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章 山是好山,红豆立云端
“昏君,行军途中,你竟然还开山修路,浪费民财。”
“山是好山,红豆立云端。水是好水,清泉山涧流。路不是好路,蜿蜒曲折。朕没想到此路如此泥泞狭窄,九曲回环,看来吴三桂这狗东西走的少了……”曹青攀山探幽,口中赞叹。
“你……”陈圆圆又气又急,最后娇滴滴哭泣:“皇上何苦羞辱小女子?对不起朝廷的是那吴三桂,小女子手无缚鸡之力……”
“瞎说,刚才扶的岂不是很好?”曹青见陈圆圆闭嘴,哈哈大笑:“吴三桂贪污的军饷,你也享受了荣华富贵,岂能说跟你无关?朕这是为山海关的将士惩罚你,以后跟在朕的身边,好好恕罪吧。”
陈圆圆生闷气:“你出去吧。”
啵。
曹青离开了帐篷,作为开路急先锋,他无论是看到光秃秃的荒凉道路,还是看到草木森森茂密的道路,曹青都不会退缩,勇敢开路。
修路,是个技术活。
新手修路往往蛮干,会撞得头破血流,头晕眼花呕吐不止。唯有老手,知深浅懂宽窄,以工具测量,若是条件简陋,老工人还会以手测绘。
等了解了路况,才能得心应手,或者缓慢,或者横冲直撞,只看要求的施工时间,做到进退有据,不怕把路修坏,也不怕蛮干弄坏了自家工具。
当然,有些人没有职业道德,本着修别人家乡的路,往往不怜惜,路修坏了反正自己也不再走,因此经常横冲直撞,让路的主人心疼。
有经验的主人家,往往敬业的在旁边监督,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修成自己想要的路。
很明显,吴三桂没有监督的心思,曹青也不是有什么职业道德的人,路修的也并不合乎规定。
不过好在,修了一半之后,曹青恍惚发现,以后这条路属于自己了,这才认真修了起来,倒也平整通畅。
如今已经经受了大雨的考验冲刷,只等路面干涸,就可再次行走。
“鲁树人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路多了……”
“皇上,鲁树人是哪位大贤?”
曹青看了王承恩一眼没有回答,整理一下衣服,曹青往外走去:“老王啊,老朱到哪了?”
“估计要到山海关了吧。”王承恩目光担忧:“皇上,皇后娘娘人在京城,身边虽然有大军保护,可奴婢心中总是担忧。”
曹青笑道:“有什么担忧的,坤仪会骑马,会拉弓。若是真的战事不顺,她骑马先走就是了。到时候我们出海,积蓄实力,再卷土重来。”
“哎,就是苦了天下百姓,来来回回的闹腾。”
“放心,都怪建奴,等灭了建奴,天下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皇上仁德,”
王承恩现在也不喊姑爷了,曹青已经打到了山海关,只要灭了狗鞑子,大明就又活了。
到时候,他王承恩又能回到皇宫,当自己的好太监。
倒不是不愿意退休,跟在朱由检身边。
只是曹青说了,如今曹青才是朱由检,王承恩应该跟在曹青身边。百年之后,君臣二人也是一段佳话,共同存在于青史之上。说不定多年以后,还会以王承恩为猪脚,拍摄一个太监传奇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呢。
至于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影,王承恩不知道。
不过王承恩现在,已经开始召集人手,写曹青和他王承恩的传记了。传记分成两部,一叫做崇祯的前半生,一叫做崇祯的后半生。
就以崇祯十七年为划分。
曹青已经定了调子,一定不能弄虚作假,要写的真实,要写的没有错误,要将建奴的残暴写出来,要将李自成和张献忠被贪官逼反的事情写清楚,要将天下文官如何蒙骗皇帝,如何欺上瞒下写的清清楚楚。
更要写清楚军阀威胁朝廷的经过。
当然,崇祯也是有错的。
崇祯少年登基,没有经历过皇帝培训,被文官糊弄,被武将欺骗,这些也要写清楚。
咱曹皇帝不弄虚作假,有错绝对不隐瞒,不欺骗后人。当然,崇祯十七年之后,王承恩拯救皇室,身为一个太监,提剑带着朱由检离开皇宫的巨大功劳也是要写上的。
至此,朱由检看到了世间的真相,知道了自己被文武百官欺骗的真相,这才走上了造反之路,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至于这个传记,建奴认不认,李自成认不认,张献忠认不认,曹青不在乎。
史书就是由胜利者写的。
历史不就是个小姑娘,曹青想让历史变成自己的形状,那历史,就必须变成曹青的形状。
“皇爷,文武百官,可否也写下来?否者,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拯救天下百姓,是否显得太虚假了?”
“老王,这你就不懂l了,英雄就是这样子的。至于天下文武……嗯,加上忠贞公吧。”曹青摆了摆手:“其余人就算了,朕分不清他们是好是坏……”
历史上明末有很多名臣,但是,就跟曹青说的那样,历史就是个小姑娘,曹青手中的历史都不可信,更别说经历了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历史了。
若论好坏,书上赞扬的人,真的是好臣子吗?被骂的真的是奸臣吗?更何况,这史书还是从建奴手中流传出来的,曹青是一个字都不信,书上的奸臣忠臣,曹青更是懒得去纠正真假。
曹青分不清,干脆就不去区分。
封建王朝,都一个德行。哪怕是后世科技发达,物资充足,谁又真的把普通人当人看了?
活在世上,何必追究那些真真假假。屁股在哪里,脑袋就思考哪里。如今曹青是皇帝,自然站在皇帝的立场考虑事情。
天子,代天牧民。
天下臣民,都只是他的羊犬罢了。赶上年景好,他会体恤百姓。若是天下动荡,当然以保住自己的皇位为先。
“走吧,我们去山海关,免得朕的大将军不是对手。”
曹青有点担心朱由检,可别被李自成和建奴给横推了。至于李自成会不会联合建奴,历史上没联合,可现在谁知道会不会联合?
任何决定,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的。历史上,李自成是被建奴赶跑的,丢了天下,他岂能跟建奴联合?
如今,李自成亲自打到了山海关,情况和历史上又不一样,李自成做什么决定,曹青还真的猜不透。
山海关。
吴三桂站在城墙上,脸色发黑的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顺大军:“皇上为何造反啊,咱吴三桂真的是忠臣啊。”
“王爷,建奴杀上来了,怎么办,快让皇上进城啊。”
“王爷,皇上再次下令开城,若是延误,诛九族。”
吴三桂有点迷茫了,脑瓜子嗡嗡嗡的。
面前李自成催,背后建奴攻打,就他吴三桂夹在中间,投靠李自成害怕被杀,投靠建奴……他可是灭清王啊。
“我吴三桂踩着两个鸡蛋跳舞,现在是踩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