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格斗真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太极拳格斗基础小序(一)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格斗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成为商业赛事,有的则沦落街头巷尾,既然人们不断发明并改进融合格斗技术,就不用给某种格斗术打上标签,终其一点就是磨练自己的,也是用来收拾别人的,不用什么都扯上冠冕堂皇的文化,话说俺们小时候练拳时候就是没文化状态,怎么野蛮怎么来,怎么好用怎么来,至于拳理拳法拳技也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

咱不是天生的小说家,因此没有那么多剧情可陈述,也没用华美的辞藻,这又不是做什么学问,就是记录一下自己这个年龄段对太极拳的意识形态,偶尔会举个例子怎么的,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些问题罢了。

很多人喜欢给太极拳下定义,有的说应该像擂台赛那样真格的拳脚相加,拳法肘膝腿法都上去招呼就是了,我想那种风格的打斗是一种表现形式,就好像拳击是拳击的,泰拳是泰拳的,空手道是空手道的,踢拳是踢拳的,柔术是柔术的,散打是散打的,你真的把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就叫综合格斗了,那也只是某个组织团体或者商业联盟的需要吧,但这不影响单一拳术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太极拳应该有自己的格斗方式方法及练习法门,你不能说这个才是正宗的,那个不是正宗的,即便是像格雷西家族式柔术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或者日本的空手道也是在不断改进的,例如现代比较推崇的极真空手道,因而这太极拳也应该是不断碰撞才能发展,而不是往表演、文化或养生里凑热闹,拳术就得拿出点儿硬实力才好!

有人说太极拳不应该是抱摔的,也有的说不应该是拿反关节的,或者说不应该是师傅跟徒弟比划,又或者不应该是被别人一通暴揍的,又如某几连鞭大师等等,在我看来如果你的太极拳能经得起打,那就是好的太极拳,现在的人都喜欢讨论正宗而忽略了其本质,当年杨露禅之类的开派祖师会说那么多废话么,会说这个动作那个动作么,真动手了管你是什么招式,是刚的多还是柔的多,就把平生练的都用上就是了,现在的武风与当年祖师爷那会是换了天地的,这也就有了如今的许多称王的猴子了,某某大师或者某某正宗可能也是盛名之下。

就说现在人练功和祖师爷那会儿区别的,以前的武场虽然简单,但多数都是实用的,一般拉功力练韧性的家伙事儿都有,那里像现在人一说这么练不对,那么练不合规矩,就说当年的杨班候杆子不离手,天天撸那两丈长的杆子,现在那个练杨式的或者吴氏的这样练的,其实功夫这东西就是汗水浇出来的,再有硬手跟你对练对打才行,包括武禹襄也常与乡勇较技,以前的乡勇可不是现在的老农民,起码也是天天练把式的人,孙禄堂不也是游走南北进行切磋交流拜师学艺么,现在的人一张嘴就把学拳练拳的人弄傻了,弄的青少年没了朝气,中年人俯首称臣,老年人似乎不甘寂寞,总之你看现在的武林风气是极其不靠谱的。

其实学拳练拳还是大道至简的,都是从零基础一点点练上去的,也有一些人总是爱挑别家的毛病,就好像做川菜粤菜的师傅觉得东北菜不能算个菜系,也有一亿多人祖祖辈辈吃的就错了,练拳的人应该允许不同拳龄的人存在,允许不同形式的拳架存在,如果说到应用这个方面,好用是衡量标准,实事求是才是好学生,至于你用的是招式还是劲法,是独家的一招鲜还是广谱的摔法,其实一切都是与习练运用有关系的,虽然现在是文明的社会了,可咱从小就是磕磕绊绊中练出来的,不以擂台的推摔为荣,不以师徒喂劲练习为耻,踏踏实实的把一些关于太极拳的学练体会及多年的交流经验整理出来,算是给人到中年画个小圈圈,也许年纪再打就不敢妄谈太极拳格斗了,老了就得找个清静地方眯起来,就好像一辈子啥东西都没练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