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未完成的告别
又一个周末早晨,我站在军校大门前,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哨兵照例检查了我的证件,并按照祝骁留下的卡片打去了一通电话,随后他指向一栋红砖建筑:“图书馆在那边,三楼。“
军校的梧桐树比普通大学的更加挺拔,树皮上留着岁月刻下的深痕。学生们——不,应该叫学员们——列队走过,整齐的脚步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脆。每个人的脊背都挺得笔直,像一排正在生长的白杨。
图书馆比想象中安静。我走上三楼,木质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阳光透过高窗洒进来,在书架间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空气中飘着油墨和旧纸张的气味,混合着淡淡的木质清香。
“你来了。“
声音从军事理论区传来。祝骁从书架后走出,没有穿军装,而是一件简单的藏青色制式毛衣,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比以往看起来更放松,但站姿依然挺拔如松。
“祝学长。“我的声音有些干涩。
“在这不用叫学长。“他嘴角微微上扬,“喝水吗?“
我点点头,跟着他走到阅览区的桌子旁。他从保温杯里倒出热水,动作利落得像在野外执行任务。我接过杯子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背,一阵电流般的触感让我差点松手。
“小心烫。“他说,目光落在我迅速泛红的耳尖上。
我捧着杯子,热气氤氲中偷看他低头翻书的侧脸。22岁的祝骁,眉骨比记忆中更加分明,下颌线条如刀削般坚毅。前世我们相识时他已经25岁,眼角有了细纹,笑起来时更加明显。
“你在看什么?“他突然抬头,我慌忙移开视线。
“没什么...就是觉得军校图书馆很特别。“
他合上手中的《高原作战手册》:“你对军事感兴趣?“
那本书的封面让我胃部一阵绞痛。高原。这个词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他穿着常服站在毕业分配志愿表前,钢笔悬在“西南军区“那一栏上方。我拽着他的袖子说能不能别去那么远,他转身抱住我,说这是军人的使命。
——两年后,我终于申请到高原医院的调令,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去见他。他在站台接我,脸被晒得黝黑,却笑得像个孩子。高原反应让我头晕目眩,他一把将我背起,说“我的小姑娘不适合这里“。
——最后一次见面,他整理着领花说要去边境巡逻,一个月就回来。我把自己求来的平安符塞进他贴身口袋,他吻了我的额头,说回来就教我骑马。那枚平安符最终和他的遗物一起回到了我手里。
“安宁?“祝骁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你脸色不太好。“
我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热水洒在了手背上。他迅速掏出手帕递给我,眉头紧锁。
“谢谢。“我接过手帕,上面有淡淡的松木香,和前世他用的洗衣液一个味道。“我只是...突然想起一些事。“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我:“你之前来过军校吗?“
“没有。“
“奇怪,你看着那些军事教材的眼神...像是认识它们很久了。“
我心跳漏了半拍,急忙转移话题:“你刚才在看高原作战的书?那里很艰苦吧?“
“嗯,但总要有人去。“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书脊,“父亲说我们家族世代都有军人驻守边疆。“
世代从军。这个前世他没提过的细节让我心头一颤。“你会...申请去那里吗?“
“毕业分配还早。“他笑了笑,“不过高原确实是我的第一志愿。“
我握紧了杯子。历史正在重演。明明知道结局,我却无力改变——军人的天职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请求而改变,这点前世我已经深刻体会过。
“你觉得呢?“他突然问,“关于军人去边疆这件事。“
阳光斜照在桌面上,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近。前世我说了自私的话,换来他眼中的挣扎和妥协。这一次——
“军人的职责很重要。“我听见自己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尤其是守卫边疆的军人...很伟大。“
祝骁的眼睛亮了起来,像黑夜中突然点亮的星辰。他倾身向前:“你真的这么想?大多数女孩听到这个都会打退堂鼓。“
“我...比较特别吧。“我勉强笑了笑。
“确实特别。“他的目光落在我脸上,像在解读某种密码,“从第一天我就发现了。“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远处传来学员们晨练的口号声,穿过图书馆的玻璃窗,变得模糊而遥远。
“你玩这个吗?“祝骁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木块和刻刀。我呼吸一滞——那是他前世的爱好,在高原驻地时,他常雕刻小动物寄给我。
“不会...但你很适合雕山鹰。“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现在的我应该不知道他这个爱好。
祝骁的手顿在半空,眼神变得锐利:“你怎么知道?“
“猜的。“我低头喝水掩饰慌乱,“你看起来就像...适合雕猛禽的人。“
他盯着我看了许久,突然拿起刻刀在木块上划了几下:“山鹰是高原的守护神。我父亲当年驻守喀喇昆仑时,总说那里的山鹰比人更早发现边境异常。“
木屑纷纷落下,渐渐显露出翅膀的轮廓。他的手法还很生疏,远不如后来娴熟。前世我收到的那只山鹰木雕,羽翼展开的弧度栩栩如生,底座刻着我们的名字缩写。
“能给我看看吗?“我指着那本《高原作战手册》。
他挑眉递过来。我快速翻到高原病防治章节,装作不经意地说:“这部分内容有点过时了,最新研究说红景天要提前两周服用才有效。“
“你懂医学?“他的惊讶更明显了。
“只是...兴趣。“我合上书,暗自记下他说的话。
时间流逝得比想象中快。当阳光移到桌子另一端时,祝骁看了看手表:“快午饭时间了,要尝尝军校食堂吗?“
前世他也这样邀请过我,那时我害羞地拒绝了。这一次我点头说好。
食堂里人声鼎沸,学员们排队打饭的队列整齐有序。祝骁给我介绍了几个特色菜,最后端来两碗面和一碟菜。
“你们平时训练很辛苦吧?“我夹起一筷子面。
“习惯了。“他吃饭的速度很快,但动作依然端正,“下周开始野外生存训练,要去北山三天。“
北山。这个地名让我筷子一抖。前世他说过曾在北山训练时摔下悬崖,虽然只是轻伤,但现在想来仍然后怕。
“小心悬崖。“我脱口而出。
祝骁放下筷子:“安宁,你到底是谁?“
食堂的嘈杂声突然远去。我意识到自己又说了不该说的话。“我...只是看过报道,说北山地形复杂。“
“去年确实有学员在那里摔伤,但消息没有对外公开。“他的声音压低,“你不可能知道。“
我的心跳快得像要冲出胸腔。该怎么圆这个谎?正当我绞尽脑汁时,一个教官模样的人走过来拍了拍祝骁的肩膀。
“祝骁,这位是?“
“教员。“祝骁立刻站起来敬礼,“这是我姐的学生,来图书馆查资料。“
王教员和蔼地对我点点头,然后对祝骁说:“政委找你,关于下个月边境交流学习的事。“
边境。这两个字像针一样刺进我的心脏。前世他就是在一次边境巡逻中...
“我马上过去。“祝骁转向我,表情复杂,“抱歉,有急事。你可以自己回去吗?“
“当然。“我强作镇定,“谢谢你的招待。“
他犹豫了一下,突然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快速写下什么塞给我:“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下周日...如果你还想来图书馆。“
“电话都留了三次了”我嘀咕着接过纸条,上面除了电话号码,还画着一只简笔山鹰。
走出军校大门时,初夏的阳光晒得人发晕。我展开掌心,看着被指甲掐出的月牙形痕迹慢慢褪去。历史正在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而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该拉他一把,还是该放手让他走向命定的荣光与结局。
口袋里,那张画着山鹰的纸条像一块烧红的炭,灼烧着我。去或不去,这不再是一个关于爱情的选择,而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决定。
我抬头望向军校最高的那座钟楼,时针和分针在正午时分重叠。阳光太刺眼,我抬手遮挡时,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从脸颊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