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埋葬历代僧人的墓地
钱小康和吴青所说的客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年纪约莫二十出头,两人穿着打扮都比较中等,看起来应该不是贫苦人家的百姓,但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门户,应当小康级的家庭。
这对年轻夫妇面色愁苦,看起来并不高兴,也不知道被什么事情所困扰烦忧,见了赵槐两人后,以为也是钱小康和吴青的顾客,挤出一丝笑容礼貌地行了礼。
在钱小康的介绍下,年轻夫妇才知道,原来赵槐也是同去瓦罐寺的香客。
一路上,因为瓶儿和吴青的善聊性格,倒是从年轻夫妇那里知道他们为何闷闷不乐的原因。
原来他们成亲已有四年,但妻子的肚子却迟迟不见动静,两人迫于家中的压力,同时自己也想要生个一儿半女,因此这一年都在四处烧香拜佛,不过一连去了好几个寺庙,却始终不见效,这瓦罐寺是最后的希望了。
所以他们心中既忐忑,又不安,生怕这次最后的希望寄托也最终破灭。
听到这家长里短的事情,瓶儿倒是安慰起了年轻夫妇,开导他们这次一定能心想事成,求子成功。
这一来一回,气氛也稍稍活跃了一些,闲聊的语句也多了不少。
赵槐和瓶儿虽然从家中出来了好一会儿,但其实待在书肆里的时间并不久,现在的时辰可以说还尚早。
正当正午,烈日炎热,
好在钱小康和吴青还真有两把刷子,带着走的小路较为僻静,脱离了闹市的街巷,就顺着一条河道小路,越走越阴凉,两岸全是高大的老树,树荫遮蔽了大部分的阳光照晒。
差不多再走了百来步左右,脚下便变成了江边小路。
这条江名为沱江,横穿整个玉璞京,直往江南,最后入东海,是江南水路的京畿必经之地。
沱江之畔有座临江的小山,名为沱山,瓦罐寺便建在这座山上。
瓦罐寺便在沱江之畔,那里有座山,名为沱山,瓦罐寺便是建在这座山上。
“这条小路,避开了主要管道,基本上没什么人,只有寺庙里平时往街上采买的僧人会走。”
钱小康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着。
一行人感受到着江面上吹拂而来的凉风,不由也称赞起两人的专业性,这引路的买卖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一路畅行无阻,不多时自然而然就到了瓦罐寺。
他们从一条不显眼的小路并入了主路,同样来到了寺庙门前,此刻这里已经人来人往,山脚下的庙前停满了富贵人家们的马车和轿子,只有平民百姓支着身下两条腿,没有带任何负重。
“赵公子,两位客官,这里便是瓦罐寺了,从这里再爬几百个台阶,就能看到正大门,进去之后会有僧侣帮忙引路,届时想要烧香拜佛,便全程都有人指引。”
钱小康指了指长如条龙的登山台阶,大致介绍了基本布局,然后就准备跟众人告别。
今天时日尚早,还能接很多生意,所以他们不想在此停留太久。
赵槐打量着这瓦罐寺的派头,尤其是那些在山林间冒出头来的寺庙半角,乌瓦黄墙,禅音韵远果然是个年久的寺庙。
“对了,小钱,小吴姑娘,我问一下,这寺庙里有没有埋葬历代僧人的塔林?”他这才想起自己忘了问一个关键问题。
“公子是想参观?”
吴青微微一笑:“有的,就在寺庙的左边旁侧,那里有一大片大大小小的塔林。”
“对。”
赵槐道:“从小在关外只在书中见过只言片语,想要先去参观一下,再去烧香也不迟。”
众人也没有怀疑什么,这个解释仍然很合理,关外的僧弥大部分都是西域僧,都是游历各处,死在那就胡乱葬在哪里,很少有寺庙,赵槐没见过塔林也是正常的。
“多谢二位带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
年轻夫妇给吴青他们结了账,和原本说好的一样,足足一百文之多,算是很大手笔了。
两人兴许也本着讨个彩头的想法,才多给了这么多,毕竟引路去求子的是贵人,要多给红钱,许的愿才容易得到实现。
钱小康财迷似的数着钱,而吴青则对赵槐说道:“公子,您已经付过了,不用给了。”
赵槐知道这是在说上次的事情,不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说实话现在让他付钱,他也掏不出几个子,都花得差不多了。
“再会。”
两人告辞后,直接原路返回。
赵槐和年轻夫妇便目送走了这对少年少女,随后后者也打算辞别,他们夫妻二人要先行一步去排队烧香,和他们并不同路。
再次送走了这对愁苦的小夫妻,原地就只剩下赵槐和瓶儿两人了。
“大少爷,您不是说烧香吗,怎么突然兴起要去看什么塔林了?”
瓶儿颇为不解,只能问道。
“先完成了心中遗,再去也不迟。”
赵槐只是这样解释道。
瓶儿也没有再说什么,大少爷说啥就是啥,她只需要遵从并且跟随就行。
“不过大少爷,瓦罐寺我跟二夫人来过好几次,塔林好像不对普通百姓开放。”
“还有这事?”
“对啊,不过大户人家和官员、或者身负爵位的,好像可以进去,不过同样也有限制。”
“那咱们赵家够格吗?”
“当然够,赵家可是有爵位的。”
赵槐的心情可谓是跌宕起伏,还以为进不去了,“那快走吧。”
当下便招呼上瓶儿,开始顺着人流爬台阶。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庙门前。
这里早已经人声鼎沸,很多香客都趁着好天气,前来点香,整个天空上满是香火的弥雾,站在门口都能闻到扑鼻的香火气息。
大门有小沙弥站岗,赵槐眼巴巴地看着瓶儿,目前只有她对这地方有经验。
瓶儿也是无奈一笑,只能走上前去。
“小师傅,请问塔林怎么走?”
小沙弥疑惑看一眼瓶儿,目光有些打量的神色,看得出来他在猜测两人的身份。
瓶儿又道:“我们是天宝街赵家的,本府老爷跟住持是朋友,我家大少爷一向崇迷佛法,想要进林祭奠一下历代高僧,参悟佛禅,不用太久,小半天即可,参拜完便出来,不会打扰到高僧们的清静。”
“阿弥陀佛,原来是赵府的两位施主。”
小沙弥在听完之后,这才稍微挂起了点笑容:“既是赵府中人,自然是可以进入参拜的,不过还得两位施主见谅,本寺寺规规定,外人只能在塔林外围参观,不得深入,还望二位周知,。”
对方在解惑之后,给他们指了前往塔林的方向:“门口便有卖香火白烛的僧弥,两位施主可根据需要,购置一些参拜祭奠之物。”
赵槐和瓶儿自然不憨,听出了小沙弥的言下之意,既然要进塔林参拜,就得花钱买点香火白烛。
听起来好似寺庙考虑得十分周全,但其实就相当于买了门票......
不过这毕竟是现代人思维,对这个世界并不适用。
塔林是寺庙重地,也是历代高僧的墓地,一般都不对外开放,赵槐嘴上既然已经说是进去参拜,自然得买点香火,否则反而令人怀疑了。
赵槐摸了摸口袋,再次眼巴巴地看向了瓶儿。