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棋艺】
青柳学塾。
“这是你的学塾文书,拿好,如若丢了,需重新交一百两银子补办。”
“文书内有学塾的规章制度,自行查看。”
学塾负责记录入学文生的先生不耐烦的说着。
楚铭刚想再问点什么。
“我再重复一遍,学塾不是善堂,不包吃,不包住。”
“如何修习,上不上课,听哪位先生的课,全凭自愿,不会有强制要求。”
这位身穿蓝衫的先生沉下脸:“你若不想学,大可退去,但,银两概不退还。”
说着,一缕文气打出,竟是直接托着楚铭,将他送到了门外,然后那门就自动关上了。
楚铭有些无奈,本以为交了百两银子的学费,能多问些东西。
谁知,在这青柳学塾遇到的第一个先生,就不是很有耐心。
根据前世学校经验,没耐心的先生,脾气一般都不怎好......
“不过,也算是成功入学学塾了。”
离开此地,楚铭一边查看着学塾文书中的规章制度,一边朝着顺着大道,朝着学塾里面走去。
说是规章制度,其实内容并不多,无非就是学塾不允许斗殴斗狠之类的条条框框。
真正说得上有用的,大概也就学塾的各别院、各建筑等地方的地图指引了。
一百两银子,就换来这么张薄纸......
经历过身无分文的日子,说不心疼是假的。
这般走着,他穿过几座长廊,前方有一座平静湖泊,面积很大,周围还有座椅,凉亭之类。
除了建筑风格上更有古色,这座湖泊跟前世的校园湖环境很像。
明明已经是秋寒时分,湖面上却长着青色荷叶,托举着惹眼荷花。
因为来得早,荷花上还有寒露滴挂着。
湖岸边,或有身穿白色长衫的青年面朝湖泊,手捧圣贤书练习着文法、文术;
或坐在凉亭下,下棋对弈。
入学文书对有此湖的介绍,因为整体形状似荷叶,正好湖中又育有荷叶,所以得名清荷湖。
看到这般景象,楚铭有种两世重合的怅然之感。
顺着湖泊的弯曲小道行走,荷香混着书香,沁人心脾。
只是......
走过一处僻静弯道,前方座椅上一对青年男女,有些煞风景了。
这种事,前世的校园湖边,尤其是天黑之后,并不少见。
他没想到,青柳学塾这等圣贤之地,也会有。
那两人沉浸其中,丝毫没有发现有人走过来,也可能,是发现了,却当做没发现。
总之,楚铭是看不下去了,拐到另一条道上。
初来学塾,扰人兴致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这条道选的还算不错,走了很久,看到的多是修习之人。
他时不时就会停在不远处,无声观望着。
【读书】的几大能力在这时候就发挥很大作用了。
铭心不忘加上融会贯通,一番观看,他便推演出了好几种文术的施展之法。
继续行走,又见识了不少文法、文术,以及棋局对弈。
来到一处凉亭,亭下正有两人下棋对弈。
从第一棋落下,到黑白焦灼,到分不出胜负。
楚铭正看的饶有兴趣,眼前忽的多出几行古朴金边文字。
【棋艺(入门):观棋入微】
【进度:1/100】
【观棋入微:心识凝练,可捕捉棋子轨迹残影,推算五步内落子方位】
一瞬间,福灵心至。
再看黑白棋盘,没了方才的错综复杂,有的,只是一步落子的生路,或死路。
不过,他没有冒然打扰对弈的二人。
看了片刻,他便无声离开。
花了百两银子来学塾,是为了翻阅书籍,学习文法、文术的,他自是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里。
“穿过这座湖泊,再往里面走一段,就是千书阁...”
千书阁为学塾藏书之地,也是他来学塾的主要目标之一。
走过湖泊,顺着文书指引,穿过几座庭院,终是来到千书阁。
古朴楼阁,书香自溢。
楚铭迫不及待走向门口,忽有一道声音响起。
“一笔赤墨,可入阁三个时辰。”
赤墨?什么东西?
楚铭朝书阁里面看去,并未看到人影。
抬起脚,准备迈过门槛。
明明没有任何阻拦的大门,却生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直接将楚铭给推了出去。
他还想再试一次。
“身无赤墨,不可入阁,速速离去!”听不出感情的声音再次响起。
楚铭顿在门口,搜索着记忆。
学塾文书的规章制度中并未提到赤墨,但仔细想来,他感觉好像在哪听过。
“赤墨...赤墨......!”
忽的,他眼睛一亮,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看来,想要进千书阁,还得想办法挣点赤墨才行。”
所谓赤墨,即是学塾中的一种‘货币’,作用跟银子差不多。
觉醒宿慧前的记忆里有,因为之前没有文脉而无法修习文道,他都快忘记了。
“先前湖泊边上,那几个凉亭对弈的,似乎就是以赤墨作输赢...”
“正好可以试一试【棋艺】......”
想了下,楚铭便原路折返,回到湖泊。
可就是这么一会儿,湖泊周围的人却变少了很多。
那几处以赤墨对弈的凉亭下面也没了人。
“这位兄台,”正巧有青年走来,“时辰不早了,不去听课吗?”
听课?
对了,这个点,辰时中,也就是前世的八点,正是先生陆陆续续讲授文法、文术的时候。
湖边没人,想来多是去听课了。
“去,”楚铭合手,“不知师兄准备听哪位先生的课?”
“池先生的《策论正要》,”那名青年亦是合手行礼,“兄台呢?”
“正巧,我也打算去听池先生的《策论正要》。”
楚铭不知道什么池先生,但他所修为《策论正要》。
“兄台也是修的《策论正要》,怎么感觉兄台面生的很?”
“我才来学塾。”
“难怪,我名岳逸。”
“楚铭。”
“楚兄,这边走。”
“好。”
“......”
......
正如一开始办理入学文书的那位不耐烦先生所说,在学塾修习,如何修习,上不上课,听哪位先生的课,全凭自愿。
反之,先生授课,也不是固定的。
比如这堂课的池先生,可能十天半个月才会来讲授一次课。
但因为这位池先生确实厉害,所以每次开课,都会有不少人来听讲。
楚铭和岳逸没走多久,便来到一处书堂。
堂内已经坐了不少人,粗略看去,得有五六十多人。
两人来的比较迟,前排的好位置已经没了,只能坐到后排。
楚铭目力惊人,坐在哪都无所谓,倒是岳逸有些懊恼自己来的太迟。
“没想到今天来这么多人,来迟了,来迟了......”
如此这般,等了不到半刻钟,一道身影从外面走进来。
“池先生来了。”
原本热闹的书堂,顿时安静下来。
众人全都正襟做好,面色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