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劲敌突现陷困境
东陵国在与西楚国的交锋中吃了败仗,太子李轩心有不甘,正与崔崴谋划着如何卷土重来。就在此时,营帐外传来守卫的通报声:“太子殿下,左邱先生求见。”
李轩与崔崴对视一眼,皆是满脸疑惑。李轩赶忙说道:“快请先生进来。”
只见一位身着素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稳步走进营帐。李轩起身相迎,问道:“不知先生是……”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老臣左邱,早年受先皇大恩,曾答应为先帝后人办三件事。如今东陵国战事不利,老臣特来兑现第一件事,助太子殿下破敌。”
李轩大喜过望,赶忙行礼:“原来是左邱先生,久仰大名。如今我东陵国正需先生这样的高人相助,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左邱先生摆摆手,走到军事地图前,仔细端详起来。片刻后,他说道:“西楚国的齐扬的确有些智谋,之前的防御部署和战术运用都颇为精妙。但如今老臣既已到来,自会有破解之法。”
左邱先生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太子殿下,齐扬擅长利用地形设伏和灵活调配兵力。我们可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散布假消息,佯装我们将从西路进攻,吸引齐扬的注意力,将他的主力部队调往西路。而实际上,我们的精锐之师从东路发起突袭。东路地势开阔,利于我们骑兵冲锋,可迅速突破西楚国的防线。”
李轩听后,面露犹豫之色:“先生,此计虽妙,但齐扬狡诈多端,恐怕不会轻易上当。”
左邱先生自信一笑:“太子殿下放心,老臣还有后招。我们在西路大张旗鼓地调动军队,制造进攻的假象,同时安排一些细作在西楚国境内散布消息,让齐扬得到的情报都指向西路进攻。另外,我们可让一部分军队在中路佯攻,分散齐扬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判断我们的真实意图。”
崔崴在一旁点头称赞:“先生此计甚妙,齐扬必定会被我们迷惑。只要东路突袭成功,西楚国防线必破。”
李轩这才下定决心:“好,就依先生之计行事。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与此同时,在西楚国这边,齐扬虽取得了上一场战役的胜利,但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东陵国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再次进攻。
“将军,近日东陵国在西路调动军队频繁,似乎有进攻的迹象。”探子前来向齐扬汇报。
齐扬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东陵国此次动作如此明显,难道真的要从西路进攻?还是有什么阴谋?”
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诸位,东陵国近日在西路调动军队,大家怎么看?”齐扬问道。
一位将领说道:“将军,东陵国上次战败,想必是想从西路突破,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我们应加强西路的防御。”
另一位将领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将军,我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东陵国如此大张旗鼓,会不会是故意迷惑我们,他们的真实意图也许并非西路。”
齐扬沉思片刻后说道:“不管东陵国的真实意图如何,西路的防御不能放松。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加强其他方向的戒备,同时密切关注东陵国军队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汇报。”
于是,齐扬一方面调派部分兵力加强西路防御,另一方面在中路和东路也安排了精锐部队驻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然而,齐扬并不知道,东陵国此次有左邱先生这位高人坐镇,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在一步步展开。
东陵国按照左邱先生的计策,在西路不断制造进攻假象,大批军队在西路来回调动,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同时,细作在西楚国境内四处散布东陵国将从西路进攻的消息。
齐扬得到的情报越来越多地指向西路进攻,他的心中也开始动摇。虽然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劲,但种种迹象表明,东陵国似乎真的要从西路发起进攻。
最终,齐扬决定将主力部队调往西路,以应对东陵国可能的进攻。
就在齐扬将主力部队调往西路后不久,东陵国的精锐骑兵在左邱先生的指挥下,如鬼魅般从东路悄然进发。他们行军迅速,一路上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很快便逼近了西楚国的东路防线。
“冲!”东陵国的将领一声令下,骑兵们如潮水般向西楚国的防线冲去。西楚国的守军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不好,敌军从东路进攻!快,传信给将军,请求支援!”西楚国的守城将领一边指挥士兵抵抗,一边派人去给齐扬报信。
但此时齐扬的主力部队远在西路,一时之间无法赶回救援。东路的西楚国守军在东陵国骑兵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防线开始出现漏洞。
东陵国的骑兵趁势而入,迅速突破了西楚国的东路防线,并向西楚国的腹地深入。
与此同时,东陵国在中路的佯攻部队也加大了进攻力度,牵制住了齐扬留在中路的部分兵力,使其无法抽身支援东路。
齐扬得知东路防线被突破的消息后,心中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己中了东陵国的计,但此时已来不及多想。
“立刻回师救援东路!快!”齐扬一边下令,一边率领主力部队火速向东路赶去。
然而,左邱先生早已料到齐扬会回师救援。他在齐扬回师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
当齐扬的部队行至一处山谷时,突然,山谷两侧喊杀声四起,东陵国的伏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
“不好,我们又中埋伏了!”齐扬心中暗叫不妙,但他迅速镇定下来,指挥部队抵抗。
西楚国的士兵们在齐扬的带领下,奋起反击。但由于东陵国的伏兵占据了有利地形,且准备充分,西楚国的军队陷入了苦战。
齐扬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敌军厮杀,一边思考着突围的办法。此时的他,深陷困境,不仅要应对眼前的伏兵,还要想办法阻止东陵国军队继续深入西楚国腹地,一场生死考验摆在了齐扬的面前,西楚国的命运也再次悬于一线。
东陵国的伏兵从山谷两侧如汹涌潮水般不断涌出,西楚国军队虽在齐扬的带领下拼死抵抗,但形势却愈发危急。东陵军凭借着地形优势和精心的埋伏,在短短半日之内便逐渐掌控了现场的主动权。
齐扬骑在战马上,手中长剑染满鲜血,他的眼神焦急却又坚定。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一阵刺痛。东陵军此次的临阵变卦,着实让他应接不暇,原本的作战计划被彻底打乱,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将军,怎么办?敌军太多了,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浑身是血的将领冲到齐扬身边,大声喊道。
齐扬咬牙切齿,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的敌军,思索着突围的办法。此时,山谷两侧的敌军不断射箭,前方和后方的东陵军也如铁桶般合围过来,想要硬冲出去,谈何容易。
突然,齐扬目光落在山谷一侧的一处较为陡峭的山坡上。那里敌军的防守相对薄弱,或许可以从那里寻找突破口。
“传我命令,集中兵力,向左侧山坡突围!”齐扬大声下令,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士兵们听闻命令,迅速集结,在齐扬的带领下,如同一把利剑,朝着左侧山坡冲去。东陵军见状,立刻调集兵力进行阻拦,双方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近身肉搏。
齐扬一马当先,手中长剑挥舞得密不透风,所到之处,东陵军纷纷倒下。士兵们见将军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向前,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然而,东陵军的抵抗异常顽强,尽管西楚国军队拼死冲击,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与此同时,突破了东路防线的东陵国精锐骑兵正长驱直入,朝着西楚国腹地疾驰而去。西楚国边境的其他防线在中路佯攻部队的牵制下,无法抽出足够的兵力进行拦截。
在东陵国骑兵的冲击下,西楚国腹地的一些城镇纷纷告急。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哭声喊声连成一片。
而在西路,东陵国制造进攻假象的部队依旧在大张旗鼓地调动,让西楚国西路的守军不敢轻易撤离,完全被牵制住。
齐扬这边,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在左侧山坡撕开了一个缺口。西楚国军队趁机突围而出,但此时已伤亡惨重。
“快走,不能在这里久留,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东陵国骑兵深入!”齐扬顾不上身上的伤口,大声催促着士兵们。
部队稍作整顿后,立刻朝着东陵国骑兵的方向赶去。然而,东陵国骑兵行动迅速,等齐扬率领部队赶到时,他们已经洗劫了好几座城镇,并且占据了一处有利地形,建立了临时营地。
齐扬看着眼前被破坏得满目疮痍的城镇,心中悲愤交加。他深知,此时不能冲动进攻,必须冷静下来,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但东陵国似乎并不打算给齐扬喘息的机会。左邱先生得知齐扬突围后,立刻指挥军队继续追击,同时命令东陵国骑兵加强防御,准备迎接齐扬可能的反攻。
西楚国军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前有占据有利地形的东陵国骑兵,后有紧追不舍的东陵国追兵。齐扬站在阵前,望着眼前的局势,心中暗自思忖着破局之策。
而此时,远在京都的皇帝萧季和萧沐雪也收到了前线失利的消息,整个西楚国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齐扬能想出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拯救西楚国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