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这份仁义,谁能不为之拼死效力?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面上闪过不甘,显然对当下局面,有些始料未及。
片刻,刘备犹豫着开口:“这个...我军兵力单薄,怕是难以抵挡曹军四路援兵。”
张玄说道:“曹军这四路援兵,兵力不过两万,而且不会同时抵达。孔明先生刚讲了,贵军皆是精锐,以一当十,要击退这两万曹军,不在话下。”
刘备一时无言以对。
接着,张玄分析起来,关羽有三千兵马,其中五百是精锐,两千五百为江东士兵。
刘备有两千精锐,张飞有五百精锐。
刘备带上张飞,共两千五百精锐与关羽会合,兵力便能达到五千五百人,足以抵御曹军援兵。
刘备诸葛亮低头沉思,沉默不语。
周瑜佯装责备:“元杰,当下两军联盟,何必分彼此?”
“这样吧,张飞现领两千兵马,其中一千五百是江东士兵,玄德公一并带走,兵力就达七千,击溃曹军援兵又有何难?”
刘备无奈,只得默许。
半晌,诸葛亮应道:“好,我军接受张中郎的提议!但在此声明,我军率先从曹军手中夺下的城池,贵军不可抢夺,反之亦然!”
周瑜拍手大笑:“一言为定!”
他心中惊喜万分,诸葛亮这不是作茧自缚吗?
自己已夺取夷陵,江陵也即将到手,诸葛亮却限定只能从曹军手中夺取地盘。
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看来传言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江东众人也露出玩味的笑容。
周瑜心情极佳,刘备一来,就解决了眼前难题,当即吩咐摆酒,为刘备接风。
夕阳西下,宴席结束。
张玄与陆逊刚回到营帐,王朗递来一封书信,说是刚才有军士送来,要交给张玄。
张玄拆开一看,是诸葛亮的信,邀他到江边会面。
他便与王朗、陆逊带着数十亲兵,走出营门。
出营门没多远,前方小树林里闪出一人,拦住去路。
张玄一看,原来是赵云。
赵云行礼说道:“公子,主公与先生在前方小船等候,请随末将前去。”
江边小船。
刘备和诸葛亮已等候多时。
一见到张玄,刘备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张玄的手,笑着说:“早闻元杰年少有为,深谋远虑,备仰慕已久,今日得见,此生无憾!”
随后,拉着张玄进了船。
三人坐下。
诸葛亮笑道:“元杰神机妙算,周瑜果然中计,哈哈!”
刘备道:“今日故意怠慢元杰,万勿见怪。”
张玄笑着回应:“左将军不必客气,今日我等三人合力演了场戏,幸好,结果皆大欢喜。”
三人相视而笑。
原来,刘备接到金奇带来张玄的书信后,便依计行事。
他们想要的,就是让周瑜同意,双方各凭本事夺取地盘。
待吴军与曹军鏖战时,江陵城防守空虚,刘备便可派兵出其不意袭取。
那是从曹军手中夺取的,周瑜只得哑口无言。
周瑜哪晓得这是他们的算计,还暗自得意,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刘备接着说:“备在许都时,与令尊有过几面之缘,也算旧识,元杰不必见外,唤我玄德叔父,孔明为孔明叔父即可。”
张玄行礼:“恭敬不如从命,玄德叔父,孔明叔父。”
诸葛亮笑着夸赞:“元杰胸怀韬略,日后必成大器。”
张玄连忙谦逊回应。
刘备顺势询问下一步行动。
张玄道:“孔明叔父足智多谋,此事想必早有谋划。”
诸葛亮则道:“元杰不必过谦,我等洗耳恭听。”
张玄知道推脱不掉,便说出计策:
刘备率军与关羽合兵后,守住北道,防止敌军南下救援。
曹军的四路援军,可以逐个击退,然后静待时机。
援军苦等不到,曹仁只能选择退回襄阳,而周瑜必会引兵追击,趁着这个间隙,刘备可派兵偷袭江陵。
江陵被刘备拿下,周瑜有言在先,也只能无奈放弃,转而前往合肥增援。
江陵一失,东吴就算占着夷陵、孱陵这些小城池,作用也不大。
只要和孙权稍加商议,孙权定会把这些地方交出来。
此后,刘备以南郡为根基,便能积极谋取西川,实现诸葛亮“天下三分”的构想。
刘备听完,担忧地问:“周瑜辛苦用兵,却被我军抢先,会不会恼羞成怒,强行抢夺江陵?”
张玄回答:“不必担心,眼下孙权与曹军在合肥激战正酣,江淮地区的争夺成了焦点,吴军兵力不足以两线作战,只能放弃荆襄战场。”
刘备诸葛亮深以为然。
刘备笑道:“元杰果然谋略过人,叔父佩服。子纲兄真是有福,有子若此!”
接着,他询问张玄为何来到江陵前线。
张玄便把受孙权指派,前往武陵劝降的事说了出来。
他早就料到,刘备必问此事。
毕竟此事不算机密,他前来江陵,吴军将领都知道,这些日子张飞一直在江陵前线,多少也会听到些风声,确实没必要隐瞒。
而且,荆南四郡名义上还属曹操,孙权派人去劝降,也合情合理。
张玄清楚刘备对荆南四郡也觊觎已久,即便这些地方投向孙权,刘备也定会想法子争夺。
只要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即可。
听罢,刘备赶忙劝阻:“元杰,此行太过凶险,不能去!”
他一心想拉拢张玄,纳入麾下,自然不愿张玄涉险。
诸葛亮也说道:“正是。武陵毕竟还在曹操名下,万一他们不愿投向东吴,你岂不是自投罗网?”
“如今金奇驻守孱陵,你们以劝降的名义离开,在孱陵住下就行。”
张玄故作犹豫:“我已立下军令状,怎能失信?”
诸葛亮大笑:“元杰,当初在柴桑,你就一直想离开江东,去闯荡一番。现在已经离开了,何必在意那军令状?这是谋略,不算失信。”
刘备也苦苦相劝。
张玄低头沉思,似乎有所动摇。
其实他心意已决,只是想迷惑刘备和诸葛亮而已。
半晌,他开口道:“劝降武陵,对玄德叔父也有好处。日后你夺下江陵,要是武陵来投,不但后方安稳,还凭空多了块地盘,岂不妙哉?”
刘备面色一正,道:“叔父自然想得到武陵,但若要元杰冒险,叔父宁愿不要!”
张玄一听,面露感动。
他心里暗自赞叹,难怪刘备能白手起家,这份仁义,谁能不为之拼死效力?
此刻,连张玄自己,都分不清自己的感动,是真感动还是装出来的。
诸葛亮也说道:“正是。荆南四郡,等我军拿下南郡后,再谋取也不迟,元杰,真不必去冒险。”
张玄沉吟片刻,道:“此事暂且搁置,容我到了孱陵后,再仔细考虑。”
随即转变话题,问道:“玄德叔父,你率军与关将军会合后,打算如何应敌?”
刘备看了眼诸葛亮,说:“据险坚守,不让曹军一兵一卒南下。”
张玄笑着看向诸葛亮:“孔明叔父,是否如此?”
诸葛亮装出一脸无奈:“领了军令,也只能如此。元杰,可有良策?”
张玄心中暗笑,刘备奸猾无比,诸葛亮老谋深算,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保存实力,怎会去和曹军硬拼?
他笑道:“不必如此。守住北道,便是一把利刃,威胁着曹仁的北归之路。”
“能轻松取胜就打,要是不行,就退守北道,放这些援军过去。”
刘备诸葛亮相视一笑。
刘备道:“还是元杰考虑周全!”
三人开怀大笑。
“老滑头!”
张玄心里暗自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