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0章 年轻的苏洵呦

石介对于宋煊等人也表现出极大的疏离感。

他也想走上进士这条路,自是不想有太多的事务来影响自己。

方才他进入院子后,其实就有些笃定,那宋煊如此三心二意,怕是考不上书院的。

毕竟人的精力就这么多。

世上文武双全的人物太少了,几代人都很难出现一个。

陶宏等人也没怎么搭理石介。

他们小时候都经历过苦难,能跟随宋煊有今天的好日子,都不容易。

谁他妈的愿意再回到过去啊!

尤其是宋煊如今还在成长期,将来为官后,大家定然能够有更广阔的前途。

兄弟们这辈子的苦都在小时候吃了。

今后自是要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至于类似石介这样矫情的做法,他们皆是看不上的。

大家都是想要“阶级”跃升的。

到了第二天一早。

宋煊等人吃早饭也没有叫石介,快速吃完后,便直接前往书院去看自己的座次。

趁着太阳还没出来。

其实张方平性格很是跳脱,但是他瞧见宋煊漫不经心的模样,再加上包拯虽然备受打击,可脸上也看不出激动的情绪,他便平稳了下来。

宋煊站在状元桥上,瞧着应天府书院院墙前已经站满了许多学子。

他们交头接耳,全都在讨论着自己坐在哪里,甚至还在想着能否碰上认识的人。

“哎,俺看见十二哥的名字了。”

“原来他离开勒马镇,真的来考书院了。”

“如此多的人,怕是跟咱们一样都考不上。”

这是同在宋氏私塾读书的那几个拔尖的人,他们万万没料到会有如此多的学子前来考试。

如此一来,岂不是大量挤掉了本地学子的名额?

但这些人也不敢出声反对,自是默默消化。

至于他们身边的诸如赵氏私塾等学子,对宋煊的报考更是不屑一顾。

他宋十二在经商一道上有天赋,并不代表在读书上也有天赋。

若宋煊当真是神童,他早就该考上书院了。

但这股子声音,被更多的议论声所淹没。

大家都打算趁着天气凉爽些过来看座次,再说其他。

包拯本想开路,却是被宋煊给抢了先,他毫不客气的从人群当中分出小道来,领着张方平从人群当中穿越而过。

溜达了好一圈,宋煊才看见自己的名字,后边标注着,丙房,第二十。

数字大写还得等朱元璋处理郭恒案之后,才大规模推广开来。

张方平在甲房第十,包拯则是在丁房十一,大家都隔开来了。

至于石介的名字,宋煊也没打算去看,直接转身却不料碰倒了一名学子。

宋煊连忙扶起来,生怕发生踩踏事件:“抱歉,你叫什么,俺帮你看一下。”

“多谢,我叫苏洵。”

宋煊应了一声,再次转过身子看榜单,却是眉头微挑。

电光火石之间,苏洵这个名字便从宋煊脑子里蹦出来了。

莫不是苏东坡他爹?

宋煊微微侧身,让苏洵看清楚:“苏洵,丙房,十三。”

“多谢。”

苏洵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座次,便跟着宋煊从人群当中挤了出去。

就这么一会,几个人头上便全都冒了汗。

“还不知兄长的姓名?”苏洵主动询问。

“在下宋煊,行十二,宁陵县勒马镇人,月前搬到宋城居住。”

“在下苏洵,行三,眉州眉山人,离家来中原游览,恰巧遇到此处招生,报名考一考。”

苏洵对于如此盛况自是忍不住参与一番。

宋煊便确认了,眼前这个稚嫩之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他如今未曾娶妻生子,苏轼两兄弟都未曾出生呢。

尤其是苏洵年纪轻轻就是个浪子,喜欢到处去游荡。

他爹曾经用了三年时间来改变苏洵迫使他的屁股坐在学堂当中,但无济于事,索性就放他出去游学,增长见识,顺便碰碰挫折,让他自己悟出人生道理。

苏洵有了父亲的钱财支持,便不满足于四川境内。

中原、陕西,甚至江西都去游荡过。

他的花销就特别切合大学生的生活费。

月初大手大脚,月中计算一二,待到月末没多少钱,便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返回老家。

如今正是苏洵十五岁第一次外出游学,他选择来中原增长见识。

恰巧碰见应天府书院共襄盛举,他自是要参与一二。

考不考得上另说,重在参与嘛,回去也好跟家里的朋友吹吹牛皮。

此时豪气的苏洵当即开口道:

“十二哥儿方才帮了我,我请你去庆楼吃一顿,东京城的樊楼我是去不起的,但是宋城人皆传庆楼是翻版樊楼,可以一试。”

其实就是樊楼的名气太大,众人心生向往。

但付得起价钱的人又太少,那自是有平替来支撑这个下沉市场。

庆楼在宋城也就是相当一个“网红店”,来了荷包里有点钱的人都想要去尝试一二。

“哈哈哈。”宋煊大笑几声:

“待到改日俺们去了东京,定要请苏三郎去樊楼吃一顿,况且你初到此地,焉能让你破费,去俺家吃饭,空出时间温习功课,俺家里的饭菜不比庆楼差。”

苏洵不像他儿子苏东坡似的,是个吃货,但总归也是想要尝尝新鲜的。

苏洵虽然早早开蒙,但他还没有心思全都放在读书上,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图强,之前一直都想要到外面晃荡。

如今他第一次出远门,见识了不少人,更是想要交朋友。

碍不过宋煊的热情,年轻的苏洵自是不会客气,他当即应承下来。

少年人,尤其是男人之间的交朋友,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打个招呼兴许就能成为朋友。

此番苏洵出门游学,交朋友是必需课。

包拯倒是对宋煊结交朋友的速度感到十分惊奇。

但仔细一想,他与宋煊也是三言两语便建立起了好感。

人处于局中的时候有许多事都看不清楚。

但是当包拯跳出局外,看宋煊与苏洵二人相交,他才想明白一些事。

宋煊待人当真是如沐春风。

即使是刻意与大家保持距离的石介,对宋煊的观感也谈不上什么不友好。

“哦呦!”

苏洵进了宋煊的院落,指着一排兵器架子:

“我的佩剑还在客栈当中,十二哥也是练武来强身健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