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1620](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94/53142994/b_53142994.jpg)
第27章 抄家来钱最快
那你真是小瞧了我大明朝斗士们的战斗力。
卢太监就这么喝着小酒唱着歌,安安稳稳的过了一年。
万历四十七年九月,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杨镐在萨尔浒把大明的机动部队丢了个一干二净,大城市开原和铁岭也都落入了建奴之手,熊廷弼接手了已经满目疮痍的辽东。
萨尔浒之战大明惨败。
这一战几乎把大明能打的武将全部葬送,这还不算完,关键的是抚顺丢了。
九月,国子监博士徐大相上手开始弹劾卢受。
徐博士之所以要向卢受开炮,也是事出有因。
主要还是卢受身居高位多年,嚣张跋扈惯了。
上朝的时候对着百官开始冷嘲热讽。
要是自言自语也就罢了,可他说的偏偏要让人听见。
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的。
朱由校觉得八成是觉得没人敢得罪他。
徐博士话说的很直接。
建奴就是一群野蛮人,自从当初卢受派遣张儒绅以买貂参去了辽东之后。
然后就有了抚顺之败,兵祸连连,丧师辱国;
而且七大恨里面嫚骂无礼,什么胆大包天的人敢替建奴送信。
建奴的奸细藏在身边,皇上也不知道,众大臣也不敢说,如今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大臣们请皇帝上朝听政,没有任何答复;
请皇帝赏罚分明,整治战守设施,没有任何答复。
一味的蒙蔽皇上您,难道要等到建州鞑子打到北京,皇上您才知道其欺君罔上,那时就算杀了他也悔之晚矣!
请求皇上让法司把卢受抓起来,追究他通敌、蒙蔽皇上之罪,同时也不能放过张儒绅那小子……
这份奏折一经投入内廷,又如石沉大海,甚至没有惊起一点波浪,既没有回复也没有批答,被皇帝留中了。
接着,南京国子监学录乔拱璧也出来弹劾卢受。
他说国际形势危机,皇帝还一直被人蒙蔽,就应该即刻将卢受抓捕起来,铲除这个祸害。
然而万历还是没任何批复。
谁成想,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泰昌皇帝驾鹤西去,大臣们忙着红丸案,移宫案,忙着争权夺利,也就把卢受忘记了。
朱由校看着这些资料。
说卢受通敌,显然是不可信的。
后金与大明的国力是天差地别,实力非常悬殊。
他卢受贵为内廷第一人,要啥没有。
金钱,建奴金钱再多,能多的过京城的功勋们吗,能多的过内廷的太监们吗。
珍宝,大明的后宫几乎集齐了全天下的珍宝,包括国外的稀罕物,在大明的后宫也很常见。
他卢受什么东西没有见过。
美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一个太监,要女人做什么。
你给他女人,不就是侮辱他吗。
所以说他里通国外,卖主求荣这件事是不存在的。
但是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弹劾他呢。
因为他是内臣第一人啊。
与东林交好的王安还要在他之下。
难道他不是挡了别人的路吗。
要是这么想就能想通了。
朱由校非常生气。
这个卢受还真是不长脑子。
你的位置多少人盯着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你以为王安无害你之心,就能地位稳固了吗?
自己作威作福也就罢了,还带着一群手下欺行霸市,你这不就是作死的节奏吗。
“皇爷,这是查抄卢受家产明细。”
魏朝双手呈上一份折子,并将结果汇报。
“皇爷,共查出白银一百十八万五千七百六十二两,房产六处,各类店铺庄园八处,庄田一千六百一十三顷,宫中御用之物四百八十三件....臣已经找人估算,折银一百八十余万两。”
听到如此的数字,朱由校还是吃了一惊。
前几天袁可立赴任之时,才带走一百万两。
那可是能打造出几万人水师舰队的银两。
卢受一个司礼监掌印抄得家产又能组建一个新的水师舰队,这如何不让他吃惊。
他想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之时,抄得七千万两白银,卢受这点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拿着奏折,他还不禁感慨,还是抄家来钱快啊。
这要是把京城的功勋全部抄一遍,不消说七千万两,五千万两也能干太多的事。
但是他不能那么干。
要是那么干了,恐怕他都活不过明天。
“卢受的案子要尽快了结。相关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证据确凿该怎么判怎么判。
还有,宫里头人员要好好甄别,朕可不想晚上睡不好觉。”
魏朝听罢,也是额头冒汗。
他还想起前段时间,两个小火者行刺皇爷的事。
现在提起来他还有些后怕。
“臣遵旨。”
等待魏朝离去,朱由校陷入沉思。
如今卢受伏法,司礼监掌印一职空了出来。
按照常理,王安作为二号人物,便可顺利接掌掌印一职。
但是王安任司礼监掌印后,就不能担任东厂提督。
这也是大明朝为了防止内臣一家独大而设置的机制。
该由何人掌东厂是个难题。
原因无他。
王安亲东林。
魏朝是王安的人,同样亲东林。
王安升司礼监掌印,理应魏朝接管东厂。
但朱由校不想这么做。
一个是他不想两个重要的职位都是亲东林的人,第二点魏朝心不够狠,容易被人蒙蔽。
曹化淳现在是朱由检身边的内侍,更何况他也是王安的人。
王承恩现在还比较年轻,他能想到王承恩,是因为他是唯一陪崇祯走到最后的人。
衷心方面毋庸置疑。
但是职位太低,不能马上提到高位。
所以目前就剩下两个人选,一个是王体乾,另外一个就是被自己故意遗忘的魏忠贤。
王安、魏朝、王体乾、魏忠贤。
朱由校手指有规律的敲打着桌子,过了许久,他站了起来。
此时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这个时候,魏朝匆匆的闯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
“皇爷,林汝翥的折子。”
经过五城兵马司这一闹腾,京城所有的商家坐地起价。
京城的几大粮商也不例外,所有的粮食价格上涨半成。
哄抬物价是资本基于盈利目的所产生的常见的市场行为。
朱由校可以理解它的存在,但不代表可以支持它的存在。
今日的默许甚至支持资本哄抬物价,待它吃到甜头后,明天资本就会囤积奇居,故意减少供给制造供需不平衡然后再哄抬物价。
这样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乱。
其他的行业,朱由校可以放任不管。
民以食为天。
粮食就是天。
绝对不能因为粮食问题造成社会动乱。
正想着要不要开仓放粮平抑物价的时候,值守太监来报,
“陛下,李汝华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