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贼寇欲来
面对指控,甄辛自是不认,一脚将冯虎踹翻:“胡说!分明是尔等勾结贼人,意图谋取粮食,如今又来污我清白,究竟是何居心!”
吃了重重一脚,冯虎忍痛从地上爬起,仍旧保持跪姿,侧仰起头看向甄辛,大声质问:“辛公子,你可敢对天发誓,没有舍弃我等!若有虚言,必不得好死!”
甄辛听了此话,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开口立誓。
他也怕举头三尺有神明,将来报应不爽。
瞧出了曾孙的心虚,甄郢老眼泛寒,陡然呵斥起来:“放肆,你一个小小仆奴,竟敢在我等面前大呼小叫!”
“来啊,给我将这贱奴拖出去严刑拷打,究竟受何人指使,让他从实招来!”
候在堂外的伥仆闻声闯入,动手来擒冯虎。
砰!砰!
危机时刻,阎良挡在面前,轻松击退几名恶仆,与甄郢笑道:“郢老,家主尚未发话,您又何必如此气急败坏!”
甄郢白须发颤,转过头斥责甄逸:“云守,这就是你管教的下人!”
阎良自然是得了甄逸的授意才会出手。
甄逸看向气怒不已的甄郢,笑道:“三叔祖恕罪,此事毕竟关乎辛侄儿的名誉,自然要严谨一些。”
甄郢冷哼一声,环顾堂内:“诸位,莫非也要偏信这仆奴的一面之词!”
闻言,堂内族老们神色各异,交头接耳窃窃私议起来。
“若不信我,这里有刘县尉的书信为凭!”
冯虎大声说着,从怀中取出书信,交到阎良手里,再由阎良转呈甄逸。
一时间,堂内所有目光皆是齐齐看来。
甄辛的心更是紧张到了嗓子眼。
书信看完,甄逸目光扫来:“你太令我失望了!”
“叔父,你难道真要听信一个外人,而怀疑侄儿吗!”
“说不定那安喜县尉也与贼人沆瀣一气,欲图谋我甄家财产……”
甄辛仍不死心的狡辩。
“住口!”
甄逸轻喝一声打断,提高声量:“是不是要我把那些贼人也拉来对峙,让你彻底颜面扫地,才肯罢休!”
言毕,将书信传于堂内族老通阅。
其大致内容是,刘备已经夺回粮食,且擒获数百贼寇,若不信书信之辞,亦可当面对质。
族老们目光齐刷刷的望来。
甄辛找不到话话讲,求救似的拉着甄郢袖袍:“曾祖父,你快替我说句话啊!”
这么多族老当场,甄郢纵使有心护短,也不好公然包庇,拂袖怒骂起来:“小畜生,做错了事还敢狡辩,我平日里是如何教导你的!来人,给我将小畜生带回去,重重责罚!”
原本擒拿冯虎的怅仆立马换了目标,不由分说的过来将甄辛架起,打算就此退出堂外。
不料阎良挡住去路。
几名伥仆自知不是阎良对手,不敢硬闯,回头向甄郢投去求助目光。
甄郢知晓阎良是得了甄逸示意,只好降了身份,望向甄逸无奈开口:“云守,还请看在云明的份上,宽恕辛儿这一次,老夫带回去定会严加管教!”
甄郢口中的云明,即是甄辛的父亲。
甄逸与他从小一块长大,感情笃厚,甚至比亲兄弟还好,只可惜英年早逝,临终前将儿子甄辛托付,甄逸也答应过会好好教导培养。
提及旧人,甄逸面色缓了几分。
念及昔日种种,终究心有不忍,向外摆了摆手。
阎良退至一边,放任伥仆架着甄辛离去。
甄郢折了脸面,后面的家族会议几乎一直在保持沉默。
确认了书信内容为真,族老们改变了起初看法,一致认为,刘备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讨伐贼寇,并夺回粮食,倒也算个人物,可以结交。
更重要的是,不必再为此搭进去三千石粮食。
会议过后,族老们陆续离场。
甄逸留下冯虎,命人取来财物和户籍,交到冯虎手上。
“我那侄儿心胸狭隘,日后必容不下你,如今我已除了你的贱籍,你自由了,走吧,离开这里。”
甄逸神色略带愧疚。
纵观整件事情始末,冯虎其实没有过错,甚至有功。
奈何身份低微,还得罪了甄郢一脉,留在甄家早晚为他人所害。
故而不得不将其遣走。
冯虎抱了个拳,表示已经无憾。
能将当日真相说出,也还了老七清白,使其不在九泉之下含恨蒙冤。
至于家主此举,冯虎同样理解,仆从和亲人之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所以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收拾了行囊,犹豫一阵后,转投安喜而去。
…………
冀、并两州之间,太行山脉从中隔断。
群山错落其中,南北连亘数百里,高低起伏,地势陡峭,官府难以管控,无数贼人逃匿其中。
去年,北中郎将皇甫嵩在冀州大破黄巾主力,后又屠了十数万黄巾降卒,筑成京观,声震天下。
黄巾余孽畏于皇甫之名,仓皇逃进山谷,数月不敢冒头。
直至年初,凉州北宫伯玉伙同羌人叛乱,声势浩大,朝廷不得不将皇甫嵩召回,以镇关中,对抗凉州叛贼。
没了皇甫嵩的镇守,贼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壮起胆子出山觅食,起初只在群山附近打转,确认没有危险后,又慢慢向周围乡里进犯。
接连得手以后,贼寇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开始往郡县劫掠,地方郡兵不能挡,遂成贼患。
黑山,议事大堂。
众贼目列坐于堂。
今日所议,乃是数日前张雷公被杀一事。
碍于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直至昨日,此事才传回山中。
据回来报信的贼兵称,他们是在汉昌境内遭受了官兵袭击,且经过打探,张雷公的尸首和被俘贼兵皆已送到了汉昌县衙。
“张帅,张雷公与我等情同手足,亦是奉了你的命令下山,你可不能坐视不管啊!”
说话之人眼大异常,号为李大目。
“张帅,大目兄弟说的没错,若不报仇,恐会寒了弟兄们的心,以后谁还肯效死力。”一名胡须缠绕的贼目出言附和。
其他贼首亦是向正坐大堂主位的男人投去目光。
此人名为张牛角,曾因苦于官府压榨而聚众起义,后成为大贤良师座下三十六渠帅之一,统领上万兵马。
冀州之战,黄巾大败,张牛角带领残部逃进山脉之中,占据黑山,因其雷厉果断的行事风格,被众贼奉为大首领。
面对众贼投来的目光,张牛角没有让人失望,态度笃定:“诸位放心,张雷公既是奉了我的命令下山取粮,如今为官贼所害,我定当为其报仇雪恨!”
“传我命令,即日起召集兵马,准备下山攻打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