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乱世悲歌,少年蒙尘
元朝天历元年,濠州钟离县的一个小村庄,被贫穷与饥荒的阴霾紧紧笼罩。这一年,大旱肆虐,蝗虫铺天盖地,庄稼颗粒无收,疫病横行,百姓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萧敬野,原名萧小六,出生在这个贫苦的农家。家中一贫如洗,土坯房四处漏风,几张破旧的草席便是他们仅有的家当。萧敬野从小便帮着父母操持家务,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给地主刘财放牛,换来的微薄粮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萧敬野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一家人虽然生活困苦,但也相互扶持,日子还算平静。然而,命运却对这个家庭格外残酷。先是哥哥们在饥荒中一个个饿死,妹妹也因疫病夭折,父母悲伤过度,相继离世。短短几个月,萧敬野便从一个有家人疼爱的孩子,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为了埋葬父母,萧敬野四处求告,却借不到一文钱,也讨不来一块裹尸布。他跪在地主刘财家门口,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刘财的辱骂和驱赶。走投无路之下,他只能用家中仅有的两领破席,将父母草草掩埋在村外的乱葬岗。
料理完父母的后事,萧敬野走投无路,只能去皇觉寺,请求住持收留他做和尚。皇觉寺也因灾年粮食短缺,本不愿收留,但看着萧敬野可怜,住持法空大师最终还是心软了,让他留在寺里做些杂役,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寺里的和尚们也常常欺负他,稍有不顺心,就对他打骂。萧敬野默默忍受着这一切,他知道,在这里,至少还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
在皇觉寺的日子里,萧敬野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也从佛经中领悟到了一些道理,学会了忍耐和坚韧。他每天都会偷偷地跟着寺里的僧人学习识字读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战乱爆发,皇觉寺也未能幸免,被战火毁坏。萧敬野不得不离开寺庙,开始了云游乞讨的生活。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饱受饥寒之苦。有时一连几天都讨不到一口饭吃,只能靠吃草根、树皮充饥。他亲眼目睹了元朝官兵的残暴,百姓们在他们的欺压下,敢怒不敢言。这些经历让萧敬野对元朝的统治充满了仇恨,心中渐渐萌生了反抗的念头。
这一天,萧敬野来到了滁州城。城中一片混乱,百姓们纷纷传言,红巾军即将攻打滁州,元军正在四处征兵,准备抵抗。萧敬野在城中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正在被元军驱赶着去当兵。其中一个老人,因为走得慢,被元军士兵用鞭子狠狠地抽打。萧敬野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士兵的鞭子,大声说道:“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欺负百姓?”士兵被萧敬野的举动激怒了,举起手中的长刀,就要砍他。萧敬野毫不畏惧,与士兵扭打在一起。就在这时,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住手!”
萧敬野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劲装的女子,骑着一匹骏马,英姿飒爽地走了过来。女子名叫沈念堂,是红巾军将领沈霸天的妹妹。她看到萧敬野与元军士兵打斗,便出手相助。沈念堂三两下就制服了士兵,救下了萧敬野。
萧敬野对沈念堂感激不已,沈念堂见萧敬野虽然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透着一股英气,心中也对他产生了好感。她告诉萧敬野,红巾军是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起义的。萧敬野听了,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想起了这些年来所遭受的苦难,决定加入红巾军,为百姓报仇,为自己的命运抗争。
在沈念堂的引荐下,萧敬野见到了林霸天。沈霸天见萧敬野身材魁梧,武艺不凡,便将他留在了军中,让他跟随自己作战。从此,萧敬野踏上了反抗元朝的征程,他的命运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