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叙录
付建舟更新时间:2025-04-24 16:54:5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规模宏大,作品有324编之多,时间从1903年至1924年长达22年之久,是清末民初诸多《说部丛书》中的佼佼者,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巨大实绩。本书首次对商务版《说部丛书》324编作品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叙录,这是颇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书分英国、法国、美国、俄日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对每部作品的作者(著者与译者)、诸种版本、章节目录(全录或摘录)、序跋(全录或摘录),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如评述、作品广告等信息展开叙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叙录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付建舟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
海陶玮(JamesRobertHightower,1915-2006)生前长期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位专业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学者,特别是在陶渊明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国内外对其人其作尚未展开专题性研究。本著作在全面搜集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所藏档案文献和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海陶玮在陶渊明诗文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对陶渊明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文学21.7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作家论
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灿若群星的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作家论》在搜集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本着“让材料说话”的实录原则,对早期网络文学著名作家、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评介与阐释。本书对几代网络作家进行了白描式记述与评介,旨在通过“赛博空间”的“田野调研”,采集数据,甄别文献,留下信史。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记录的许多早期网站的作家生平、作品传播、读者反应等原始信息,已经或即将从网页上消失。因此,本书文学24.9万字 - 会员
从民族主义走向世界主义:多维视野下的叶芝研究
人们都熟悉叶芝感人肺腑的情诗《当你年老时》,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叶芝初次为中国人所知时,他是爱尔兰民族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员,并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的戏剧运动和诗歌创作。多面的叶芝需要多维度的视野去考察,本书从后殖民文化理论、后殖民翻译理论、后殖民生态批评、后殖民女性主义、东方主义、世界主义及比较文学等多维视野对叶芝的诗歌、戏剧和文论进行阐释和研究,呈现给读者集诗人、戏剧家和文化民族主义斗士为一身的叶芝文学17.8万字 - 会员
王嘉与《拾遗记》研究
本书对王嘉及其《拾遗记》进行了宗教本位和文学视阈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具体而言,书中对王嘉的籍贯和卒年进行了考证,对其交游和著述作了深入的探究,并从儒、释、道及谶纬之学四个方面对王嘉的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拾遗记》的研究首先是梳理了历代官修、私修书目对《拾遗记》的著录,并对《拾遗记》的版本及体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次是对《拾遗记》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等的专题研究,涉及到了《拾遗记》中的女性、神话,文学12.4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七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29.7万字 - 会员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本书研究的是美籍华裔汉学家、当代著名跨文化理论家和批评刘若愚的诗学思想。刘若愚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建构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书稿通过对刘若愚思想的文化基础和脉络的梳理,在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下探讨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形成本书关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研究的学术观点。文学16.3万字 - 会员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七辑)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收录了《夏禹剑考》《洪汝奎刻书及相关文献整理活动考论》《宋代江西诗派诗集合刻考》等文章。文学24.4万字 - 会员
史传与文学
本书所说“史传”,是用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中所说的“史传”概念,指先秦至晋宋(即《文心雕龙》论述到)的史书,包括《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传与文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史传本身就是文学。史传是文学,首先是一种观念的认同,也就是早期人们对史学与文学同类、同体关系的一种认知。同时,史传蕴含着文学的性质、特点和韵味。其二,史文学24.6万字 - 会员
童语童言 译笔生花:任溶溶汉译英语儿童文学经典化研究
本文以任溶溶翻译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整合了翻译批评中的格式塔理论和互文理论进行译本分析和比较,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等关键概念为理论工具,探讨任溶溶译作经典化生成的机制和经典化历程中的各种可能的推动因素。文学21.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现代中国文学史(国学大师·经典必读)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本书作者将当时的文学分为二类:一为古文学,以王闿运、章太炎、刘师培、陈衍、王国维、吴梅村等为代表;一为新文学,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张士钊、胡适为代表。断代文学史以这一时期文学作为内容的,本书是的一部名著。作者对于这些代表人物的时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层次的挖掘。此书《编首》叙述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下接现代文学,这正是为了通古今文学理论30.9万字 - 会员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理论15.4万字 - 会员
元白诗笺证稿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最大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元白诗”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元白诗”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文学理论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