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风云变幻,坚守与谋
楚逸尘离开京城后,苏瑶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京城的事务中。她深知,此时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京城的稳定,乃至楚逸尘在边疆的心境。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王府的静谧,苏瑶便已起身,开始审阅各地呈来的文书,从民生琐事到商业发展,事无巨细。
这日,苏瑶正专注于一份关于京城周边农田水利修缮的报告,一名侍卫匆匆入厅,呈上一封密信。苏瑶心中一紧,她深知密信通常意味着重要且隐秘的消息,在楚逸尘远赴边疆的当下,更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竟是楚逸尘的亲信暗中传来的边疆局势情报。信中提及,虽然表面上南蛮残部已被击溃,但边境仍暗流涌动,南蛮似有卷土重来之势,而朝堂中部分势力,趁着楚逸尘离开京城,开始蠢蠢欲动,意图对楚逸尘在朝中的势力进行打压。
苏瑶放下信件,陷入沉思。她明白,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行动,稳住京城局面,同时为楚逸尘在边疆解除后顾之忧。稍作思索,她决定先从京城的舆论入手。当下,京城百姓对楚逸尘的英勇凯旋仍满怀敬意,若能巧妙引导,让这份敬意转化为对楚逸尘及其势力的支持,不失为一步妙棋。
苏瑶即刻吩咐王府的幕僚,起草一系列关于楚逸尘边疆功绩的文稿,着重强调他为守护大熙朝百姓的安宁,毅然奔赴艰苦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文稿完成后,通过京城各大书院的学子们,在茶楼、集市等人群聚集之处广为传播。学子们本就对英雄事迹充满热忱,再加上苏瑶幕僚们的精心策划,一时间,京城大街小巷都在传颂楚逸尘的英勇故事,百姓们对楚逸尘的支持愈发高涨。
与此同时,苏瑶也没忘记朝堂上的局势。她深知,在这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孤立无援是最为危险的境地。于是,她开始频繁地与一些正直且有影响力的大臣们接触。这些大臣们,有的曾在楚逸尘出征期间,与苏瑶一同为京城的重建和稳定出过力,有的则是一直对楚逸尘的为人和能力颇为赞赏。苏瑶精心准备了数次小型的茶会,邀请这些大臣及其家眷参加。在温馨雅致的王府花园中,苏瑶与大臣们品茶论道,不谈朝堂纷争,只聊民生趣事,分享楚逸尘从边疆传来的对京城百姓的牵挂。这种看似轻松的交流,却在无形中拉近了苏瑶与大臣们的距离,让他们更加坚定地站在楚逸尘这一边。
在一次茶会上,苏瑶与一位在朝中掌管财政大权的李大人交谈。李大人感慨道:“王妃,王爷在边疆的功绩有目共睹,只是如今朝堂之上,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实在令人担忧。”苏瑶微笑着回应:“李大人,王爷一心只为大熙朝的安稳,这些困难他都能克服。只是如今京城的发展,还需仰仗像您这样的忠臣良将。听闻最近京城一些商户的税收政策有些混乱,不知李大人可有应对之策?”苏瑶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实际事务上,既表达了对李大人的尊重,又暗示他在朝堂纷争中,应坚守职责,为京城的繁荣稳定出力。李大人心领神会,当即表示会尽快整顿税收政策,确保京城经济的稳定发展。
然而,苏瑶的这些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那位在庆功宴上心怀不轨的长袍男子,名叫赵宏,是朝中一位势力颇大的官员。他见苏瑶在京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心中愈发嫉恨。他暗中召集了自己的党羽,在一处隐秘的宅院中商议对策。
“这个苏瑶,真是越来越大胆了!她如此频繁地与朝中大臣接触,分明是想巩固楚逸尘的势力。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赵宏一脸阴沉地说道。
一位名叫钱坤的官员谄媚地说道:“大人,依卑职看,我们不如找个机会,给苏瑶制造点麻烦,让她自顾不暇,自然就没精力管朝堂上的事了。”
赵宏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嗯,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此事要做得隐秘,不能让别人抓住把柄。这样,你去暗中散布一些关于苏瑶的谣言,就说她在王府中铺张浪费,挪用京城重建的款项。先从舆论上打压她。”
钱坤领命而去,没过几天,京城中便开始流传一些关于苏瑶的负面谣言。百姓们起初将信将疑,但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很快便在市井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苏瑶得知此事后,并未慌乱。她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搞鬼,想要破坏她的计划。她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谣言来反击对手。
苏瑶命人在京城的各大城门、集市张贴告示,邀请京城百姓前往王府参观。告示中写道,为了回应近日的谣言,苏瑶将亲自带领百姓参观王府的日常开销账本,以及京城重建款项的使用明细,以证清白。这一举措一出,立刻引起了百姓们的好奇心。参观当日,王府门口聚集了大量百姓,苏瑶身着朴素的服饰,亲自迎接百姓们的到来。她带领百姓们来到王府的账房,将一本本账本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详细地为百姓们讲解每一笔开销的用途。
“各位乡亲们,这是王府上个月的开销账本,大家可以看到,每一笔花费都清清楚楚,绝无铺张浪费之处。再看这一本,是京城重建款项的使用明细,每一文钱都用在了刀刃上,用于修复房屋、重建街道,为大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苏瑶耐心地解释道。
百姓们一边翻阅账本,一边听着苏瑶的讲解,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他们看到苏瑶如此坦诚,账本也记录得如此详细,不禁对苏瑶的信任倍增。而那些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参观结束后,百姓们纷纷对苏瑶竖起大拇指,夸赞她的正直和勇气。
此事过后,苏瑶在京城百姓中的威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高涨。而赵宏等人的阴谋却落空了,他们恼羞成怒,决定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
在边疆,楚逸尘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正如情报中所提及的,南蛮虽然表面上被击溃,但他们在深山老林中重新集结,时常派出小股部队骚扰边境。楚逸尘深知,若不彻底解决南蛮的威胁,边疆永无宁日。他带领将士们日夜巡逻,加固防御工事,同时积极寻找南蛮军队的弱点。
一日,楚逸尘在边境巡逻时,发现了一处南蛮军队的补给路线。他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一个打击南蛮的好机会。经过周密的策划,楚逸尘带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南蛮的补给路线附近。待南蛮的补给队伍出现时,楚逸尘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般扑向敌人。南蛮军队毫无防备,瞬间陷入混乱。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楚逸尘成功地摧毁了南蛮的补给队伍,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也让南蛮军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楚逸尘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南蛮军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进行报复。于是,他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同时派人密切关注南蛮军队的动向。
与此同时,楚逸尘也收到了苏瑶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得知苏瑶在京城巧妙应对各种困难,成功化解了谣言危机,楚逸尘心中既欣慰又自豪。他深知,苏瑶在京城的支持,是他在边疆奋勇作战的强大动力。他给苏瑶回了一封密信,信中写道:“瑶儿,你的聪慧和勇气让我深感敬佩。有你在京城,我在边疆便能安心作战。相信我们定能度过这些难关,迎来大熙朝的太平盛世。”
在京城,苏瑶收到楚逸尘的回信后,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继续为京城的稳定和发展努力着,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局势。她知道,赵宏等人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她与楚逸尘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守护好大熙朝的安宁,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重建工作接近尾声,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而在边疆,楚逸尘带领将士们成功地抵御了南蛮军队的多次进攻,边境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但苏瑶和楚逸尘都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大熙朝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