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3/52978063/b_52978063.jpg)
第90章 全勤奖和效益奖
“这两项就是全勤奖和效益奖。“
宋向阳从桌上账本里抽出张红纸,手指顺着墨迹未干的条款往下滑,
“先说全勤奖。从下月起,整月不请假、不迟到早退的,月底多领五块钱。“
瓦棚里顿时炸开锅。
四婶手里的竹篾子啪嗒掉在地上,刘有林扶着扁担直起身,连向来稳重的刘开富都有点激动。
正午阳光穿过茅草棚顶,在人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五块钱?“大牛娘掐着指头算,“顶上我家牛崽子半个月学费了。“
她转头问向刘开富,“他爹,咱家猪崽下月要接生,你看......“
“全勤奖要扣三次迟到早退。“宋向阳提高嗓门,棚顶的麻雀扑棱棱飞走,“以往大家都是9点前就到瓦厂了,所以咱瓦厂就以早上9点为上班时间,中午12点下班。下午2点半继续下午的班,一直到晚上6点钟大家就可以下班了。晚到一刻钟算迟到,收工前提前溜号的,逮着三次,这五块钱可就没影了。“
刘有财挠头问道:“老庚,你这规矩比农机厂还严实,上回我去他们那里,见他们传达室老头十点还在啃油条呢。“
“所以他们的暖水瓶车间去年就黄了。“宋向阳掏出钢笔在红纸上添了行小字,“咱们要是人人都像开富满满这样——“他忽然指向东南角,正在偷摸卷烟叶的刘开富浑身一抖,半截烟丝洒进泥浆里。
众人哄笑起来,刘开富顺势接话:“上月十九号,你四婶说肚子疼早走两钟头,结果有人看见她去割猪草了。“
宋向阳也不偏袒,坚定地说道:“要按新规矩,这种就要扣钱了。“
四婶被这么一说,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也都知道是玩笑话,并没有很在意,只是尴尬地笑了笑,等着宋向阳继续讲下去。
“接下来是效益奖。“宋向阳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皮盒,硬币叮当响着在木桌上堆成小山,“我刚才已经跟大家说了每天平均大约是1200片瓦,如果满打满算,一个月下来得36000片瓦。考虑到大家都有一些家里的事情要忙活,咱们定个较低的基础数,每月保底两万五千片瓦。超出的部分,每片再多给一厘钱。“
一直闷声不响的大牛突然插话:“那要是这个月做了28000片,多出的3000片每片加一厘?“他沾满泥巴的手指在空中比划,“3000片就是三块钱,不算你家里人,咱们6个人分,每人能多五毛?“
“不止。“宋向阳笑着展开账本,“八号那天下雨,咱们赶工做了接近2000片。要是天天这个劲头,月底人均能多出好几块呢。“
他特意看了眼正在吧嗒着旱烟的刘开富,“听说您家小牛崽子就要上初中了?“
刘开富顿了顿手中的烟杆。
他想起昨天校长来家访,说要交五块钱书本费,自家攒了三个月的鸡蛋钱还差着一块二。
“但要是有人偷懒呢?“刘有林突然发问。
这个精瘦的汉子上周刚和挑土组的三婶吵过架,嫌对方每担少装五斤土。
“所以得靠大家互相盯着。“宋向阳从铁盒里摸出枚五分硬币,阳光在银币边缘折射出光晕,“就像烧窑要看火候,谁的火口没封严实,整窑瓦都得泛青。效益奖是锅里的肉,全勤奖是碗里的饭,想吃肉先要把碗端稳了。“
刘开富突然深吸了一口,问道:“向阳,你给个准话。要是这个月咱们卯足劲干到30000片,按新算法我这样的能拿多少?“
宋向阳心算了一阵,然后才开口道:
“您上月制瓦6000片,按新规每片三厘是十八块,顾问费二十块,全勤奖五块。“宋向阳的笔尖在账本上戳出个小洞,“要是这个月产量到30000片,超出的50000片每片加一厘,您多做的那部分还能再添8块多,这么一算,那就得五十一块了。这还不算你花了半个来月在烧瓦的,烧瓦的时候算你平均数,一天也得三四百片瓦了,那里还得几十块钱呢!“
“这么多!“刘开富猛地瞪大了眼睛,惊得烟斗都悬在半空良久。
刘开富的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浑浊的眼睛泛起水光——这比他之前做两三个月的石匠活的工钱都还要多了。
突然,西北角传来瓦盆碎裂的脆响。
三婶不小心碰到了一个瓦盆,面前是摔成八瓣的陶罐。
她嘴唇哆嗦着指向宋向阳:“你...你早不说!你四叔那个痨病鬼,半夜打牌咳了好几天,我请了半天假带他去卫生所......“
燥热的空气骤然凝固。
就在这当口,刘开富突然说道:“你先别急呀!向阳,你看这么着行不?咱们把全勤奖改成季度发,三个月里有两个月满勤就能拿钱。效益奖也不用月月清,攒到年底还能吃利息呢。“
刘开富的婆娘率先响应:“这主意好!上个月我家母猪下崽误了两天工,要能匀开......“
她忽然捂住嘴,黝黑的脸涨成猪肝色。
众人都笑了,连四婶都抹着眼泪扯了扯嘴角。
宋向阳望着窗外的晒瓦场,新出的瓦片在烈日下泛着青灰色光泽。
他知道刘开富这是在给台阶下,老瓦匠最清楚,改革就像踩泥坯,力道大了要裂缝,小了立不住形。
“那就定成季度全勤奖十五块,每月允许两天事假。“他转身在黑板上画起表格,“效益奖还是月结,但超产部分留三成当发展基金。若是之后咱买上了新式制瓦机或者扩大规模了,咱们的工价还能再涨一些。“
刘有财突然吹了声口哨,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大前门:“老庚,你这说的我都有点心动了,要不是给你弄着水库和那鸭子,我都想来瓦厂上班算了。“
他弹出一根烟扔给刘开富,“赶明儿您也教教我,怎么制瓦和烧瓦呗,我也偷学几招,每天也能挣上点工钱。“
众人原本还有点紧张的情绪,被刘有财这么一说,顿时轻松了很多。
宋向阳原本就没有把刘有财算作是瓦厂的正式工人,人家是来帮忙的,所以这全勤奖和效益奖,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看着众人脸上兴奋的表情,心中也安定了几分。
他没想到这一改革,大家并没有太多的抵触,相反,大家是极为赞同的。
所以,趁着大家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宋向阳又和三姐详细解释了很多。
包括怎么去记账,怎么去考核,怎么计算奖金,一顿解释下来,只见三姐拼命的点着头,似懂非懂的在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大姐和二姐也在边上饶有兴致地听着宋向阳的讲解,边听也边不时地点着头。
母亲见姐弟几人忙的正兴起,嘴角上扬,默默地回家去准备午饭了。
待到好一阵后,母亲挑着一担箩筐把午饭都送到了瓦厂,见姐弟几人还在讨论个不休,赶紧招呼道:
“哎呀,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完的,先吃饭,吃完饭再忙活。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一顿饿的慌,下午你们都还要干活呢,赶紧来吃上点热的饭菜。”
姐弟几人相互看了一眼,笑着就跑向母亲,一边帮着放下担子,一边帮着把饭菜都端上工棚,之后一家人就在工棚里吃着午餐,时不时地还讨论着。
母亲见着宋向阳一直光扒拉着米饭,都很少夹菜,似乎脑子里还在想着东西,于是夹了一些菜给他,然后心疼地说道:
“凡事慢慢来,不要着急,没有什么事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的。”
宋向阳笑着看了看母亲,刚想开口,就见瓦厂的其他人已经匆匆忙忙地开始来干活了。
而且,刘玉林从家里拿来了更大的“箢箕”和更粗的扁担,三婶和四婶,也是一人扛了把更大的锄头。
刘开富则是把自家二牛都拉过来了,怕宋向阳多想,还特意解释道:“我家二牛也是在家里闲出鸟来了,他不算工钱的,他制的瓦,算到我头上就行。”
宋向阳站起身来,冲着刘开富笑着点了点头。
他看着众人都不用招呼,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忙活了起来,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几分。
他知道,这次改革的成效已经立竿见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