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突袭1
一九三七年冬月初五宜纳采、祭祀、祈福。
稀稀疏疏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彻底停歇,天空难得地放晴,阳光洒在周家口城内的积雪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这本是个宜纳采、祭祀、祈福的吉日,然而周家口城内的气氛却与这晴朗的天气格格相反。
上午九时许,日军宪兵司令部沉重的大门轰然洞开,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和皮靴踏地的整齐脆响,一支杀气腾腾的队伍鱼贯而出。
打头的是三辆偏三轮摩托车,紧随其后的是双列纵队、头戴钢盔,肩扛三八式步枪全副武装的鬼子士兵,枪口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沉重的军靴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而富有压迫感的“咔咔”声。
队伍中间,是一辆涂着土黄色油漆的装甲汽车和五辆九四式军用卡车,汽车车顶上架着歪把子机枪,车厢里装满了士兵和辎重。
队伍末尾,还能看到两门用卡车拖曳的九二式步兵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天空。
这支由松井太二亲自指挥、包含四个日军步兵小队共计200名鬼子的队伍,就这么气势汹汹的出现在了周家口街道上。
街道两侧的百姓早已闻风而动,纷纷惊恐地躲进店铺门内或缩在街道两侧,大气不敢出,唯恐一个不小心触怒了这些鬼子兵,压抑的空气中,只余下窃窃私语:
“老天爷,这是要干啥去?”
“看这架势,又要去祸害哪个庄子了……”
“作孽啊,这大白天的,又要见血了……”
松井太二骑在一匹高大的东洋马上,位于鬼子步兵队伍中间,此刻松井脸色依旧阴沉,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即将发泄怒火的亢奋。
马三的情报虽然有些疑点,但徐家凹那支“独立团”存在本身,就是对自己境内治安的隐患,是必须拔除的钉子!
松井要用一场雷霆般的扫荡,用敌人的鲜血和头颅,来洗刷马嵬据点被袭的耻辱,以稳固自己在军中的职位。
队伍没有在城内停留,径直穿过几条主街,直接开向了南门。
南门外,早已集结完毕的两个连伪军约三百号人,穿着土黄色的伪军军装,背着老式的七九步枪,在寒风中缩着脖子,宛如快要冻僵了的鹌鹑一般。
一直看到日军主力到来,伪军这边原本歪歪扭扭的两个连,在军官的打骂下一个个连忙挺直腰板,开始整理起了队伍。
一名带队的伪军营长点头哈腰地跑到松井马前报告,松井只是在马上微微颔首,目光冰冷地扫过这群乌合之众,随即大手一挥。
日伪联军汇成一股,近五百人的队伍,在松井的指挥下调转方向,朝着西南徐家凹的方向直扑而去,车轮滚滚,脚步杂沓,扬起一路烟尘,在冬日晴空下显得格外刺目。
城外
豫东平原覆盖着一层尚未完全消融的灰白色残雪,冬日罕见的晴空碧蓝如洗,阳光洒在被冻得坚硬的麦苗茬子和光秃秃的大地上,却透不出一丝暖意。
距离周家口西南三十公里,一条贯穿大地的黄土公路是通往徐家凹方向的必经之路,公路两侧,被寒风掠过的冬小麦田除了孤零零的坟包,死寂一片再无他物。
然而,就在这看似荒芜的麦田之下,距离公路仅两百余米的地方,空气仿佛凝固了。
精心伪装的斜沟上方,覆盖着厚实的防炮原木和沙袋,沙袋上方则是卫远从后世紧急弄来的一批迷彩伪装网。
这些网的颜色完全模拟当下枯黄麦苗和灰褐泥土的混合色调,与四周环境几乎完美融为一体,纵使是飞鸟掠过,若不落足细查,也难以察觉这平野之下竟蛰伏着近千人的伏击部队。
距离公路500外一处坑道观察所里,独立团团长卫远、副团长王景福、参谋长叶子良,三人人手一支后世产7×50双筒高倍望远镜,屏息凝神,将视线死死锁定在周家口方向延伸而来的公路尽头。
冰冷的空气吸进鼻腔,带着冬日特有的泥土和麦苗气息。
坑道内,后世仿制的美制SCR-300步话机电台的蜂鸣器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滋滋”电流声...
随即通信兵放下耳麦,快步来到卫远身后,声音带着一丝被压制的激动:
“报告团座!前沿二连尖兵班来电,日军主力已进入我伏击圈范围,距离此处,三公里!”
卫远沉稳地点了点头,没有放下望远镜,随口道:“知道了,命令二连继续监视..”
“是“
果然,片刻之后,望远镜的视野里出现了异动。
公路尽头,腾起一片夹杂着灰黄尘土的队伍正在沿着公路向伏击圈方向快速接近。
很快,发动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声,撕破了冬日旷野的寂静,随着双方距离的靠近,发动机轰鸣声越来越大。
一旁的参谋长叶子良向卫远介绍道:“这是小鬼子标准的行军序列,侦察兵前出,装甲车打头,摩托化机动部队快速跟进,步兵和辎重兵压后,好家伙,还真看得起咱们带了步兵炮...”
卫远的望远镜里,清晰地捕捉到了日军纵队的细节:
打头的是三辆日制边三轮摩托车(97式),上面载着九名日军侦察兵。
也许是放眼望去四周麦田过于空旷的原因,此刻三辆摩托车上面的九名鬼子,带着一种“既定区域巡逻”的松弛。
三轮车厢里的日军机枪手甚至没有把枪口指向可疑方向,目光只是漫不经心地扫过看似平坦、毫无遮拦的麦田。
一路上,三辆摩托与后方车队保持着五百米左右的侦察纵深,速度不减,率先隆隆驶入了独立团预设的伏击圈范围。
紧接着毫不停顿地继续向南,朝着出发前,在地图上提前标记好的路线疾驰而去。
跟在侦察摩托之后的,是一辆日军的93式装甲汽车,车组成员3人,主武器是一挺三年式重机枪,使用三十发保弹板供弹,发射6.5×50mm友坂步枪弹,正常来说一辆装甲汽车备弹3000发。
这辆93式装甲汽车隶属于陈州驻军,当得知周家口境内有国军一个“独立团”后,被紧急抽调到周家口参与此次对独立团的作战任务中。
原本这辆装甲汽车的车长小林五次郎还满脸警惕之色,在炮塔中探出的半个身子不停的看向公路两侧。
但一路驶来,前方的侦察摩托没有发出任何警报信号,这让小林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下来,注意力也更多放在前方摩托留下的车辙以及即将驶入的路段上。
装甲车之后,是由边三轮摩托、卡车混编组成的辎重车队,十几辆边三轮摩托车打前,五辆94式军用卡车居中,随着车队驶过,不断卷起浓浓烟尘。
在车队的最后两辆卡车后面,还各自拖曳着一门九二式步兵炮,黝黑的炮口指向天空。
车队后面,是排成两列纵队、步伐整齐的日军步兵小队,在昭五军靴的踏步下传出“咚咚咚”的脚步声。
跟在队列最后的则是装备七九步枪,队形散漫的皇协军两个连,此刻正在军官的驱赶喝骂下,磨磨蹭蹭的徒步行进。
不算最前面的鬼子侦察兵,整个队伍延绵近一公里,在冬日的平原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麦田之下,独立团战车中队阵地。
四条长条形、纵深向前倾斜覆盖着伪装网的斜沟内,4辆战车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静静的等待进攻命令。
其中一条斜沟内,刚刚晋升为下士车长的徐二狗,正坐在他那辆编号“1”(实际上是罗大有的指挥车)的T-37A轻型坦克的驾驶位上。
车里空间狭小,仪表盘倒映着他年轻紧绷的脸庞,车载电台的扬声器里,不断传出前方侦察兵的通报:
“……日军侦察摩托已通过预设障碍区……”
“……日军装甲车进入视野,距我方约八百米……”
“……日军卡车驶入伏击区路段……”
每一段通报信息发出,都像重锤敲击在徐二狗心上,让他心脏猛地一揪。
穿着厚厚冬季棉服和皮夹克,戴着装甲兵专用的皮手套的徐二狗,这会只感觉手心黏腻腻的全是汗,后背的衬衣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心,一种强烈的尿意更是正不断冲击着他的膀胱防线。
徐二狗偷偷侧眼瞄了下坐在旁边、神色冷峻的战车中队队长罗大有。
罗大有此刻正透过坦克炮塔前方的观察孔观察外面的情况,右手则是按在炮塔内壁的通话器按钮上,似乎连呼吸都放轻了。
见状,徐二狗也凑到了自己面前的驾驶位观察孔,竭力想看清点什么。
无奈视野里只有向上倾斜的缓坡及冻结的泥土,以及泥土上方的一小片湛蓝天空,鬼子的影子半点也没看到。
这种在黑暗中等待、听着敌人步步逼近的感觉,让徐二狗倍感煎熬。
他只能狠狠地咽了口唾沫,绷紧全身肌肉,死死攥住操纵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等待团部进攻命令。
公路上,松井太二并没有坐在前方卡车的驾驶室,为了保持在士兵面前的威仪,他依然选择骑在自己那匹高大的东洋马上,双手握着缰绳,腰杆挺得笔直,目光鹰隼般扫过道路两侧。
在松井的预想中,只要按计划抵达徐家凹,在皇军的战斗力面前,那个所谓的“独立团”必将在灰飞烟灭不堪一击,到时候自己定要亲自砍下他们团长的人头。
突然,前方打头阵的三辆侦察摩托,在经过一个视野相对开阔的转弯后,齐齐来了个急刹车。
最前面一辆摩托的后轮甚至因刹车过猛而微微翘起,车斗里的鬼子侦察兵差点被甩飞出来,引发后面两辆摩托也一阵急促的刹停。
三辆摩托车歪歪扭扭地停在公路上,九个鬼子兵跳下车后,立即围在公路中央表情惊疑不定,对着四周摆出一副警戒持枪状态。
几乎是同一瞬间,后方的装甲车也发现了异状,哐当一声,车长用力推开顶盖,探出半个身子,举起随身的望远镜向侦察分队停驻的地方仔细望去。
望远镜内只见几个侦察兵正对着公路中央指手画脚,似乎有些犹豫不决。
“八嘎!什么情况?!”松井厉声喝问副官。
这时前方摩托车侦查小组的一名鬼子伍长,突然对着后方车队打出一连串急促的旗语——“前方遇阻,发现挡路深坑!情况不明!”
“纳尼?深坑?”
松井眉头瞬间拧紧,突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这平坦的公路上,怎么会毫无征兆地出现一个大坑?陷阱?!
而公路上后方的日军和伪军步兵也停止了前进,日军队列还好一些,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两列纵队稳稳的站在公路上。
而后面的伪军则是不明所以地相互张望起来,甚至一些军官看不到地方隐隐出现了骚动。
很快前面几名鬼子兵,从摩托车上取出工具,准备对马路中间的土坑进行填充。
而站在路中央负责打旗语的那名鬼子伍长,见只有一个土坑并没有其他状况,准备再次向后方挥舞起信号旗汇报最新情况时。
就在他手中旗帜抬起的瞬间:
“嗖!嗖!嗖!”
“嗖!嗖!嗖!”
六道拖着狭长光尾的绿色信号弹,毫无征兆地从公路左右两侧同时腾空而起!
即使在冬日上午明亮的阳光下,这六道骤然升起的绿光芒依旧极其醒目、极其诡异!
“那是什么?!”
“信号弹!是信号弹!”
“敌袭?!”
无论是正在发愣的侦察兵,还是探出身子的装甲车长,亦或是端坐在战马上的松井太二,乃至公路后方的日军和伪军,在这一刻都不由自主地被突然升起的信号弹所吸引,然后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天空。
最先反应过来的松井瞳孔骤然收缩,陷阱!这是个陷阱!这是那个“独立团”专门针对皇军设下的陷阱!
轰!!!
不等任何人做出有效反应,第一发迫击炮弹凄厉的尖啸声,就已经划破信号弹升起的空域,如同死神愤怒的咆哮,狠狠砸向拥挤的公路!
真正的钢铁风暴,在这一刻彻底席卷了这条再普通不过的县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