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互联网深入改变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互联网由原来的稀缺物品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之中,并为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社会治理、商业模式的改变而随之发生变化。并且,这样的变化一直都在进行,并没有结束。互联网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可以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看,互联网的印记无处不在。
当生活已经完全被互联网给占领之后,人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相比较之前更加方便快捷,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都被节省了下来。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人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科学技术的研发上。特别是当互联网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处于开发研究的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更加深刻的影响。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人们的生活观念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原本没有互联网的生活观念是十分传统的。当互联网慢慢深入到了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将相应发生变化。在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家庭观念的变化。90后以及00后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家庭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束缚。因此,在90后与父母的冲突之中,家庭的观念结构都将发生变化,而这则将会进一步带动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互联网对生活的无孔不入
以前人们认为网络是虚拟化生活,现而今,网络成了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或多或少都在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化生活,已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电商的发展全面渗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开始慢慢转入网络。即使是最为传统的服装也开始慢慢触网。许多国际品牌的服装都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自己的专营店。甚至为了让在线购物能够有更好的体验,松下集团正在尝试将试妆用的智能镜子放大成试衣镜,模拟各种试衣效果。如果研制成功,那么人们在线购物的体验会更好。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达80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统计还发现,第一季度服装品类的交易规模达1205.4亿元,同比增长了54.1%,增速高于同期网上零售整体的增长速度。
除了服装方面,很多人在最日常的饮食方面也与互联网绑在了一起。很多人出门就餐之前在那些O2O的生活网站上进行查询,团购。甚至因为有了外卖的团购,很多人选择成为宅男宅女。目前移动端已经成为网上餐饮外卖的主要交易渠道,主流外卖平台移动端交易占比都已经过半,而在最喜欢、也最常用手机APP进行网上订餐的人群中,学生占比相当高。根据最新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一共完成了1.76亿份订单,增长势头强劲。
最基本的住宿问题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来解决。人们到一个新的城市工作与生活,许多人也会选择通过网络来找房租房,租房O2O发起过一项主题为“解救租客&援救房东”的用户补贴行动,斥资500万用于补贴北京超万名用户。按照这个计划,火炬租房将以发放优惠券补贴的形式,给北京范围内的租客用户报销12个月房租,租客最高享受补贴可达2400元。同时还对房东承诺24小时闪电出租,迟租按天包赔,并有大额房屋财产保险赠送。
出行方面,不论是公交还是旅行,人们都会借助网站或者相应的APP来为自己寻找便捷的方案。很多人的手机上都有个打车、拼车APP,借助网络出行已经成为城市中部分人群的主流出行方式。专车等的出现虽然在管理上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但毕竟这种专车服务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出行难以及服务问题。有分析认为,未来中国专车行业将继续强化现有服务水平,并凭借优于出租车的服务水平和近似的价格,成为未来中国一二线城市居民出行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衣食住行的各方面都已经融入了互联网之中。互联网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改变着人们生活。
二、人际交流:知己遍天下和孤独症患者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是交流方式的新变化。这种方式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交流形式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原本单一的线下交流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形成了线上线下并存的交流形式。甚至于到现在,以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为主的线上交流方式正在逐步成为人们交流方式的主流。而线下交流慢慢成为线上交流的衍生或者说是辅助。
二是以价值观和个人兴趣为主的文化圈逐步形成。互联网所克服的地区差距使得之前以地域元素为主的区域交流圈的形成逐步被以兴趣、个人价值观为主的交流圈所代替。互联网给予所有人一个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更加容易寻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虚拟的互联网社区为这群志趣相投的人提供了活动平台。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交流中的价值观和兴趣因素被逐渐突出出来,自然条件带来的限制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逐步瓦解。
三是现实的人际关系发展显得越发淡漠。在智能手机和交流软件横飞的今天,人们似乎对于现实的人际关系显得越来越淡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全新的交流方式是否会不断加剧这种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的淡漠。这种不同以往的淡漠的人际关系与互联网上热火朝天的交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这种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传统家庭结构中,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秉承的是和父辈完全不同的人际价值观,由此带来传统家庭组织结构的冲突、瓦解,形成的将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家庭结构。这种新型的家庭结构则会从内部瓦解、重塑现有的社会结构。
互联网对交流方式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喜欢玩篮球的邻居可能还不如网络上大洋彼岸那个和你一样喜欢科比的人在你心目中来得重要。这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人际关系打破之前因地域、经历而捆绑的人际关系形式。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苏醒,中国人传统的集体观念式的人际关系被打破。
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在上网的青少年学生中,有20%的人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人与家人、朋友疏远。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广泛结交网友、“战”友,但现实生活中,对于自己的家人、同学却表现得越来越冷漠。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事物时,对其他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学生对互联网的过分依赖必然会导致其对现实生活中其他活动的缺乏,人长时间的缺乏社会活动必然产生心理上的孤独。很多时候,网络孤独症的表现就是网络的社交慢慢成为孤独症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交往,慢慢丧失对外界生活的基本感受,整个人生活在虚拟社区之中,个人外在的表现显得越来越孤僻,甚至于正常的交流都会出现障碍。
美国一项网上调查表示,每周上网时间5小时的网民已经成为轻度的“网络偏执狂”,他们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时间与家人和亲友相聚,甚至连看电视的时间都大大减少。主持这项调查的斯坦福大学科学家诺曼·尼说:“人们在网上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在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人的交际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便会因此而下降,这种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反过来又会刺激人继而更加依赖网络而寻求心理的平衡,因此引发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便会引发网络孤独的心理障碍。
其实很多在现实社会中表现内向的人在虚拟网络的交往中往往也不会很顺利,从而进一步加深自身的孤独感。同时,一些在网络中知己遍天下、现实孤零零只有自己的人们往往更加没有安全感。这两类人是最容易形成网络孤独症的症候群之一。
三、消费方式:无所不有和质量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在消费方式上的影响最大的表现在于O2O消费方式的出现。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线上,又可涉及线下,可以通称为O2O。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所介绍及关注。2013年,O2O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了本地化及移动设备的整合,于是O2O商业模式横空出世,成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
发展到今天,O2O的消费模式已经贯穿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并且,O2O利用大数据的方式搜集人们使用互联网进行任何的搜索或者说娱乐活动,经过系统的分析之后为人们提供其现在需要或者潜在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将大数据与O2O相结合的新型营销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发掘消费者内在的消费需求,在消费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的服务体验。
其实,O2O能够发展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的主流消费方式之一,最重要的助力就是智能手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和APP的发展将O2O不再局限于PC端的互联网,跟随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便捷地服务消费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为O2O解决了支付的难题。而物流产业则为O2O的发展解决了运送的难题。特别是在物流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从挑选、下单到支付,全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极大的方便。而其后的物流伴随着越来越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也不再成为O2O发展的短板。
线上O2O的这种消费模式除了最后的物流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实现的以外,其余的消费步骤都是在互联网世界实现。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是消费过程的快速简化。这种简化为人们节省了大量时间,解放了人们的时间束缚。由此,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追寻自身的生活意义或者说生活真谛。另外,互联网O2O的实现相当于将全世界的货物都呈现在了消费者面前,互联网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销售商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商品,而物流的发达已经让海外购物不再成问题。
然而,在看到O2O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背后的巨大隐患。快节奏的消费方式之下人们的本心是否还能保持?当人们迷离在物欲的狂欢之中时,O2O的发展带来的可能不是解放,反而是将人类推入物欲的深渊。在这一团看似繁花似锦的生活之中,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生活的本质。生活需要物质,但更需要的是生活的精神。
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候,伴随物欲上升的还有逐利之心。当逐利之心突破一定的底线之时,产品的质量问题则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这里的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仅指我们平常狭隘理解的产品在硬件质量上的问题,这里的产品问题包括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所有可能存在缺陷的地方。这样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费者在产品体验上的不完美。并且,令人担忧的是,在未来技术更加强大的时候,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隐藏得更深、更加不容易被发觉。
四、教育方式:碎片化学习和教育的本质
互联网对教育影响最大的表现在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慕课为例,这是互联网对教育影响最为生动的例子。慕课作为在线教育的一个平台,提供的始终都是一个平台的功能,将世界各地的各种课程放在平台上,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在慕课平台上选择课程来学习。
慕课的这种教育方式完全符合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特征。尊重学生的需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需要的课程,完全突显出学生的自主性。相对来说,传统学校的教育是以老师为主,老师依据自身的经验来为学生设定相应教学课程,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计划。这样的教学方式的确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然而,在创造力的培养上却仍旧不足。而互联网下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的能力是互联网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最大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并不是说传统的学校一定会消亡,而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会慢慢被改造。传统学校将主导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需要一个师生互动的熏陶氛围。这是对学生人生航向和正确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所,老师和学生之间真实的互动最为重要。而那些填鸭式的课程则会由慕课这一类的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这一类的课程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线上老师也可以通过屏幕与学生进行交流。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和感染。虽然说互联网的开放为创造力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但创造力的培育也是需要人为引导的。因此,老师的作用不可或缺。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老师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反倒可能类似于孔老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一种教育模式。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互联网发展为教育带来的新的生命力,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在互联网带来的花样百出的教育新形式中准确抓住教育的本质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的意义所在,不忘本心,才能将人类的文明不断传承下去。
五、医疗方式:技术的进步和医患关系
互联网对于医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医疗技术提供了一些硬件设施。例如远程诊疗系统、远程操作手术机器人等。这些设备有的可能并没有在医疗场所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但在推动医疗事业发展上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互联网的开放平台也为各地医疗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随着交流机会的增多,一些落后地区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
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看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一批医疗相关的APP成为智能手机的常客。通过这些APP,病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个医院的详细情况、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情况、通过APP提前预约挂号、买药。这些都还是属于医疗辅助类工作,已经基本可以纳入到互联网的服务范围之内。但真正对于病情的望闻问切还需要医生与病人面对面地了解清楚才能够做到精准的治疗。
目前市面上留行的春雨医生、药给力等APP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然而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重视,那就是医疗掺假的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医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医疗掺假提供了便利。因此,防范互联网医疗作假也是国家和政府亟须考虑的问题。
三是互联网技术的提高能够间接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是一个大的平台,各种疑难杂症都会在里面得到体验。而互联网的在线问诊未来会为疑难杂症的攻克提供平台。互联网在医疗方面的影响还没有真正深入。未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应该能够让医疗做到精准的诊断,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从这些特点来看,互联网对于医疗产业的发展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一些服务工作上。对于医疗真正涉及的专业知识,互联网是无法代替的。但无论如何,互联网的发展的确能够为人们的医疗带来一些便捷。日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对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将会深入到医疗发展的核心之中。技术成熟之时,医疗的问病方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医生只需要通过相应的机器人完全能够应付一些疾病。在未来的时代,医患关系可能更加冰冷。医生通过相应的机器人与病人交流,医患之间的关系仅限于治疗和被治疗,甚至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也可能是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医患关系可能不会像现在的医患关系那样产生许多的纠纷,但是这样的医患关系似乎缺少一些人性之间的交流。特别是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的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来达到治疗效果。未来的冰冷机器下的医患关系是否真的是人们所需要的,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
六、出行方式:方便快捷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很大程度上,交通方式的进步更多地是依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例如高铁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这就是依赖高铁技术的发展。技术是交通方式发展进步的根本性推动因素。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交通方式出行将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互联网的发展慢慢渗透进了交通领域的方方面面。大到航空母舰小到私人车辆,都会与互联网的运用紧密相连。尤其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高峰期,类似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本身就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而私家车现在的发展也能够在车内使用互联网装置来达到一些便利。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合进了交通工具本身的发展。
其次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出行提供了便利。地图导航、打车等交通类的软件都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样的便利建立在移动网络构建的基础之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软件APP的发展将会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出行要求。这则是互联网从外部服务的角度为人们在交通出行方面提供的便利。
第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型交通工具的开发。百度和谷歌现如今都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开发研究也是越发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信随着未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的不断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将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紧密。这些都是技术层面互联网对交通方式产生的影响。但其实,在交通规则的宣传引导方面,互联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够以非常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宣传交通安全常识等工作,帮助人们提升交通安全的意识。
其实,不论智能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交通发展的基础还是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回顾过去,如果没有完善的高速公路,那么汽车技术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相应地,智能交通工具的出现也必须依赖基础设施的进步与完善。否则,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只会是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