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每日刷新技能,老朱人麻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朱元璋的忧愁

因为如此一来,矛盾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武将们沉醉在权势带来的美妙之中,肆意享受着荣华富贵。

可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失去兵权后的生活充满担忧,害怕一旦失去兵权,就再也无法维持这样美好的生活。

于是,开国武将与开国君主之间渐渐产生了裂痕。

那种曾经并肩作战的情谊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朱重八在登基之前,他是吴王,那时他主要依靠的是淮西子弟的支持,是义军的核心领袖。

可登基成为洪武皇帝之后,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不再仅仅是淮西人的皇帝,而是整个天下子民的君主。

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朱重八不得不开始逐步收拢兵权。

一方面,他要防止武将长期掌控兵权,危害国家的稳定。

历史上因武将拥兵自重而导致国家动荡的例子数不胜数,他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自己的朝代重演。

另一方面,他其实也是在保全那些武将兄弟。

毕竟,自古以来,功高盖主、拥兵自重、携兵自傲的武将大多没有好下场。

朱重八自认为自己要对得起那些与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所以不愿意让他们一次次陷入危险之中。

在他看来,掌控兵权时间久了,其实也是一种涉险。

经过深思熟虑,朱重八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那就是分封诸王前往各地边塞戍边,同时收拢各勋贵武将手中的军权。

他认为,藩王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兵权在儿子们手中,就相当于在自己手中,在朱家人手中。

而武将们终归是外人,将兵权交给儿子们,他更加放心。

然而,这个举措却进一步加剧了两边的矛盾。

武将们也并非愚笨之辈,他们在戏曲、史书之中听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故。

他们害怕朱重八真的会卸磨杀驴。

因此,有些武将不愿意将兵权交出来。

他们担心一旦失去兵权,自己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这不,随着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几个年长的藩王年纪逐渐增大。

这些人最多再有两三年便要就藩掌管各地边塞的兵权了。

那些勋贵武将们开始坐不住了。

虽然他们没有明目张胆地上书反对,但却在暗中推波助澜,指使那些不怕死的御史言官上奏弹劾各藩王的种种缺点。

反对这种分封藩王的国策。他们利用御史言官的笔杆子,试图动摇朱重八分封藩王的决心。

这无疑是将朱重八架在了火上烤,让他心情极为不佳。

此时的朱重八。

正坐在金碧辉煌的乾清殿中。

这座宫殿气势恢宏。

九龙环绕而成的龙椅摆放在殿内最显眼的位置,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朱重八仰头看着穹顶那金龙吐珠的华丽装饰。

明亮如镜的暗青色地板上倒映着烛火的晃动。

那烛火的光影映射在朱重八的脸颊上。

忽明忽暗,使得他的面容显得有些幽深恐怖。

朱重八的心中正在反复思索一个问题。

自己是不是对那些老兄弟太好了?

一个个的总在关键时刻跳出来使绊子。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武将们的面孔。

曾经他们一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可如今却为了权力与他产生了分歧。

难道要自己杀一批人来宣示自己坚定的决心吗?

但这样做无疑会寒了很多人的心,也会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稳定局面。

还是说要放弃既定多年的分封诸王于各地戍边的国策?

可这个国策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下来的,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

藩王、兵权、开国武将、皇权……

这几个词依次在朱重八的脑海中流淌而过。

每一个词都沉甸甸的,承载着国家的命运。

忽然间。

朱重八一个激灵,想起了不知在何处看到的一句话:“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

他默默地在心中默念着这句,反复品味其中的深意。

渐渐地,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心中的想法也愈发清晰。

分封诸王的国策依旧要坚定地实施下去。

他深知,再有几年,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便要就藩了。

届时,各地兵权将会逐渐收归中央。

这既是保全那些老兄弟的唯一办法,也是稳定国家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封藩王,让儿子们掌控边塞兵权,既能确保国家的安全,又能避免武将拥兵自重带来的隐患。

同时也能让那些老兄弟不至于因权力过大而陷入危险。

可是,朱重八忽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将这一国策坚定地实施下去,不受干扰。

他虽然是威言厚重、独断专权的开国君主。

但有些事情也不得不考虑朝中百官的想法。

他不能忽视朝中的反对声音,否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然后又回归最初始的那个问题,该如何调和这个矛盾呢?

他在心中反复思考,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藩王,武将…藩王…武将…他们天然对立,那么只能借外力…咦…”

忽然间,朱重八脑子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人。

朱郴!

那个局外人!

那个是皇子,但却从小遗落民间,吃了不知多少苦的皇子朱郴。

他回归后是不是也要封王……

那么这个问题或许去问他这么一个将来是局中人,如今还是局外人的人或许会有意外发现。

毕竟朱郴没有参与到目前的权力纷争之中,他的视角可能会更加客观、独特。

当然,朱重八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想要吃朱郴煮的面的。

他更愿意相信是朱郴的特殊身份和经历吸引了他。

心中有了决定,朱重八便开口。

“来人,准备起架,咱要前往南部县一趟…哦对了,不必惊动任何人…”

“算了,去通知皇后一声便可!”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奴婢领命!”

大太监刘和听到命令,立刻躬身领命退去。

他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不敢有丝毫耽搁。

很快,刚刚回京不到两天的朱重八又带着马皇后前往了南部县。

他们的马车在街道上缓缓行驶,马蹄声清脆而有节奏。

朱重八坐在车内,心中依旧在思考着与藩王、武将相关的问题。

他期待着与朱郴的会面,希望能从朱郴那里得到一些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