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说大秦(壹)](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38/53273938/b_53273938.jpg)
第1章 《秦嬴:横跨夏商周三朝的贵族》:夏商贵族
秦,出自嬴姓,又被称为秦嬴。秦嬴的祖先名叫颛顼,号高阳氏,是黄帝的孙子。
按照《史记》的说法,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女修正在织布,天上飞来一只玄鸟(传说中的神鸟),扔了一只鸟蛋在她的面前。女修感觉很好奇,就把鸟蛋吃了。不久之后,她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长大成人后,娶少典的女儿女华为妻,生下了儿子大费。
大费就是伯益。伯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还是个预测大师。据说,他是第一个会打井取水的人,可以称为中国的“水井之父”。
众所周知,大禹的主要功劳就是治水,而伯益是大禹治水指挥部里的一名得力干将。传说,他一边帮大禹治水,还一边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在治水成功之后,他的著作《山海经》也顺利完稿。
大禹完成治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之后,回到了都城。大舜很高兴,为治水功臣们举行了隆重的授奖大会,并把玄圭[1]授予大禹。大禹没有独吞功劳,对大舜说:“这个功勋有伯益的一半功劳啊!”
大舜一听,马上又表彰了伯益:“伯益,你能辅助禹治水成功,我就赐给你皂游[2]吧,你的后代一定会兴旺昌盛的。”随后,大舜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益,并把他封到费地。后来,伯益又被大舜赐姓嬴。
这就是嬴姓的由来。
伯益因为才能突出深受大禹的器重和喜爱。大禹晚年的时候,基本上把大权交给了伯益,然后自己离开都城巡狩各地。
大禹十年,在外巡狩的大禹在会稽突然生了重病。他立下遗嘱,让伯益当继承人。于是,在大禹去世后,伯益继任。可他也只在位三年,就让位给大禹的儿子了。大禹的儿子就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夏启(也有史学家认为,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对此,《史记》的记载如下:“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从表面上看,伯益让位的原因是夏启有水平、有能力,大家认为夏启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纷纷投靠夏启。于是,伯益的地位就彻底丧失,他本人只能跑到箕山自谋生路。实际情况如何呢?过程肯定要比司马迁的记载复杂得多。也许,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阴谋,而幕后推手就是大禹。
大禹虽然被后世尊为大禹、禹帝,但实际上只是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而部落联盟首领换届执行的是禅让制度,而非“父传子,家天下”。大禹要是硬把这个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不但违反当时的制度,还会招致众人反对,给自己的家族带来危险。就算儿子勉强坐上了那个位子,也坐不稳。因此,这件事不能硬来,而要从长计议。
后来,大禹想出了办法,那就是让伯益去处理国家大事,自己一心一意地为儿子培养亲信,并把这些亲信安插在重要部门。对此,伯益一直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直到真正当政之后,他才突然发现原来“天下未洽”,但大家都已经不把他当一回事了。只用了三年时间,大家就高喊着“吾君帝禹之子也”的口号,拥立夏启了。
对这个过程,潘寿就对燕王说:“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
伯益以为跑到箕山不再干预政事就万事大吉了,可事情还没有完。夏启绝对是个天才的政治家,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权力是靠阴谋得到的,知道伯益虽然已经“下课”,但如果有人支持,自己的地位还是会被动摇。于是,他就偷偷地派了个杀手,跑到箕山杀死了伯益。(一说,伯益善终。)
伯益死后,夏启马上启动了一场“政治秀”,给伯益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会,并规定以后要“岁善以牺牲祠之”。意思是说,让伯益世代享受祭祀。
伯益死后,夏启并没有对伯益的子孙赶尽杀绝,仍然让他们当夏朝的高官。伯益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都是夏朝的贵族,他们的后代中并没有出现什么杰出的人才。直到夏朝末代君主夏桀当政时,若木的玄孙费昌突然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跳槽”,跑到了商汤那里。
嬴姓从伯益开始,就有驯兽的特长,这个特长一直被作为嬴姓的传统保留了下来。商汤考虑到费昌的特长,让他当了自己的马夫,也就是专职驾驶员。
这个职位起点虽然不高,但分量很重。当时天下大乱,战争时时展开,像商汤这样的首领都得在马拉的战车上冲锋在前。所以,身为首领的专职驾驶员,不但驾驶水平要高,而且战斗力也要强悍。否则,首领很容易在战斗中死于非命,进而给整个部族带来危机。
费昌当了商汤的专职驾驶员不久,商汤就跟夏桀摊牌了。双方在鸣条决战。费昌驾着战车,跟商汤一起带着部队冲进他老东家的阵地里,把夏桀打了个大败。
费昌立了大功,他的族兄弟孟戏、中衍也很争气。他们是大廉的玄孙。虽然两个人“鸟身人言”,但驾驶技术超好,商王太戊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马上把哥儿俩任命为他的专职驾驶员。从商王太戊开始,中衍一族一直辅佐商王,并建立了功勋。于是,嬴姓很快就成为殷商一朝的贵族,并且成为诸侯,一直辉煌了几百年。
然而,再牛也有结束的时候,嬴姓也不例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商朝也出现了一个跟夏桀一样的君主——商纣。
周武王像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一样,扯起了讨伐昏君的大旗,带着各路诸侯猛攻商纣。这个时候,嬴姓在商朝的代表人物是飞廉和恶来父子俩。他们都有一身本事:飞廉善走,恶来有力。也就是说,父亲擅长跑步,儿子是大力士。两人都是商纣的得力助手。
可惜他们缺乏政治头脑,一点不像他们的祖先费昌那样能认清形势果断“跳槽”,硬是力挺商纣,结果下场很惨。恶来被周武王抓住后杀掉。飞廉在得到君主和儿子的死讯后,就跑到霍太山上为商纣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追悼会,之后就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