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鸳鸯烽火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6章 小鬼子南京城黩武 守备军大炮台崩摧

早在蒋介石和唐生智做着春秋大梦的时候,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却野心勃勃地和参谋长冢田攻商量部署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松井石根对冢田攻说:“一定要攻下南京,打倒国民政府,这是圣战之神圣使命!”

冢田攻说:“那我们该怎么办?”

松井石根说:“你马上向大本营报告,上海派遣军要求乘胜向南京进攻,一举拿下南京!”

冢田攻说:“大本营不一定会批准我们的请求。”

松井石根立时激动起来,他大瞪着眼睛,瘦小的身躯颤抖着,挥舞着双手说:“不,我们要效法石原莞尔、板桓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九一八’事变那样,他们能背着大本营策划‘皇姑屯事件’,促使关东军一举占领满洲,我们就能不等批准进攻南京,占领中国首都,况且中国有句古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贵神速,我们不能迟疑不决贻误这大好战机!大本营一定会批准我们的请求的!”

松井那自信满满的情绪感染了冢田攻,冢田攻也不再犹豫了。

随后,松井石根开始了进攻南京的作战部署,并杀气腾腾地宣布:“必须发扬皇军武威,膺惩暴支,使中国慑服!”

松井石根那蛊惑性的讲话,为杀红了眼的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事件注射了一针极富煽动性的兴奋剂。

事实上,南京保卫战从松井石根下达向南京进攻的命令起就拉开了腥红的序幕。

日军为攻打南京,调用了几乎全部的重武器,日军在上海伤亡也很重,战斗力有所减弱,为支持进攻南京,松井石根特别命令调集了多达300辆坦克装甲车,整个华中派遣军的装甲力量几乎全部调到了南京。

松井石根还调集了包括240mm榴弹炮、150mm加农炮等重炮在内的大炮高射炮超过700门,速射炮、步兵炮、迫击炮和掷弹筒超过2000门,24万杀气腾腾的日军在海军与航空兵的全力配合下,以绝对优势从三面向南京的11万国军残破部队碾压过来。

日军攻击南京的华中方面军由两路作战部队组成:第一路是松井石根指挥的上海派遣军,辖吉住良辅的第9师团、荻洲立兵的第13师团,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和天谷直次郎的第10旅团;第二路是柳川平助指挥的第10军,辖谷寿夫的第6师团、牛岛贞雄的第18师团、末松茂治的第114师团和国崎登的第9旅团。

担任沿长江南岸推进的上海派遣军的部署是:第16师团沿句容至汤水镇至南京公路推进;第9师团沿天王寺至淳化至南京公路推进;由第10旅团的一个重炮大队、一个迫击炮大队和后备炮兵、工兵各一个中队组成天谷支队,沿常州、丹阳、镇江公路向镇江方向推进。

担任南京正面攻击和向南迂回的第10军的部署是:第114师团沿宜兴至溧阳至溧水公路推进;第6师团沿长兴至广德至洪兰埠公路推进;第18师团沿广德至十字铺至郎溪至洪兰埠至太平公路推进,国崎支队则从太平方向渡过长江向浦口推进,切断中国南京守军的退路。

日军早就侦察清楚了南京的地形,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对南京实施战略包围。而在北面,他们还加强了对长江江面和对岸浦口的控制,这样,处于被包围的中国守军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一旦南京城守不住,也很难从战场上撤离。

进入12月,南京形势骤变。

12月1日江阴失守。

12月2日,日军开始向南京进攻。日军免去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兼职,由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构成的华中方面军担任进攻南京主力,松井石根任总指挥。

江阴失守,随即日军第9、第16师团占领丹阳、金坛,是日续向南京推进。

12月3日,日军第10军主力开始行动,以一部从芜湖方面进入南京背后,以主力进入溧水附近,沿句容——汤山——南京公路推进,以第9师团沿天王寺——淳化镇——南京公路推进;山谷支队以攻占镇江为目的,沿常州——丹阳——镇江公路向镇江推进。

12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与守卫句容的叶肇部队在句容天王寺附近交火,由此拉开了南京保卫战的序幕。

日军第13师团一部沿江阴——常州——奔牛镇——孟河城——镇江公路向镇江附近推进。

12月5日,日军已到达南京外围阵地附近。当晚,日军第16师团向中国军队第66军防守的句容阵地进攻,第66军前进部队在句容栗子里附近与日军接触,第51师也与窜入湖熟之日军接触,日军第16师团突破句容附近守军阵地,并从土桥镇、牧马场两侧迂回,另以一部由土桥镇转向新塘市断第66军后路,第9师团一部进入南京第一线阵地淳化镇附近。

66军被日军包围,陷入苦战,损失极大。

12月6日上午,日军攻入孟塘,午后,日军攻至高家庄、大胡山附近,第66军后方联络被切断。中国军队即以第36、第41及第66军各一部对该部日军进行反击,日军第9师团与中国守军第51师在湖熟镇展开激战,51师不敌,被迫后撤,在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句容首先陷落。

12月7日拂晓,日军猛攻淳化镇,中国守军坚守不退,英勇抵抗。

12月8日拂晓始,日军分别向东樵村、西庄附近包抄,企图断中国军队后路。中国军队第51师英勇抗击,伤亡惨重。午后,该镇失守,中国军队撤至板桥镇。至此,日军已进入城郊,南京城被围。同日,日军攻陷镇江炮台,第3师团一部在此渡江,进击南京。日军随即兵分三路同时发起对南京的正面进攻,至晚上进入南京附近郊区,东北面到达栖霞山、东面到达大胡山、南面到达汤山和淳化镇、西南面到达秣陵关和江宁镇,当晚,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下令守军退守复廊阵地。

12月9日晨一时许,日军一部以坦克为前导,由淳化镇与东山间的土路向南京近郊猛攻,由于守军占领复廊未稳,高桥门失守,日军复占领七桥瓮,向光华门紧逼。上午光华门被突破,通济门亦遭猛攻。守军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87师一部里外夹击,将大校场之敌击退,盘踞通光营房内及城门洞内之少数日军则始终顽抗。

上述阵地失陷后,其后南京东郊汤山、半边山以及汤山至龙王山一带的山地、南郊的湖熟、淳化镇和秣陵关、西南郊的板桥、大胜关也相继被日军占领。至此中国守军外郭阵地均告失守。

仅仅几天时间,日军势如破竹般就攻到了南京城下,战局形势发展到这种状态,是蒋介石和唐生智始料未及的。

能说中国守军贪生怕死不英勇吗?肯定不是。究其实,中国守军在这场外围战中打得相当英勇顽强。参与南京保卫的部队既有中央军,也有地方军,但作为中国军人,他们都是十分优秀的,他们都是以血肉之躯和生命在捍卫国家的领土、捍卫祖国的首都,保卫着首都的人民,都在以死相搏,各部队官兵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直至牺牲的英勇事迹比比皆是。

就拿扼守江防的江阴炮台来说吧,中国军队就打得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11月22日日军猛攻江阴炮台。

江阴炮台位于江阴黄山,又称江阴要塞,是一座江防古城,江阴属楚国春申君黄歇封地,故名“黄山”,素来享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自古为军事要地。

江阴炮台自清康熙到辛亥革命时,已具相当规模,自淞沪会战始,日军高度重视江阴要塞,视其为眼中钉,觉得战争开始后中国将海军主力置于江阴要塞掩护之下,不仅阻碍南京方面的空中作战,且威胁沿长江下游行动的日军大舰艇,因此,日军第3舰队司令部认为无论是出自空中作战或封锁长江作战的需要,都应将其摧毁。

11月22日,日军华中方面军不顾其大本营的反对,拟定了第二期作战计划大纲,下令第10军对无锡、湖州继续推进,同日日军开始猛攻江阴炮台。

因为国军的防御部队多为淞沪会战的新败之师,战斗力不强,加上苏常与锡澄两个国防线的工事又出乎意料地没有发挥作用,所以日军的推进速度相当快,第10军以第13师团为前卫,在上海作战中损失过半的第9师团及战力较完整的第16师团与第11师团跟进,向锡澄线发动进攻。

11月24日,重藤支队突破中段锡澄线,截断江阴、无锡之间公路,开始对无锡以及江阴要塞南部实施陆路包围,苏南战况急转直下。

11月25日,日军“上海派遣军”突破第74军、第39军阵地,日军左、右翼军在无锡周山浜汇合后,破城而入,至此锡澄线南部重城无锡失陷;日军第10军突破了第7军的防线,攻占湖州、长兴后,令第114师团继续向宜兴、溧阳方向追击。无锡失守后中国军队放弃锡澄线,一部沿京沪铁路向无锡西郊以及常州方向撤退,大部向南,经宜兴往浙赣边境之孝丰、宁国一带撤退。

而江阴要塞自锡澄线守军撤退后几乎成为孤军;同日,日军开始由锡澄公路向江阴要塞区的背后进攻,日军第3舰队长谷也集结了第3水雷队、第11水雷队与第11扫雷队组成一支攻击舰队,准备完全打通江阴封锁线,清出水路。第11战队派出驱逐舰两艘与炮艇1艘参加编组从水路攻打江阴,另外第1港务部也派出拖船4只.

无锡沦陷后。日军迂回至江阴要塞背后进攻。由于要塞内的火炮是固定了方位的,只能对准东北方向作110°移动,因此只好眼睁睁看着江防步兵陷入苦战。

锡澄线被敌突破,无锡在同日沦陷后,江阴就陷于日军的直接围攻之下。驻守江阴的中国军队面对占有绝对优势的日军,展开保卫江阴的最后一战。

日军第13师团分两路进犯江阴,一路从常熟出发,约有2个联队,沿常澄公路西进;另一路为主力,约有1个旅团,从无锡沿锡澄公路进击。

日军一个旅团约6000人在几十辆坦克掩护下,出现在了江阴防线外围,阵地一片沉寂。

气焰嚣张的日军根本没把江阴要塞放在眼里,他们急于追击,乘胜突破锡澄线,好与隔着太湖前进的南路大军合围南京。他们也许知道江阴要塞有很强的火力配置,但是中国人的大炮打得响吗?淞沪战场差不多80万大军都一败涂地了,难道一个小小的江阴炮台能够阻挡帝国大军的前进步伐﹖

于是,日军的大部队跟在坦克后面向前推进。

这一次日军没有落到好,被江阴要塞的“克虏伯”打得鬼哭狼嚎。

克虏伯大炮是德国克虏伯家族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mm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

下午,日军又卷土重来,在定山砂山一线建立重炮阵地,以110毫米口径榴弹炮猛轰江阴炮台,试图摧毁中国军队的火力点。但“克虏伯”大炮一开火,日军立即被打懵了,几个回合下来,日军只得赶紧转移了阵地,将大炮撤了下去。

此后许多天,日军只对无锡方向猛攻,再也不敢轻易进入江阴地界。

11月26日,日军前出青阳、华墅、杨舍之线,与守军前哨部队交火。这次日军进攻江阴,从陆、海、空三方下手,来势汹汹。日军地面部队拥有重炮10余门、战车30余辆,向江阴正面发动进攻。海军舰炮在张黄港以下长江江面,瞄准江阴要塞远距离炮击。敌军飞机更从空中实行轰炸扫射,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

江阴要塞三面受敌,形势危殆。

11月26日,日军第13师团及集成骑兵队已进至南闸、云亭、后塍以南一线,日军舰艇60余艘亦已进泊到段家港以东江面。

11月27日,日军地面炮兵进占小茅山附近阵地,向黄田港口和君山等处进行炮击,同时,日军海军莲号、毌号开始配合4只扫雷用拖船组成的支队开始向上游推进。

11月28日,日军地面部队经过两天的准备,开始向南闸镇、云亭镇之线发动猛攻。中国军队拼死阻击,但在敌战车的冲击下渐告不支,情况危急。

同时,日军在小茅山的炮兵推进至南闸附近,支援其步兵进犯。当日晚上,日军袭击南闸。

11月29日,长谷川清下令第1水雷队进攻江阴,企图突破封锁线。次日上午,日军舰艇10余艘驶至新港、巫山江面上。

由于日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对要塞炮台和地面部队造成严重威胁。29日,日机10余架轰炸机竟日向要塞炮台一带投弹轰炸。接着,连续两日轰炸更烈,日机轮番向要塞炮台大肆轰炸,并向八圩港、十圩港投弹百余枚,企图切断江上之交通,堵我退路。

11月29日至30日,日军地面部队主力强攻南闸、云亭镇,花山、起山两据点先后失守。经要塞炮台各炮以强大火力进行支援,守军数度反击,曾将失地收复,但因损失过重,阵地得而复失,后退至青山、板桥之线。随后,日军在南闸、云亭镇一带增强炮兵火力,在海军与空军的配合下,向要塞区进犯,企图击毁炮台。与此同时,要塞炮兵亦与江面敌舰展开炮战。

11月30日,江阴城防战进入最惨烈阶段。

江阴炮台虽然仍在发挥着威力,但是陆军的战线已被多处突破,日军第10军在11月28日以第114师团攻占宜兴,30日以第18师团攻占广德,12月2日第114师团又攻占溧阳。江阴在整个南京外围防线上呈现极其不利的态势。

江阴已成孤城。

同时,地面作战态势亦趋恶化。这天午后,守卫要塞城垣的步兵,受日军战车和炮火的轰击,渐形不支而后撤。

12月1日,是江阴保卫战决定性的一天。这天,日军海军军令部下达了日军舰队与陆军协作,攻占南京的命令。

日军海军溯江部队在第11战队司令近藤的指挥下,向江阴进攻。日军的舰炮与江阴要塞的火炮,双方展开猛烈的交战。

12月1日下午17时许,西北关被日军突破,日军战车20余辆掩护步兵冲入城内,分别窜至君山、龙岗两炮台区之下。

入夜,日军13师团一部进迫江阴城下。

12月1日下午6时,南京卫戍长官部电话通知江阴炮台守军撤退。

日军攻占花山后,在山麓的计家湾屠杀无辜百姓47人。

从11月27日开始,到12月1日结束,江阴炮台守军与西犯之日军浴血苦战五个昼夜,消灭日军2000余人、伪军5000余人。

唐生智虽然是摆摆样子,但假如没有江阴要塞遏制了日军的西进势头,唐生智也不可能从从容容地摆样子,有布防之机。

12月2日,江阴要塞失守,标志着第二道国防工事的锡澄线被全部突破,南京城暴露在日军的枪炮之下。

在绝对力量面前,江阴要塞中国守军前后坚持了十余天,日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拿下江阴要塞。

所以说,日军虽然推进很快,但也是付出了惨重代价的,要是中国军队的装备和兵员不是处于劣势,南京保卫战还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