消费。消费者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我该选择谁?对于卖方而言,只有两件事情是最紧要的:

(1)接触到消费者;

(2)说服消费者。

“接触到消费者”通常被看作是最重要的零售难题,可在与“说服力”更强的竞争对手近身肉搏的时候,接触消费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全天候无极限地掌控消费者。

“说服消费者”便成了最为核心的工作内容,这是一个有关于逻辑和细节的系统性工程。

消费者的“选择”与“不选择”,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或者具体,或者模糊。而感性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没有多少人会将不切实际的需求真正纳入消费行动计划。

消费者尊严的最高表现在于孤独状态下所感受到的自我愉悦和满足,消费行为本身并是为了愉悦他人,而是为了愉悦自己。

消费者端无所感知的品牌方的努力对于品牌没有实际意义。

品牌的转型未必是要重新开辟一条道路,只是想办法让品牌保持活力,在合适的位置等待消费者,在合适的位置接待消费者,在合适的位置挥手告别消费者。如果一个品牌只是想要抓住一代人,那这个品牌的旺盛生命周期会非常短,品牌不能忽视人口的代际更迭,每一代所处的环境都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认知起点和行为特点也就不会一样。而抓住恒久不变的东西则成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是理性和感性交融的思考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