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人世间的悲欢,从不相通
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值长身体年岁。
戌时初回到慈庆宫,简单洗漱或吃些点心,最快入睡也得戌时正刻(晚8点),到次日寅时(凌晨3点)起床,勉强三个半时辰(7小时)。
明天还要早起,按说朱由校散学归家,就该早点洗洗睡。
可他心里装着事,要是不去尝试一番,夜里也无法安睡。
所以魏朝前脚刚去汇报学业,朱由校又叫上韩春也去乾清宫,他准备借汇报学业为由,找朱常洛从内帑支些银两。
既然有地方受了灾,朝廷再艰难都应该有所表示,否则便是视人命为儿戏,会让朱明王朝丧失民心不说,也让朱由校良心难安。
去乾清宫的路上,朱由校都想到了具体赈灾之法,即学后世电视剧里的套路,用赈灾款直接买麸糠,亦或者在粥里面掺泥沙。
只是如‘和大人’名言‘救灾先救官’,赈灾款先要给各级官员过一手,否则便没人替朝廷到灾区跑腿。
而朱由校现在手里,几乎找不到一个办事的人,身边宦官是王安的人,亲近的宫女是郑贵妃的人,东宫卫队是皇帝的私兵,授课老师也成分不一...
真正可以信任的,还只有为他作饭的乳母,只不过客印月一介女流,历史记录上的名声也不好,朱由校就算有要事交办,也决定要慎之又慎。
至于魏忠贤(李进忠),此时还在李选侍麾下,客印月如果不主动开口,朱由校也没打算要过来。
朱由校脑袋里想着事,不知不觉就到了乾清宫。
“殿下,到了。”
“这么快...”
“本来就不远,奴婢先去请示。”
“去罢。”
......
此时此刻,魏朝正在暖阁汇报学业,朱常洛一听说朱由校来了,当即让王安引入相见。
朱由校跟王安入内,看到魏朝退到一旁低着头,遂上前行礼并关切,“父皇,您今日好些吗?”
“老样子,坐吧。”
朱常洛伸手一指,又小声问道:“读了一天的书,还适应吗?”
“谢父皇关心,儿臣还行...”
“那就好,本来之前已经说好,太子晚上不用亲自来,怎么?遇到什么难事了?”
朱由校略作沉吟,便壮胆说出心中所想。
“陕北诸地旱情加剧,朝廷如果不管不顾,当地百姓必将流离失所,最后导致丧失民心不说,还非常容易酿出人祸,于情于理都不是好事,但眼下太仓银库吃紧,...”
“所以太子的意思,应该发内帑银钱赈灾?”
“此乃刘阁老提点,儿臣也认为可行,毕竟就在如救火...”
朱常洛听后没表态,而是扭头看向王安,问道:“王伴,你怎么看?”
“殿下宅心仁厚,老奴自然是同意的,只是这陕北旱情加剧,还不知何时是个头,而内帑存银却是有限,宫里宫外花钱的地方很多,要都指着内帑来赈济,就是一座金山也打不住...”
王安说到一半顿了顿,不等朱由校答话又继续补充:“太子初掌东宫,还不知这当家的困难,上上下下都在伸手,人人都能满足固然说好,要是不能满足所有人,就一定有人说小话。”
“公公的意思是...”
“太仓银库现在吃紧,其实内帑也并不富裕,这地方就像朝廷的子女,有些子女听话懂事能赚钱,也有子女喜欢诉苦与装穷,一有事就找父母伸手,老奴建议再看看。”
“呃...”
朱由校无言以对,竟情不自禁问了句:“若是子女真困难呢?父母也一毛不拔,见死不救吗?”
“太子。”
朱常洛突然叫住朱由校,一脸慈祥说道:“诚如王伴刚才所言,为人子女就该自立自强,如事事都向父母伸手,将来何谈为父母分忧?不过,太子如果执意想赈灾,父皇可以发内帑赈济,毕竟是你首次处理重大政务,朕也应该支持。”
“万岁爷...”
“不用多言!”
王安本想提醒,却被朱常洛挥手打断,霸气说道:“说吧,你要多少?”
来时怕朱常洛不答应,这会便宜老爹主动开口,朱由校反而不知要多少,而且刚刚听他的口气,这次拨款算是‘友情支持’,以后再要怕没这么容易。
思来想去,朱由校咽了咽口水,有些尴尬低下头来,小声对曰:“儿臣只听李尚书读了奏疏,对陕北旱情具体不清楚,也不清楚赈灾要花多少...”
“不清楚,就先去了解,朕的支持,一直在。”
“是...”
王安见朱由校被说服,也出言附和提醒道:“万岁爷所言甚是,治国就和当家没区别,里里外外都是事,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得先紧着最重要的办,殿下多处理几天政务,您就知道陕北旱灾,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呵...受教了...”
朱由校微微颔首。
人世间的悲欢,从不相通。
像王安这样的‘老好人’,也能说出这样‘无情’的话,应该是长期脱离群众,所以观点难免凉薄。
而朱常洛今日的表现,比朱由校原主记忆中更英明,总不能是越病越强吧?
所以,朱由校趁汇报学业的契机,故意在回答时夹几个现代词,依旧没测出对方是穿越者。
难道是古穿古?
朱由校没法核实,只得暂时收起怀疑。
不管真穿还是假穿,朱常洛的身体都不会长寿,只要他不给自己掣肘,就不妨碍自己拯救大明。
戌时末,慈庆宫。
朱由校一路无话,到家径直往寝殿走去,准备早点上床睡觉。
刚到后院,他远远看到寝殿起居厅,似乎有人等在着。
又是谁?还想色诱本太子?说不听吗?
我一心只想读书!
听到院里动静,里面人便迎了出来。
“太子回来了。”
“殿下...”
“殿下好...”
“客妈妈,她们是...”
看到客印月一左一右两婢女,且不是郑贵妃送来的六人之一,朱由校蹙起眉头满脸疑惑。
魏朝连忙解释:“今日李娘娘晋封贵妃,娘娘感谢殿下替她美言,遂送来两个美貌婢女,说是补给太子的贺礼。”
“可本宫以前...没见过她们...”
朱由校蹙起眉头,心说她这礼尚往来,怎么跟做买卖似的。
“她们今日刚分给李娘娘,李娘娘便转赠给殿下。”
客氏笑盈盈解释后,又急忙催促:“还不自我介绍!”
“是,奴婢晴柔...”
“奴婢雨荷...”
......
朱由校心说好家伙,三天两头往东宫塞美貌小姑娘,把我这儿当娱乐会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