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吉人天相](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53123002/b_53123002.jpg)
第8章 世子爷不耐辛劳,梨花村大有来头。
且说国公爷,世子爷,公布是梁周开仓,户部郎中李敢一行人等日夜兼程,只因古时交通不便,加之登记造册,考察民情,修缮重建,核算所需银两,粮草等皆需时日,这一来一去,恐近月余,所以应国公爷提议,日夜兼程。大家每天大约就睡三个时辰,世子爷天天都以怨言,工部侍郎也稍有不满,唯有户部郎中能泰然处之。
大约还有五六里地的时候,使之爷就已经不想走了,说是,一路上除了赶路还是赶路,吃饭睡觉上马车,实在是太无聊了,想在马车上眯着等时间,道路不平,又老是颠簸,这些天来,我们都没休息好,真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国公爷道,现在应该快到梨花村附近了吧?
亲卫副首领道,国公爷真乃神人,前面就是梨花村,离此一里地。
国公爷道,连日来,舟车劳顿,大家前往梨花村,休整2日再前行。一干人等均有些许困乏,一一应允。
又过一会,世子爷从车前转入车内,道,爹你说这梨花村,为何如此,与一路上所见村落截然不同。
国公爷道。哦?吾儿,你且说说说?
世子爷道,道路宽平,人流不断,摇扇公子,颇有书生之气,马车往来,多有货物。街上做买卖的,卖字画的多。
国公爷道,吾儿,倒是个用心之人,这梨花村大有来头。
世子爷道,我以为就是一个善营商贾之道的村落,比别个村落更显繁华而已,爹却说他大有来头,到底是何来头?
国公爷道。梨花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因大乾文人,苏亚子,苏弈所作梨花词而,名秀中原,苏弈去世后,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梨花村,做追忆悼念之词,还有不少广为流传,苏先生也因此被称为梨花先生,与其性格淡雅清高颇为相称,此地曾一度成为大乾文人聚首,览胜,凭吊,抒怀发源之地,苏弈才华高绝,惜天妒英才,二十有才名,三十梨花盛,四十怜苍生,研药学之道,五十驾鹤,一生不仕,其人通达世事,所传梨花斋诗文集,多清新脱俗,言说红尘事,不是红尘人,曾有人言,悟其诗可窥天机,读其文可推后世,先生一世清高,而隐于梨花村,常以不经意之事,不经意之物,而发惊世之言。
大顺破京,乾帝逃,觅先生,见而诺之宰辅,悔当初,求破解之法。先生言,兴时,谏言,帝尚能纳之,盛时,谏言,纳之甚少,稳时,谏言,已不入耳,衰时,谏言,诸事未果,大乾将倾,尚有良策安天下,怎奈陛下听信奸佞,险致臣于死地。今李宇恒帝京都,威寰中,欲大顺天下,陛下虽欲江山再起,奈追随者又有几何?
乾帝曰,今番落败,逆贼到处追杀,帝位争斗,百姓多苦,民生不振,朕居难定所,四海逃亡,故土之上为逆贼所不容,欲抗之,然军伍四散,仅存百十来人,先生可有解法?
当即先生指出,今战火已熄,四方已定,无以抗衡,不若假死安生,瞒隐此地,休养生息,秣马厉兵,待时而动。
时大乾宰相吕谨轩,提出大顺虽然尽得中原城池,但朝堂新立,上不乏忠乾之仕,散兵旧部,隐忍待发,一旦假死,大顺归心,东山再起,遥遥无期。
乾帝曰,无可奈何花落去,唯有伤心水东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与其苟延残喘,四海逃亡,惟恐被逐利者出卖,生死难料,不若先生之计,但狗贼李威,奸诈无比,如何假死,又如何使其信以为真,此事难中之难。
众人议论纷纷,正面硬刚,已是取死之道;金蝉脱壳,实为上策,却难以信天下。进一死,退亦是一死,当如何?
先生曰,此处乃是临江县辖制,县令与我有君子之交,若能得他帮助此事十拿九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