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艺菲爹地开局的导演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霍六爷

他乐呵呵地说道:“这些东西其实我也不太懂,不过看剧本来说,我很满意。

一句话,我们相信您,您只管放开手脚干。

您对我们的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我相信您一定能够拍出一部既让西方观众喜欢,又能够展现我们文化深度的电影。”

苏哲也笑着点点头说道:“行,那就多谢您了六爷,有您的支持,我心里更有底了。”

和霍六爷聊完之后,剧本基本上已经完全定下来了,包括霍元甲的成长套路以及后续遇到的津门第一高手等关键情节。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准备工作阶段。

除了继续练功切磋,提升演员们的武术水平外,剧组还需要查漏补缺,完成最后的筹备工作。

一部电影的前期开发和筹备,涉及方方面面,主要是策划剧本、筹资,然后是确定导演、主创人员,以及组建拍摄团队,准备拍摄器材、拍摄场地等。

有些小投资电影,从剧本阶段就开始“节省”,导演用个普通的就行,演员也挑些名气不大的,然后在拍摄场地费用上通过压缩工期、疯狂加班来节省成本。

甚至有人不乐意加班,那就被直接踢出剧组,因为外面有一大堆人抢着来加班,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干。

摄影、灯光、配乐、特效等,也都是尽量降低标准。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往往粗制滥造,五毛特效满天飞。

但苏哲这一部霍元甲自然是超级大制作,和那些小投资电影截然不同。

他用的摄影机都是从好莱坞那边调过来的顶尖设备,还聘请了专业的武术指导团队。

虽然比不上《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那种顶尖大作,但也绝对是大制作水准。

当然剧组各方面都是顶配,从男主角李连接到女主角张慢玉,都是实力派。

好吧,除了这两个人,其他角色虽然没什么重量级的演员。

拍摄的器材、摄影、灯光、道具等,苏哲都是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剧本和演员,这些背后的细节也同样重要。

在帝都制片厂这边,整条民国一条街,以及古代的市井街道等,都已经初步搭建完成。

街道两旁的房子,都严格按照民国的风气来制作,仿古的砖瓦、木质的门窗,每一处都透露出那个时代的韵味。

房子上,都挂着某某武馆的招牌,这些招牌其实都是为了拍摄而特意制作的,到时候会用来踢馆,延续李小龙那种经典的踢馆模式,让观众感受到武术的魅力和热血。

当然打斗的方向和运镜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苏哲明白,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审美也在变化。

他特意请了专业的武指过来指导,希望打斗场面能够更加真实。

有着未来审美的苏哲,自然知道什么样子的武打在这个时代受欢迎,他力求将传统武术与现代电影技术完美结合,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走进街里一家叫做精武会的地方,李连接早就和几个人开始训练起来了。

挥拳·踢腿,汗水淋漓,却都充满了热情和干劲。

看到苏哲走进来的时候,他们都立刻停了下来,恭敬地打招呼。

苏哲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他只是顺便来看一看。

在古代,这种行为可能就算得上是偷师看别人学武功了,但现在嘛,因为功夫已经不再是用来示威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和艺术,大家都没那么重视了。

而且在苏哲看来,李连接手头上的功夫,虽然已经很了不起,但还算不上是真正的顶尖真功夫。

1996年1月15日,霍元甲的项目正式拉开帷幕。

拍摄场地虽然不算宽敞,但吴管街道、各式各样的小厂子以及那些零零碎碎的小角落,都被剧组巧妙地利用起来,打造出了一个充满民国风情的拍摄环境。

帝都制片厂实力雄厚,人力充足,仅用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场景的搭建工作。

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正式开拍,是因为苏哲特意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希望电影能够顺顺利利。

“老瑞克,你去那边上一炷香,祈求这个电影的票房大卖。”苏哲笑着将香递给了瑞克,这位外国制片人在剧组中负责协调国际事务。

对于中国的这些传统习俗,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又觉得非常新鲜有趣。

接过香后,瑞克有模有样地学着其他人的样子,虔诚地插了上去,脸上还带着一丝好奇和敬畏。

随后苏哲站在所有人面前,神情严肃而认真地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宣布,《霍元甲》正式开拍!”

他站在台上,对着下面一众剧组幕后成员大声宣告,台下自然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大家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也相信在苏哲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拍出一部精彩的作品,毕竟苏哲是个外国人呢。

这个时代的华夏,崇洋媚外的风气前所未有。

远处三十多岁的江文、四十岁的李雪健、三十一岁的张曼玉以及二十七岁的陈虹等人也都投来了期待的目光。

他们都是业内的佼佼者,江文对苏哲的导演的电影很好奇才,死皮赖脸托人过来看看南加大的高材生技术。

虽然苏哲不是第一次当导演,但是三次都是扑街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他在南加大学学习的导演技术还是在的。

他对电影从头到尾都有个完整的记忆,对于各种分镜头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再加上帝都制片厂这一片幕后人员的专业水平,绝对是稳了。

实在不是吹的,苏哲在拍摄《霍元甲》时,发现自己根本用不着事必躬亲。

每当他拍摄镜头时,只需简单说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剧组的大多数成员都能非常完美地展现出来,根本不需要他费太多心思去思考或者下太多命令。

他只需要全程进行引导式操作,就能轻松完成拍摄任务。

在拍摄《霍元甲》的过程中,苏哲还偷偷加入了宏大的历史叙事元素。

他希望用功夫片这种西方人喜闻乐见的题材,因此想通过这种方式打破西方的叙事模式,夹带一些私货(霍大侠算是我本家,多写一点应该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