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41/53264941/b_53264941.jpg)
前言
曾经,我无论去哪儿都会随身携带钓竿。就算不是以钓鱼为目的出行,也会把钓竿放进包里,等办完事,再到周边寻觅马苏大麻哈鱼、红点鲑栖息的河流。
我在许多村子的旅舍住过。虽然二十五年多前,我写过一本《从山村垂钓说起》(1980),但比起心无旁骛地钓鱼,我更爱在有人居住的村子小河边一面垂钓,一面欣赏山与农田、农家交织的风景。我中意的并非“溪流垂钓”,而是“山村垂钓”。入夜后,在附近寻找住处,总会有在河边结识的村民邀我同往。有时我也会坐在农田旁听村里人讲故事。近来,我很少再携带钓竿出游,因为每年约有半数时间都住在群马县的上野村,跟住在东京的时间持平。20世纪70年代初,我外出寻访可供钓鱼的山村时,首先找到的就是上野村。
滞留在山村里,总会听村民们说起昔日被狐狸骗的趣事,因为数量太多,听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
可仔细一问,那些事都发生在1965年(昭和四十年)以前。1965年以后,曾经大量存在的“狐狸骗人”的传闻忽然绝迹于日本社会,且几乎同时在各地消失。
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我写作本书的源头。为何从1965年起,狐狸骗人的故事不再有新的产出?1965年的日本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想试着逐步揭开这个谜底。
在我的计划中,本书的副标题该是“历史哲学绪论”。因为在不断拷问“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往日的自然与人类的历史、村落的历史、人与自然的交流史,并深入民众的精神史。由此,必须从一般的历史学出发,重新捕捉那些“看不见的历史”。我意识到,必须在历史哲学的范畴内,重新考察“历史是什么”。
本书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意识展开的。我们为何会失去那个不断催生“被狐狸骗”的故事的历史?我们眼下生活的历史世界又是什么样的?
但愿本书能助力读者思考“我们所处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