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共同富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医疗保障工作的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全方位指导医疗保障领域改革。
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离不开信息化、标准化的支撑与引领。2019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简称“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简称“医保结算清单”)等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成为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里程碑。
医保结算清单是指定点医疗机构在开展住院、门诊慢特病等医疗服务后,向医保部门申请费用结算时所需提交的数据清单,是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间的统一结算凭证。
2019年之前,我国无全国统一的医保结算清单,各地根据医保报销政策制定地方医保结算单,作为费用审核结算的凭证。各地结算单的项目设计不统一、项目内涵不一致,制约了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限制了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团队,历经近两年时间设计出全国统一的医保结算清单,印发北京、天津等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试点地区先行测试应用,评估测试效果。此后,根据测试应用结果进一步修订完善,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医保结算清单及其填写规范,供全国贯标应用。
为更好地促进医保结算清单贯标应用,提高医保结算清单数据质量,方便接口改造、数据填报、清单审核等工作,《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应用指南》(简称“《指南》”)编委会正式成立,着手开展《指南》的编撰工作。编委会经过1年时间,完成了全书的编撰。
本书共设凡例、清单介绍、正文、附录、索引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凡例部分对全书体例,即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构成进行简要介绍,对各数据指标的共性要求进行统一规定。
正文部分对医保结算清单的193项数据指标目进行描述,分别介绍“基本信息”“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住院诊疗信息”与“医疗收费信息”四个模块的用途、数据指标数量和数据标准等基本信息。
附录部分展示了三位不同情形患者医保结算清单案例,收录了医保结算清单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
索引部分以医保结算清单的四个模块为基础,将各数据指标依次排序。
《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保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数据平台的信息化工作人员,是一本具备权威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
《指南》的出版,适逢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管理服务日趋精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推行落实之际,诚愿本书能够对推动医疗保障业务信息标准化建设、促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有所助益!
编撰出版《指南》在我国尚属首次,肯定会存在不足与欠缺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与本书使用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给编委会,以便后续修订完善。
随着医保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医保结算清单的实际应用,医保结算清单将不断更新优化,编委会也将根据相应内容的更新持续完善《指南》,以切实服务于实践需要。
最后,对《指南》编撰、审评、出版等各项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委会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